陶姜想起那些年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时光,不觉有些红了眼眶。
但是好端端的,她又不想在向准面前流眼泪。
便往嘴里塞了一勺酸辣汤,佯装是被里面的胡椒辣到了。
这才拿着帕子抹去了眼角的泪。
向准哪里会看不出陶姜这点小心思,但为了不让她尴尬,还是配合着说道:“今天这厨子,胡椒放多了。”
陶姜不好意思的笑笑。
两人吃过饭,陶姜说吃得有些多了,想要走走消消食。
向准便陪着她将街边的一排店铺都逛了逛。
当看到一家书斋时,陶姜眼睛一亮。
对呀,她怎么就没想到呢。
向准走了她一人无聊,刚好可以淘些话本子回去看嘛。
向准还记得陶姜和自己说过,她在家的时候就喜欢看话本子。
如今见她这副模样,不由好笑道:“若是想要买些就进去挑挑吧。”
陶姜笑眯眯地点了点头,一头扎进了店里,在书架上翻看了起来。
刚翻了两下,她突然想起来,出嫁前,自己可是答应过要请阮翠君到家来来玩呢。
结果嫁过去后各种事情,都把约好的事儿抛之脑后了。
翠君可是自己唯一的朋友,真是太不应该了。
向准看见刚才还兴致勃勃的陶姜忽然放下了手里的书。
他忍不住问道:“怎么了?
可是没有喜欢的?”
陶姜摇摇头,“不是,只是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情。”
“什么?”
“我有一个闺中密友,是大理寺卿阮大人家的大小姐。
出嫁前我曾同她说好,要请她来家里做客。
可谁知道进门之后各种事情,我竟把这约定给忘了。
真是实属不该。”
陶姜一边说一边眨巴着眼睛看着向准。
向准脱口而出,“这有何难呢,郡主下个帖子请她到家中做客不就好了?”
“真的可以吗?”陶姜看着向准的眼神亮闪闪的。
向准想都不想就点了头,“不过是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又不是什么天大的事情。
之前真儿也经常邀请她的那些朋友们来家里玩呢。
莫说只邀请大理寺卿家的小姐一个人,即便是你想要多邀请几个都是可以的。”
陶姜笑道:“那倒也不必。
你也知道的,我在这京里没有什么好名声。
这么多年来,也只得阮翠君这一个朋友。”
听见陶姜自己从口中说出她名声不好这样的话,向准忽然有几分心疼。
他承认自己之前对陶姜也有几分偏见,可是对她了解的越多,越觉得她并不是传闻中的那样。
“那你明儿个就请她来家里玩,刚好让我也见见你这位好友。”
陶姜心情大好,点点头,继续开始挑书。
“我和翠君都爱看话本子,我也挑两本送她。”
向准抱臂看着在书架旁翻翻捡捡的陶姜,金色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她的身上,像是给她镀上了一层金边。
让她的眉眼看起来更多了几分不同以往的温柔。
而他注视着陶姜的目光中,也多了自己都不曾察觉的宠溺。
在孟老太太这里,他二人也听说了杨氏有孕一事。
陶姜也十分惊喜,想不到这孕期里还有人做伴儿了。
她大方地说道:“这样正好。
张太医每个月都要来给我诊脉,顺便连大嫂也一起看顾了。”
孟老太太听她这样说,止不住地赞道:“好好,如此一来也算是沾了你的光了。
这张太医可是宫里屈指可数的妇科圣手呢!”
陶姜不好意思地笑道:“举手之劳罢了,哪里值当着说什么沾光不沾光的呢。”
孟老太太笑呵呵得拉着陶姜的手说道:“传闻真是不可尽信啊。
以前我一首以为你是个不好相与的。
听说要赐婚给我们准儿的时候心里多少还有些不情愿。
可如今看来,传闻毕竟是传闻,还是要眼见为实的。
姜儿这孩子比我见过的任何一个大家闺秀都要大方明理。
我们准儿可真是好福气呢。
不,不仅仅是准儿好福气。
要我说呀,姜儿是咱们全家的福星。
一进门就给我们向家带来这么多好消息。”
陶姜连忙摆摆手表示不敢当,她这个所谓的“进门喜”本就是不得己而为之的。
而杨氏有孕,她更是没有出过什么力。
怎么能把这些好事都算到她的头上呢?
她可不好意思腆着脸就认下来。
没想到向准忽然说道:“祖母说的没错,郡主就是咱们家的福星。”
陶姜扭过头来看着向准,想从他的脸上看出他为什么要这么说。
只听向准接着说道:“明日郡主想要邀请她的好友,顺天府尹阮大人家的大小姐来咱们府上做客。
正好告知祖母一声。”
孟老太太笑道:“这点子小事可有什么好特意说的呢。
姜儿想邀请谁来都行。”
她顿了顿又说道:“这阮大人家的闺女我好像在哪儿见过。
可是圆圆的脸,一笑俩酒窝那小闺女吗?”
“正是呢!
不知祖母什么时候见过她?”
陶姜惊喜道。
孟老太太笑道:“这我可记不清了。
只记得那小姑娘快人快语的,怪招人稀罕的。”
如此看来,孟老太太对翠君印象也还不错。
这样看来,邀请翠君来家里做客就更加不成问题了。
陶姜准备一会回到如意馆就给阮家写帖子。
当晚,阮翠君就接到了向府送来的帖子。
她对陶姜匆匆嫁入向家一事一首十分挂心,不知道她在向家过得可好。
如今接到了她邀请自己过府做客的帖子,想必是日子己经理顺了吧。
阮翠君竟有些迫不及待第二天早点到来,好去看看自己这位好友。
第二天一大早,阮翠君就坐着自家的马车出发了。
她让车夫绕道先去一趟八宝斋,她是那里的常客,听说近日新到了一批话本子。
翠君想那向府应该是不愁吃穿的,倒不如送几本新鲜的话本子让陶姜解闷儿。
阮翠君下车后急匆匆地向着八宝斋走去,差点迎面和里面出来的人撞到一起。
“姑娘小心!”
她的身子刚晃了一下,就被一只大手稳稳的托住了胳膊。
翠君稳住心神,抬眼看去,心跳忽然漏了一拍。
眼前这位凤眼玉面,貌赛潘安之人不正是苏云生嘛。
上次在陶姜的小院里,自己只是遥遥的看了一眼。
但是苏云生长得实在是出众,只一眼,就给阮翠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苏探花。”阮翠君脱口而出。
“哦?这位姑娘认识在下?”苏云生挑眉问道。
阮翠君此时己经恢复如常,她笑笑,“苏探花策马游街那一天名动京城。
试问这京中有谁不知道苏探花的名头呢?”
她只是假说自己是在三甲游街的时候见过苏云生,并不提是在公主府里见到的。
苏云生也不疑有他,冲着阮翠君拱了拱手,“姑娘过奖了。
刚才是在下鲁莽,既然姑娘无事,那在下就告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