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林的成长岁月》
在那个略显陈旧却满是生活烟火气的小院里,奶奶怀胎十月,终于迎来了分娩的这一天。家里的氛围紧张到了极点,每个人的心都像是被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随着产房内的动静而起伏。
产房外,爷爷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他一会儿在院子里来回踱步,那急促的脚步在地面上踏出一阵又一阵的声响,仿佛是他内心焦急情绪的外在宣泄;一会儿又停下脚步,像个警惕的卫士一般,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捕捉着产房里传出来的哪怕一丝一毫的声音,哪怕只是一声轻微的呻吟,都能让他的眉头瞬间皱起,脸上写满担忧。
大姑作为长女,虽然年纪也还不大,但此刻也懂事地守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产房的门,小手不自觉地攥紧衣角,那紧张的模样仿佛她也在和奶奶一同经历着生产的痛苦与煎熬。家里的其他人也都大气不敢出,整个院子安静得只剩下偶尔的风声和大家略显沉重的呼吸声。
就在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的时候,突然,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打破了这份压抑的寂静,那声音清脆而有力,仿佛是向这个世界宣告着一个新生命的到来。产婆抱着刚出生的大伯,满脸笑容地从产房里走了出来,冲着爷爷大声说道:“是个大胖小子呢,母子平安!”
爷爷听到这话,那原本满是担忧的脸上瞬间绽放出了无比灿烂的笑容,激动得眼眶泛红,他赶忙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那动作轻柔得仿佛怀里抱着的是这世上最珍贵、最易碎的宝物。他低头看着襁褓里的大伯,小家伙的脸蛋还皱巴巴的,像个没长开的小老头,可在爷爷的眼里,那却是无比可爱的模样,看着看着,爷爷的心里就被欢喜和感激填满了。
从那以后,整个家就像是围绕着大伯这个小小的圆心,开始了忙碌又温馨的运转。爷爷更是把大伯当成了宝贝疙瘩,每天只要一有空,就迫不及待地抱起大伯,踱步到院子里。阳光洒在爷孙俩的身上,勾勒出一幅无比美好的画面。
爷爷抱着大伯,一边走着,一边轻声细语地给他讲村子里的事儿。讲那村口老槐树下,曾经有一群孩子嬉戏玩耍,为了一颗弹珠争得面红耳赤,最后却又和好如初,笑得没心没肺;讲那村后的小河边,女人们总是聚在一起洗衣裳,棒槌敲打着衣服的声音,伴随着她们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河岸;还讲村子里的西季变换,春天的时候,田野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野花,像是给大地铺上了一层绚丽的地毯,夏天的夜晚,萤火虫在草丛里飞舞,一闪一闪的,如同天上的星星掉进了凡间。
爷爷也会给大伯讲自己治病救人的故事,讲那些疑难杂症在自己的钻研下被攻克,讲那些被病痛折磨的病人在自己的医治下重获健康,脸上满是自豪的神情。他仿佛是想把自己这一生所积累的所有知识和对大伯满满的期望,都通过这一句句的讲述,传递到这个小小的生命的心里,让那些故事和情感在大伯的心底生根发芽。
而大伯呢,就那样安静地窝在爷爷的怀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周围的一切,仿佛要把这个世界一下子就装进自己的小脑袋里。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不管是院子里那只偶尔踱步的老母鸡,还是墙角新开的一朵不知名的小花,都能吸引他的目光,让他的眼睛滴溜溜地转个不停,那机灵劲儿从他小小的模样里就透了出来,看着就让人忍不住心生喜爱。
村子里的人见了大伯,也都纷纷夸赞,都说这孩子透着股聪明劲儿,以后肯定有出息。每次听到这样的夸赞,爷爷的脸上就笑开了花,那得意的神情仿佛被夸赞的就是他自己一样,他还会故作谦虚地回应着大家,可那上扬的嘴角和发亮的眼睛,却怎么也藏不住内心的喜悦。
时光就在这样的温馨与期盼中缓缓流逝,大伯一天天长大,学会了爬,学会了走,学会了奶声奶气地喊出“爷爷”“奶奶”,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能让家里人高兴上好一阵子。
大伯刚学会走路那会儿,那摇摇晃晃的小身影在院子里到处晃悠,就像个刚出壳的小鸭子,走两步就可能摔个屁墩儿,可他却不哭也不闹,自己爬起来,拍拍小手,继续迈着那还不太稳的步伐探索着这个新奇的世界。爷爷就在一旁看着,也不伸手去扶,只是笑着鼓励大伯自己站起来,那目光里满是欣慰和信任。
再大一点,大伯就开始跟着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玩耍了。他们在村子里的小巷子里你追我赶,玩着捉迷藏、跳房子的游戏。大伯总是最机灵的那个,每次捉迷藏,他总能找到最隐蔽的地方藏起来,让小伙伴们找半天都找不到;而玩跳房子的时候,他又能轻巧地跳过一个个格子,那小小的身影在阳光下跳跃着,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有一次,村里的几个大孩子欺负一个外来的小孩,大伯瞧见了,虽然心里也有点害怕那些比自己高大的孩子,可还是壮着胆子走了过去,站在那外来小孩的身前,结结巴巴地说道:“你们……你们不许欺负人,这样……这样不对。”那几个大孩子先是一愣,随后哄堂大笑起来,嘲讽大伯自不量力,还想动手推搡大伯。可大伯就是不肯退缩,小脸憋得通红,眼睛瞪得大大的,一副要和他们理论到底的架势。
就在这时,村里的大人路过看见了这一幕,赶忙过来制止了那些大孩子,把他们教训了一顿。那外来的小孩感激地看着大伯,眼里闪着泪花,大伯却挠挠头,笑着说:“没事儿,他们欺负人就是不对嘛。”从那以后,大伯在村里小伙伴们心中的形象就更加高大了,大家都愿意跟着他一起玩耍,听他的“指挥”。
随着大伯慢慢长大,到了该上学的年纪了。爷爷早早地就给大伯准备好了崭新的书包,还有纸笔等学习用品,那书包是爷爷特意去镇上买的,虽然样式不是最时髦的,但却是爷爷精挑细选的,结实又耐用。
开学的第一天,大伯穿着一身干净整洁的衣裳,背着书包,兴奋又紧张地往村子里的学校走去。一路上,爷爷跟在后面,不停地叮嘱着大伯要听老师的话,要好好学习,大伯一边点头应着,一边好奇地张望着沿途的风景,那通往学校的小路在他的眼里仿佛是一条通往神秘世界的通道。
到了学校,大伯走进教室,看着周围陌生的面孔,心里有点怯生生的。可当老师开始讲课,那新奇的知识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他,他很快就沉浸其中,认真地听着老师讲的每一句话,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黑板,小手还时不时地举起来,积极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大伯的学习成绩一首都很不错,每次考试都能名列前茅。爷爷看着大伯带回来的一张张奖状,笑得合不拢嘴,把那些奖状都小心翼翼地贴在堂屋的墙上,那一面墙慢慢地就被奖状填满了,成了家里最亮眼的风景。
村子里的人每次来家里串门,看到那满墙的奖状,都会对大伯赞不绝口,爷爷也总是骄傲地介绍着大伯的学习情况,仿佛大伯的每一份荣誉都是他自己最值得炫耀的成就。
在学校里,大伯不仅学习好,还特别热心肠。有同学遇到不会做的题目了,他会主动凑过去,耐心地给人家讲解,首到对方听懂为止;要是有同学不小心摔倒受伤了,他也会第一时间跑过去帮忙,扶着同学去医务室,那关切的模样就像个小大人一样。
就这样,大伯在家人的疼爱、村子里人的夸赞以及自己的努力下,度过了一段无比美好的童年时光,而他的成长故事,也还在继续书写着,带着所有人的期盼,向着更广阔的未来迈进。
日子一天天过去,大伯进入了少年时期,他开始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对外面的世界也充满了向往,而家里的那一方小小的天地,似乎己经渐渐有些装不下他那颗日益蓬勃的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