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了以魏晋南北朝为研究方向后,小组的同学们立刻投入到紧张的作业准备中。梁诗诗负责收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艺术资料,尤其是书法、绘画和文学方面;萧逸则承担起梳理这一时期政治格局演变的重任,同时还要整合军事方面的信息。其他成员也各自领了任务,有的负责制作 PPT,有的着手撰写报告的框架。
梁诗诗一头扎进图书馆,在浩如烟海的书籍中寻找与魏晋南北朝文化艺术相关的资料。她认真地翻阅着一本本古籍,时而眉头紧锁,时而露出惊喜的神情,一旦发现有价值的内容,便立刻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她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成文档,还配上了精美的图片,力求让大家对这一时期的文化艺术有首观而深刻的认识。
萧逸则坐在电脑前,在各种历史数据库和学术网站中穿梭。他仔细查阅着每一篇相关的论文,分析着不同学者对魏晋南北朝政治军事的观点,努力在复杂的历史事件中理出清晰的脉络。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他还参考了多本权威的历史著作。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他逐渐对这一时期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越发觉得自己当初选择这个选题是正确的。
然而,在资料整合阶段,问题又出现了。梁诗诗觉得萧逸整理的政治军事部分过于枯燥,缺乏与文化艺术的关联性,建议他增加一些文化背景对政治军事影响的内容。萧逸却认为自己己经把政治军事方面阐述得很全面了,担心增加内容会让报告重点不突出。
“你看,文化和政治军事是相互影响的,比如魏晋时期的玄学对当时的政治理念就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应该把这些关联体现出来,这样报告才更有深度。”梁诗诗指着资料,耐心地向萧逸解释道。
萧逸皱了皱眉,反驳道:“可是我们时间有限,如果再增加这些内容,可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报告。而且我觉得现在这样己经很完整了,没必要再画蛇添足。”
两人又陷入了僵持状态,气氛有些凝重。小组里的其他同学看着他们,都有些担心这次作业又要因为他们的分歧而受到影响。
这时,组长张宇再次出面调解。他认真地看了看两人整理的资料,说道:“诗诗的想法很好,增加文化与政治军事的关联确实能提升报告的深度。萧逸担心时间问题也有道理,我们可以这样,挑选一些最关键的关联点加入,既能突出重点,又不会花费太多时间。”
听了组长的建议,梁诗诗和萧逸都觉得可行。于是,萧逸按照梁诗诗的建议,在政治军事部分巧妙地融入了一些文化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两部分内容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在制作 PPT 和撰写报告的过程中,梁诗诗和萧逸也逐渐学会了更好地沟通与协作。梁诗诗发挥自己的审美优势,精心设计 PPT 的页面布局,挑选合适的字体和颜色,让 PPT 看起来既美观又专业。萧逸则凭借自己严谨的逻辑思维,对报告的内容进行反复修改和润色,确保语言准确、条理清晰。
随着交作业的日期越来越近,小组的作业也逐渐成型。在最后的审核阶段,大家围坐在一起,对报告和 PPT 进行最后的检查。看着凝聚着大家心血的成果,梁诗诗和萧逸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意识到,通过这次作业,不仅对魏晋南北朝的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彼此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当他们在课堂上展示这份作业时,精彩的内容和生动的讲解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老师对他们的作业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他们选题新颖、内容丰富、团队协作出色。听到老师的表扬,梁诗诗和萧逸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喜悦和自豪。这一次的小组作业,让他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更收获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