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逸尘目光如炬,紧紧盯着“暗影盟”残部逃窜的方向,心中杀意如同汹涌的暗流般涌动。他深知,这些残余势力就如同隐藏在暗处的毒瘤,若不彻底铲除,必将后患无穷,大齐王朝也将永无宁日。当务之急,是要迅速制定出一个周全的追捕计划,将这些漏网之鱼一网打尽。
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召集将领和江湖豪杰。众人迅速围拢过来,神色严肃,等待着战逸尘的指令。战逸尘扫视一圈,目光最后落在赵猛身上,说道:“赵猛,你带领一部分江湖兄弟,沿着他们逃窜的方向追踪。这一路必定艰难险阻,‘暗影盟’定会处处设防,所以你们务必注意隐蔽,不可打草惊蛇。一旦发现他们的踪迹,立刻飞鸽传书告知我,切不可擅自行动,以免陷入危险。”战逸尘目光炯炯,言辞恳切,每一个字都仿佛重若千钧。
“王爷放心,我定不会让他们逃出我的掌心!”赵猛神情激昂,双手抱拳,语气坚定无比,眼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仿佛己然看到了“暗影盟”残部被一网打尽的场景。
安排完赵猛的任务,战逸尘又将目光转向张将军,说道:“张将军,你带领朝廷军队,在周边要道设卡盘查。‘暗影盟’这些人狡猾无比,很可能会分散逃窜,与其他残余势力会合,所以你的任务至关重要。务必做到滴水不漏,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人。”
“末将领命!”张将军身姿挺拔如松,声音洪亮有力,透着一股军人特有的果敢与坚毅。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性,暗暗下定决心,定要完成使命,不负王爷所托。
安排妥当后,赵猛带着一群江湖豪杰如疾风般追去,他们身形矫健,脚步匆匆,瞬间消失在夜色之中。张将军则有条不紊地部署军队,他神色冷峻,指挥若定,将士兵们安排在各个要道,犹如在京城周边布下了一张天罗地网,只等“暗影盟”残部自投罗网。
与此同时,京城朝堂上也因为此次事件掀起了轩然大波,犹如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巨石,激起千层浪。皇帝得知战逸尘成功阻止“暗影盟”在白云观的邪恶仪式,原本紧锁的眉头稍稍舒展,龙颜大悦。然而,弹劾战逸尘的那位大臣却贼心不死,妄图在朝堂上继续兴风作浪,歪曲事实,指责战逸尘擅自行动,扰乱朝纲。
早朝时分,朝堂之上气氛凝重。那大臣一脸悲愤,跪在朝堂之上,声泪俱下地说道:“陛下,战逸尘此次虽阻止了‘暗影盟’的阴谋,但他在被责令暂避锋芒期间,竟私自调兵遣将,全然不顾陛下旨意,其心可诛啊!此等行为若不加以严惩,日后朝堂纲纪何在?陛下的威严又将置于何地?”他言辞恳切,仿佛真的是为了朝廷的纲纪而痛心疾首。
皇帝眉头微皱,目光带着审视,缓缓看向战逸尘,问道:“战卿,你对此有何解释?”皇帝的声音不高,但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战逸尘从容不迫地站出,神态恭敬,拱手说道:“陛下,‘暗影盟’阴谋颠覆王朝,其手段阴险狡诈,情况十万火急。当时若臣按部就班等待陛下旨意,恐怕京城早己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百姓将生灵涂炭,大齐江山也将岌岌可危。臣此举实是无奈之举,一切都是为了大齐的江山社稷,为了陛下的天下,还望陛下明察。”战逸尘言辞恳切,条理清晰,每一句话都发自肺腑。
朝堂上众大臣纷纷议论起来,支持战逸尘的大臣站出来为他说话。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臣说道:“陛下,战王爷一心为国,此次立下大功,若因这莫须有的罪名而被惩处,实在寒了将士们的心。如今大齐正值多事之秋,正需要像战王爷这样忠心耿耿的臣子,还望陛下三思啊。”
而与弹劾大臣一伙的人则继续附和,一位年轻的大臣冷哼一声,说道:“哼,他这是目无君上,擅自行动,若不加以严惩,日后还有何规矩可言?陛下若轻易饶恕,恐难服众啊。”
皇帝沉思片刻,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权衡利弊之后,缓缓说道:“战卿此次行动虽有违旨意,但念在成功阻止‘暗影盟’阴谋,使得京城转危为安,功大于过,朕便不予追究。但下不为例,往后行事需多加谨慎,切不可再如此莽撞。”
战逸尘跪地谢恩:“陛下圣明,臣定当铭记于心。”
然而,此事并未就此平息,朝堂上两派的争斗似乎愈演愈烈。支持战逸尘的一派认为他是大齐的功臣,应予以嘉奖;而弹劾他的一派则抓住他擅自行动这一点不放,企图打压战逸尘及其势力。而战逸尘一边要应对朝堂上的纷争,周旋于各派势力之间,一边要关注对“暗影盟”余孽的追捕行动,时刻担心“暗影盟”死灰复燃。在这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他将如何抉择?又能否彻底铲除“暗影盟”,稳定朝堂局势,让大齐王朝走上繁荣昌盛之路?一切都充满了变数,如同迷雾重重的迷宫,等待着战逸尘和舒浅月去一一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