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国丈那边遇到了些麻烦……”
冯阳将自已知道的情况,简单说明一下,姜去寒沉默不语。
……
康惠二十年,六月十六日。
新洲,惠城。
说是城,实际上惠城只是数千棚户聚集而成的聚居点。
总督衙门,也不过是一幢三层高的竹楼。
竹楼一层,是总督周百川办公的地方。
二层是儿女们居住的地方。
三层是周百川老两口居住的地方。
新洲这边的条件,实在是过于恶劣。
阳光曝热,晒的人头脑发晕,心跳加快。
一年之中,只有旱季、雨季,没有春夏秋冬之分。
新洲军带着家眷登陆的日子,正是雨季结束不久,旱季开始的时候。
趁着土壤还算,周百川组织疍家人开荒种地。
只可惜,这些世代生活在水面上的民族,对土地真的是不在行。
而从岭南行省招募来的农户,对新洲的土质、季节变化也吃不准。
第一茬种子种下后,连秧苗都没有长出来几根,都被晒死了。
“老爷,分村置乡进行的很不顺利,疍家人几乎天天都在打架生事!”
竹楼内,周百川雇佣的师爷,正在向东家汇报情况。
周百川听了,眉头紧锁,问道:“都是为了争抢水源?”
村与村之间,最大的矛盾,就是水源之争。
这一点,在大康内陆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可新洲这边的情况,远比周百川想的还要复杂。
那师爷摇摇头,说出了自已总结出的情况——
“禀老爷,不止是水源,还有分地的多寡、薄厚、远近,还有耕牛健壮与否、农具新旧、种子干瘪。”
“总而言之,他们总能找到不满的地方,总能找到奇怪的理由打起来!”
“而且,府库里的粮食也坚持不了多久了,最多只能坚持一个月!”
“我担心一旦断粮,不光新洲军会乱,就连百姓们也会自已乱起来!”
师爷的担忧,不无道理。
这一次前往新洲开荒,疍家人拖家带口,来了近二十万人。
整个新洲水师,以及新洲军中,也充斥着大量的疍家人。
一旦出了乱子,谁也无法估计会闹到什么地步。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关键还是百姓们见不到希望!
种子种下去了,没有发芽。
这意味着将来很长时间,可能要饿肚子。
他们世代都是捕鱼为生。
冷不丁要改变祖祖辈辈的生活方式,自然需要官府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才能叫他们有足够的安全感!
自从踏上新洲这片新大陆开始,周百川额头上的抬头纹就没有消散过。
听完师爷的汇报,周百川在竹楼里不停地踱步,踩得竹地板吱吱作响。
“老柳,如今当务之急,还是要让他们散开,总不能一直守在惠城坐吃山空!”
“岭南那边的粮食,还有多久能运送过来?!”
之所以,眼下的时局会如此之乱。
本质上来讲,还是第一批种子没有发芽,大家人心惶惶。
产出不了粮食,意味着只有守在惠城四周,才能吃到官府发的粮食。
可问题是,二十多万人守在惠城一处,是极为不合理的选择。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一伙百八十户人往东去十里,丈量出土地,扎根下去。
若干年后,那里就叫做东十里村。
另一伙百八十户人,向南十里,开垦荒地,建设新家园。
若干年后,这里就叫做南十里村。
以此类推,将这二十多万,近五万户的百姓分散开,构建出村、乡、县、州、府、道、行省。
才是最合理的管理办法。
这一点,周百川早就在登陆前,就已经在船上计划好了。
可事情发展,却并没有如他所计划的方向发展。
刚开始登陆的时候,大家一窝蜂似的踏上新洲。
寻得一处河流湍急的岸边开阔地,就开始搭建窝棚。
惠城就是这么来的,才建立了不到十天!
十天来,二十万人聚集在这么一点的地方,吃着带来的粮食,开荒过程进展缓慢。
根据周百川的计划,登陆后应该迅速丈量土地,分地,官府定下地契,以安民心。
现在计划受阻,根本原因还是粮食没有到位、耕种节气没有总结清楚。
“老爷,种子没有发芽之时,我就第一时间派人返回岭南行省,筹买粮食,购买良种。”
“估摸着,再有一个月左右,他们就应该能回来了!”
“只是这一个月……恐怕会很难熬!府库里的粮食,最多也只能维持四十天左右!”
柳师爷语气沉重,说出了眼下的情况。
都知道开垦新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却没有想到,会如此艰难。
其实,之所以会这样,周百川也是太过于着急。
疍家人有几十万人,完全可以分为几个批次迁徙至新洲。
周百川当时担心迟则生变,才会大量招揽了疍家人来新洲。
现在,却成了麻烦出现的源头。
若是第一批只迁徙几万人,那压根就不会出现当下的困局。
柳师爷没有明说,可心中却明镜似的——自家老爷,说白了还是斋堂里走出来的书生,太嫩!
“就算是这样,也不够!还要派人一直在岭南行省购粮!”
“老柳,账上还有多少银子?”
从岭南行省乘船出发,到抵达新洲。
周百川一行人耗费了一个半月的时间。
其实,对于正常的货运而言,一个月就能抵达。
之所以多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也是为了照顾驾船追随而行的疍家人。
发现种子不发芽,也就是三天前的事。
这一来一回,最快也要两个月才能赶回来。
远水解不了近渴,更何况以眼下的情况来看,下一批运来的粮食也未必够吃。
当下来看,还是要继续遣人回岭南行省收粮才行。
说着简单,可收粮绕不开的是手头上还有多少钱财!
听得周百川如此询问,柳师爷张口就说出了账目——
“老爷,这一路上招募兵士、匠人、幕僚,购买粮食、农具、耕牛,一共花销了一百七十五万三千二百九十一两五钱!”
“府库内留下新军半年的饷银,以及其他必须的开销外,还能剩余的银子,只有六十万两左右!”
“若是依旧摸不清楚耕种育种的规律,府库最多能支撑三个月……”
师爷简单心算过后,将情况说给周百川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