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丫鬟揣娃回家,走出康庄大道
惊!丫鬟揣娃回家,走出康庄大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惊!丫鬟揣娃回家,走出康庄大道 > 第372章 好前程

第372章 好前程

加入书架
书名:
惊!丫鬟揣娃回家,走出康庄大道
作者:
诸神不语
本章字数:
4862
更新时间:
2025-07-06

柳宅里的男人们分头忙碌起来。

柳树林马上要和王伯去新宅子那边给添置家具家私。

在此之前,他打算将铺子里的生意都交给柳云贵和柳月忠。

柳云贵和柳月忠也知晓他们家正在为孩子们的满月宴和乔迁新居而忙。

柳云贵搓着手问。

“二哥,可要我叫曹氏过来给你们帮忙?她今年身子骨全好了,需要搬家帮厨收拾房子啥的,她都能行。”

柳月忠也笑着凑过来。

“是啊!二叔,家里忙不过来尽管出声。

咱们在乡下时,家里办喜事不都是自家人跟着一起忙活吗,我娘和我媳妇都能来帮忙。”

柳树林拍了拍月忠的肩膀,欣慰的笑了笑。

“你俩有心了,咱们在乡下时,男人干重活累活,女人的活计则更多。

不仅要跟着去地里做农活,回到家还有洗衣做饭照顾老小的一堆子事等着。

我自从搬来城里,跟着亲家公见识多了,才知道赚钱养家是男人们的事。

女人只需在家把家里打理的妥妥当当,不让男人操心就成。

咱们只要能赚到钱,家里还可以买仆从帮着做事。

让自家媳妇清闲下来,孩子们也可以送去私塾读书。”

柳云贵憨笑着看着柳树林。

“二哥,曹氏她识字算数,家里俩孩子她自己在家教就行。”

柳月忠也挠了挠头。

“二叔,咱们乡下人可不敢跟城里人比,您见哪个乡下人给家里买仆从的?

自家人饭都吃不饱,哪能把媳妇当娇娘子宠着?

再说咱们这身份也不够啊!我听说只有举人老爷和地主乡绅才能请得起长工短工。”

柳树林笑着摇摇头。

“月忠啊,到了城里,就得按城里的规矩和活法来。

只要咱们好好干,日子越过越红火,买几个仆从算啥?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民不举官不究的事儿。

你们看城中哪个商户家中没有三五成群的仆从?

咱们只管把日子过好,孩子以后出息了,身份自然就不一样咯。”

柳云贵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二哥说得对,我和曹氏也在认真存钱,等存够了也在城里买处小宅子,让孩子们都有个好前程。”

柳月忠一脸向往。

“二叔您就瞧着吧,我和三叔一定把铺子里的生意经营好,也努力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柳树林看着他俩,满心欢喜,仿佛看到了他们柳家在城里蓬勃发展的未来。

他笑着压低了声音说道。

“眼下就有一个好事儿,我们一家子马上就要搬去新宅子那边。

青云巷五号的柳宅很快就会空置出来。

你俩回去先跟家里人商量,问问他们可愿意搬过来住?

这处柳宅距离米面铺子近,你俩看铺子和回去陪着家人都方便。”

“啥?”

柳云贵和柳月忠不敢相信的张大了嘴。

谁不喜欢老婆孩子热炕头啊?

他俩为了多赚一点银子,硬是十天半月的才回一次家。

柳云贵是个疼媳妇的男人,曹氏身体好了后,夫妻俩感情更胜从前。

怎奈何,为了家里日子过得更好些,他不得不离家住在铺子后面的小单间里。

夜深人静的时候,曹氏和两个孩子就是他最大的精神支柱。

他的大闺女月燕即将年满十五,村里己经有不少人家上门提亲。

柳云贵和曹氏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这些人都是见他家日子越过越好了,冲着闺女能有一份不错的嫁妆而来。

何况月燕这孩子乖巧懂事,地里活和家务活都干得来...

梦想也会跟着经济收入水涨船高。

以前柳云贵家中困难,曹氏也是个病弱的,常年不见好,别人家对他们避之不及。

他们只想着女儿能嫁去一个和善农家也就可以了。

但如今,如果能让从小跟着父母吃苦的女儿来到城里。

没准还能说门更好的亲事。

月燕识得不少字,也会简单的算数。

若能寻个小商户家中的儿郎成婚,以后相夫教子,看看铺子也能轻松活一辈子...

柳月忠也是心潮澎湃。

男子二十六,不正是龙精虎猛的年岁?

他媳妇许氏这半年来的变化也不小,居然敢与娘家人据理力争了。

说她也有自己的孩子,怎能一首倒贴娘家。

地里的收成不好,几个弟弟不能出去寻摸活计啊?

媳妇在家对老娘也孝顺了不少,惹得老娘高兴,还说她要是再怀了孩子,娘会帮着他们带。

想到与媳妇生孩子,柳月忠就笑眯了眼睛。

“二叔,这事不用回家商量,我就可以应下来。

听说柳宅是老管家的,您可知租金多少?这银子我回家找老娘要来。”

柳云贵在银子和家人之间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家人。

上门来提亲的那些人曹氏都没应下。

难保那些妇人们被拒绝后,不会在背后乱嚼舌根。

银子可以慢慢赚。

闺女眼瞧着到了年岁,像她堂姐月红一样,越长越好看。

可别被哪个坏痞子给惦记上。

在乡下这种坏人名声,最后不得不委屈求全嫁过去的小姑娘不在少数。

有些家中没钱给儿子娶媳妇的妇人,故意怂恿自家儿子这样不做人事,可见心有多脏。

嫁进这样的人家将来还能好的了?

这样想着,柳云贵赶忙跟着柳月忠说道。

“二哥,这事就拜托你了,我也想将曹氏和俩孩子接到城里来住。

你侄儿月平今年也有十二岁了,跟着在铺子里当个学徒,不要工钱的打个下手可行?

至于柳宅那边的租金,我和月忠分摊,应该也够了。”

柳树林微笑着点头。

“这有什么不行的,我们搬去了北大街那边。

这间铺子全靠着你俩经营,只怕人手不够。

你能让月平跟着帮忙自然再好不过。

咱也不能亏待了自家侄子,一个月给开五百文的工钱。

不瞒你俩,我这一下子添了三个外孙,早就想在家多抱抱孩子们了。

以后铺子就由你们看着,我会带人给你们送精米和蜡烛过来。

每次送货过来的时候,咱们一起结账就行。”

柳云贵和柳月忠感动不己,二哥(二叔)对他们真是太好了!

不仅帮他们考虑到了家里,还这么信任的将铺子交给他们打理。

要知道柳家米面铺如今根本不愁生意。

铺子里挂着县衙颁发的锦旗,没有人会来闹事。

每个月除了工钱,还稳定的有三十多两的蜡烛分红。

干活也不累人,这感觉就像是二叔家送银子给他们的一样。

柳树林同样高兴。

自从得了三个外孙,他总是想抱抱几个孩子。

尤其是知道了三宝有异于常人之处。

他这个亲外祖父也相当紧张。

铺子里的精米和蜡烛都是有数量和固定价格的,柳树林就算不在铺子里。

这些成本和利润也错不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