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
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 > 第四十七章 亲耕农事

第四十七章 亲耕农事

加入书架
书名:
开局七品县令,为民请命能爆奖励
作者:
逸辰公子
本章字数:
4604
更新时间:
2025-01-12

塞北县外,春风拂过麦田,带来泥土的芬芳。

农田里一片忙碌景象。耕牛拉着犁在田间开垦,沉重的铁犁翻起黑色的泥土,散发着泥土特有的清香。这些耕牛都是余谨通过抽奖获得的,分给了最需要的百姓家。

"老张,这耕牛力气真大!"一个农户擦着汗说道,"以前咱们全家出力都赶不上它一头牛。"

"可不是嘛,"旁边的老张点头,"多亏了余大人。不光给了咱们田地,连耕牛农具都发下来了。"

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干活的百姓。有人在播种,有人在整地,还有人赶着马车、驴车运送农具。这些车辆也都是余谨通过抽奖分发下来的。

"听说隔壁李家分到了新式农具,"一个年轻人说,"用起来特别省力。"

"可不,"他爹应道,"余大人说了,年底前要让全县的农户都用上新式农具。"

春日的阳光洒在田野上,照在农人们的笑脸上。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春耕格外热闹,人人脸上都带着希望。

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正在余谨的治理下,一点点焕发出新的生机。

余谨站在一片荒芜的盐碱地前,身旁是刚刚召唤出的李儒,以及之前就在为他效力的田丰。

"这片地,足有三千亩。"余谨指着眼前白花花的盐碱地说道,"可惜......"

田丰点点头:"确实可惜。这等地势平坦的土地,若是能开垦出来,足够养活上千户人家。"

余谨站在盐碱地边,仔细思考着如何运用从系统商城购买的改良方案。

"按照改良方案的说明,"余谨对田丰和李儒道,"首先要进行渠道布置。"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他指着几个位置,"都要开凿水渠,用来调节土壤含水量。"

李儒点头:"确实如此。先引水漫灌,再用深耕压碱法改善土壤结构。"

"然后是草木灰,"田丰补充道,"可以用来中和土壤碱性。"

余谨继续规划:"等基础改良完成后,就按照轮种方案来:

- 这片地先种改良稻

- 那片地种红薯

- 剩下的地继续改良......"

"如此循环往复,"李儒赞道,"三年之内,这片盐碱地当能变成良田。"

"不过......"余谨看着眼前广袤的盐碱地,"光靠人力开渠,恐怕要不少时日。"

"这倒不难,"李儒笑道,"不是还有玉璧军和捧日军吗?让他们在无事时来此开渠,既能改良土地,又能操练兵士。"

余谨点点头:"就这么办。回去让韦孝宽调些人手来,明日就开工。"

看着眼前荒芜的盐碱地,余谨已经在脑海中描绘出了未来的景象:稻浪翻滚,红薯成片,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塞北县的粮仓......

"走吧,"余谨转身道,"回去安排人手,尽快开始改良工作。"

田丰和李儒相视一笑,跟上了余谨的脚步。

春风拂过盐碱地,仿佛也带来了希望。

塞北县外的盐碱地上,数千人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韦孝宽调来了三百玉璧军,配合着一百五十名捧日军,分成几队带着民夫开挖水渠。士兵们脱去甲胄,赤膊挥锹,干得热火朝天。

"这边渠道要挖深些!"韦孝宽骑在马上指挥,"要保证水流通畅!"

不远处,一群百姓正排着队向工地走来。

"老刘,你们这是......"余谨认出了领头的村长。

"大人,"老刘笑道,"听说要改良盐碱地,我们村的后生都要来帮忙。这可是大好事啊!"

"是啊,"旁边一个年轻人接话,"等改良好了,就又多了好多良田。我们也想分一片地种呢!"

不只是本地百姓,之前安置的流民中,也有不少人自告奋勇地来帮工。

"俺们是吃了大人的粮食,"一个流民说,"这会子有机会报答,可不能躲懒。"

李儒站在高处,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对余谨道:"明主好手段。这些百姓,是真心实意地来帮忙。"

"他们也是为了自已,"余谨笑道,"这片地改良好了,他们就能分到田地。"

田丰补充道:"如此大工程,若是强迫民夫,不知要花多少钱粮。如今百姓自愿而来,既省钱粮,又得民心。"

渠道在热火朝天的施工中逐渐成形。余谨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暗暗点头。

"大人!使不得啊!"

看到余谨脱去官靴,挽起裤腿要下地,周围的百姓顿时惊慌起来。

"大人您是父母官,怎能和我们一起......"

"无妨,"余谨笑着摆摆手,已经赤脚踩进了泥地里,"我也是农家出身,别说挖个渠了,耕田插秧都不在话下。"

说着,他拿起一把铁锹,熟练地挖起土来。那姿势,还真像是个老农。

"这......"百姓们面面相觑。

"都别愣着了,"余谨笑道,"再不干活,今天这段渠道可就完不成了。"

百姓们这才回过神,继续干活,但时不时还是会偷瞄余谨几眼,眼中满是敬佩。

"看到没,"一个老农对儿子说,"这才是真正的青天大老爷。"

站在高处的李儒和田丰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赞叹。

"明主这一手......"李儒轻声道,"比什么政令都管用。"

田丰点头:"与民同苦,这才是真正的'亲民'。"

"不过......"李儒看着浑身是泥的余谨,"明主这身衣服,怕是要换了。"

"那倒无妨,"田丰笑道,"倒是这一身泥,怕是要让府里的下人们心疼好一阵子。"

余谨却浑然不觉,依旧和百姓们一起挖着渠道。他的身影,在阳光下拉出长长的影子,与周围劳作的百姓们融为一体。

这一幕,让在场的每个人都记在了心里。

正当余谨挥汗如雨地干着活时,系统的提示音突然响起:

【检测到宿主行为:亲耕农事】

【符合青天行为判定】

【奖励青天值:150点】

"呵......"余谨擦了把额头的汗水,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这青天值倒是意外之喜,不过他下地干活,却不是为了这点奖励。

【系统:宿主这次倒是没装模作样】

"我说过了,"余谨继续挥动铁锹,"我本就是农家出身。"

【系统:所以才格外熟练?】

余谨没有回答,只是继续专注地干着活。泥水溅到他的脸上,却丝毫不影响他的好心情。

这一幕落在百姓眼里,是父母官亲民;落在谋士眼里,是高明手段;落在系统眼里,是青天行为。

但对余谨来说,不过是个农家子弟,干了件再熟悉不过的农活罢了。

【系统:......】

【检测到宿主真诚度:100%】

【追加青天值奖励:50点】

余谨笑了笑,继续挥锹干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