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中,刘辩刚处理完匈奴之事,朝堂稍得喘息。一日,探子来报:“陛下,江东孙权近年大肆扩充水军,新造战船无数,且在沿江一带囤积粮草,似有不轨之心。” 刘辩听后,眉头紧锁,召集群臣商议。
王允率先出列,忧心忡忡道:“陛下,孙权此举,必是觊觎大汉江山。当趁其羽翼未丰,即刻发兵,以免后患。”
诸葛亮轻摇羽扇,缓缓说道:“王司徒莫急,孙权经营江东多年,水网交错,其水军实力不可小觑。若贸然进攻,恐我军在水上吃亏。需从长计议,先探其虚实,再谋良策。”
刘辩微微点头:“诸葛先生所言甚是。可先派细作潜入江东,打探其军事部署与粮草储备详情,同时加强我军水军训练,以备不时之需。”
在江东,孙权营帐内,周瑜急道:“主公,听闻刘辩已对我江东起疑,近日探子频繁出没。我等当如何应对?”
孙权冷笑一声:“哼,我岂会怕他刘辩。我江东水军威震四方,只要准备充分,他若来犯,定叫他有来无回。传令下去,加快战船建造,日夜操练水军,严守沿江防线。”
鲁肃在旁劝道:“主公,虽说我军实力不弱,但刘辩如今势力也不容小觑。且刚平定匈奴,士气正盛。我们不妨先与周边诸侯联络,寻求盟友,共同对抗刘辩。”
孙权沉思片刻,道:“子敬所言有理。可派使者前往益州刘璋处,晓以利害,劝其与我等联手。再探探曹操旧部曹洪的态度,若能拉拢,自是更好。”
刘辩这边,细作陆续汇报江东情况。诸葛亮分析道:“陛下,据细作所言,孙权水军虽强,但内部并非铁板一块。其将领黄盖、韩当等老将,对孙权近年的激进之举略有微词。我们可设法离间他们,削弱孙权的实力。”
刘辩眼睛一亮:“此计甚妙,但具体如何实施?”
诸葛亮道:“可散布谣言,称孙权欲借战争之名,削弱老将兵权,重用亲信。同时,暗中联络黄盖等人,许以重利,劝其归降。”
刘辩点头称是,即刻安排下去。
而在江东,孙权使者来到益州。使者见到刘璋,恭敬说道:“刘益州,如今刘辩野心勃勃,欲一统天下。我家主公孙权愿与您携手,共同抵御刘辩,保一方安宁。若事成,必与您共享胜利果实。”
刘璋犹豫不决,转头问谋士法正:“孝直,你看此事如何?”
法正皱眉道:“主公,此事需谨慎。孙权向来狡诈,不可轻信。且我益州地势险要,若卷入战争,恐损耗自身实力。但刘辩若灭孙权后转而攻我,亦是大患。”
刘璋沉思良久,道:“回复孙权使者,此事需再商议,容我考虑些时日。”
刘辩见离间计奏效,黄盖等将领在江东军中人心惶惶。孙权为稳定军心,严惩了几个传播谣言的士兵,但军中气氛依旧紧张。
此时,刘辩觉得时机已到,决定发兵江东。大军在江边集结,战船林立。刘辩站在船头,鼓舞士气:“将士们,今日我们为大汉江山而战,为天下百姓而战。江东孙权妄图分裂大汉,我们要将其彻底消灭,还天下太平!”
“愿为陛下效命,消灭孙权!” 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震云霄。
江东方面,孙权得知刘辩大军来袭,立刻调兵遣将。周瑜指挥水军,列阵迎敌。双方战船在江上对峙,大战一触即发。
刘辩率先下令进攻,汉军战船如箭般冲向江东水军。一时间,江面上喊杀声震天,箭矢如雨,战船相互撞击,火光冲天。
孙权在后方督战,见汉军来势汹汹,心中焦急。周瑜则镇定自若,指挥水军变换阵型,利用江东水军熟悉水情的优势,对汉军进行反击。
在战斗激烈进行时,刘辩军中有一员小将丁奉,奋勇杀敌,表现突出。他发现江东水军左翼防御薄弱,急忙向刘辩建议:“陛下,敌军左翼空虚,可派一支奇兵突袭,必能打乱他们的阵型。”
刘辩听后,立刻派丁奉率领一支精锐部队,绕道江东水军左翼。丁奉等人乘坐小船,迅速靠近敌军,突然发动攻击。江东水军左翼果然大乱,汉军趁机全面进攻。
然而,就在汉军逐渐占据优势时,孙权的援军赶到。原来是孙权之前派使者联络的山越部落,听闻孙权有难,派兵前来支援。山越士兵擅长山地作战,在江边山林中对汉军进行骚扰,使汉军腹背受敌。
刘辩见状,心中大惊,连忙召集将领商议对策。诸葛亮道:“陛下莫慌,可先派一部分军队稳住山越部队,切断他们与江东水军的联系。再集中兵力,全力进攻江东水军,速战速决。”
刘辩依计行事,派典韦率领一支军队,冲向山越部队。典韦勇猛无比,所到之处,山越士兵纷纷倒下。山越部队见汉军如此勇猛,渐渐后退。
汉军解决了山越部队的骚扰后,全力进攻江东水军。江东水军在汉军的猛烈攻击下,渐渐不敌。周瑜见大势已去,劝孙权道:“主公,如今形势不利,不如暂避锋芒,退回江东,再图后计。”
孙权长叹一声:“罢了,今日暂且退兵。但我孙权绝不会善罢甘休,定要与刘辩再决雌雄!”
于是,孙权率领残军退回江东。刘辩取得了此次战役的胜利,但也深知孙权仍有实力,不可掉以轻心。
回到洛阳后,刘辩论功行赏,丁奉因作战勇猛,被破格提拔。同时,刘辩继续谋划下一步对孙权的战略,准备彻底灭掉孙权,统一江南。
朝堂上,刘辩对群臣道:“此次虽胜,但孙权一日不灭,江南一日不宁。我们要加紧准备,一鼓作气,拿下江东。诸卿有何良策?”
王允道:“陛下,可继续施展离间计,分化江东内部。同时,加强对江东的经济封锁,使其物资匮乏,削弱其战争潜力。”
诸葛亮则道:“陛下,还需加强我军水军建设,提升战斗力。可派人前往沿海地区,招募精通水战的渔民和海盗,充实水军力量。”
孙权退回江东后,因战事失利,江东内部矛盾愈发凸显。一些世家大族对孙权的统治产生了质疑,认为他的扩张政策导致江东陷入战火,危及自身利益。
在吴郡,以陆家为首的世家们秘密集会。陆家家主陆逊皱眉道:“孙权此次大败,我江东损失惨重。若再继续与刘辩对抗,恐我等家族也将遭受灭顶之灾。”
另一位世家子弟张温附和道:“是啊,我们需为家族谋求出路。听闻刘辩治理下的大汉,对百姓颇为宽厚,或许我们可与刘辩暗中联络,寻求和解。”
然而,孙权也察觉到了世家的异动,他决定先下手为强。一日,孙权突然下令,以通敌叛国之名,抓捕了几名与刘辩有过接触的世家子弟。
这一举动引起了江东的轩然大波。陆逊得知后,怒闯孙权营帐:“主公,您此举为何?这些子弟不过是为江东寻求和平之路,何罪之有?”
孙权冷冷道:“哼,和平?他们这是要背叛我孙权,将江东拱手让给刘辩。我绝不容许!”
陆逊与孙权激烈争辩,但孙权心意已决。江东内部陷入了混乱与猜忌之中,人心惶惶。
刘辩得知江东内乱,认为时机成熟,再次集结大军,向江东进发。此次出征,刘辩带上了新研发的攻城器械和火器,信心满满。
大军抵达江东边境,迅速展开进攻。汉军利用火器,对江东的城防工事进行猛烈轰炸。一时间,江东边境的城池火光冲天,城墙纷纷坍塌。
孙权见状,急忙调兵遣将,试图抵挡汉军的进攻。但江东军队因内部矛盾,士气低落,战斗力大不如前。
在战场上,刘辩亲自指挥作战。他手持宝剑,大声呼喊:“将士们,今日便是灭掉孙权,统一江南之时。冲啊!”
汉军士兵们如潮水般涌向江东军队,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刘辩军的新武器发挥了巨大作用,江东士兵在火器的攻击下,伤亡惨重。
孙权在困境中,仍试图寻找反击的机会。他召集周瑜、鲁肃等旧部,商议对策。
周瑜道:“主公,如今形势危急,但我们不能放弃。可利用江东的水网地形,设下埋伏,袭击汉军的补给线,或许能扭转战局。”
鲁肃也点头道:“公瑾所言甚是。同时,我们可向曹操旧部曹洪求救,许以重利,让他们出兵牵制刘辩。”
孙权依计行事,一方面派军队在河道中设伏,另一方面派使者前往许昌,向曹洪求援。
然而,刘辩早有防备。他派出的先锋部队在遭遇江东伏兵时,迅速展开反击。汉军凭借先进的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成功突破了江东的埋伏,并一路追击,直逼孙权的大本营。
孙权见汉军逼近,只得率领最后的精锐部队,与刘辩进行决战。双方在一片开阔地上摆开阵势,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刘辩望着对面的孙权军队,高声喊道:“孙权,今日便是你的末日。投降吧,还可保你一命!”
孙权怒喝道:“刘辩,休要张狂。我孙权宁死不屈,定要与你拼个鱼死网破!”
说罢,双方同时发动进攻。战场上,刀光剑影,喊杀声震耳欲聋。刘辩军的骑兵如旋风般冲向江东军队,步兵则紧随其后,步步紧逼。
孙权军虽奋力抵抗,但在汉军的强大攻势下,渐渐难以支撑。关键时刻,周瑜亲自率军冲锋,试图挽回局势,但不幸被汉军的流箭射中,身受重伤。
周瑜的受伤,让江东军队士气崩溃。孙权见大势已去,心中充满了绝望。
就在此时,曹洪的援军终于赶到。但曹洪见江东军队已呈败势,心中打起了退堂鼓。他担心出兵援助孙权会得罪刘辩,给自已带来灾祸,于是在战场边缘徘徊,并未真正投入战斗。
刘辩见曹洪援军犹豫不决,果断下令全力进攻。汉军如汹涌的潮水,彻底淹没了江东军队。孙权在乱军之中,奋力突围,但最终还是被汉军生擒。
随着孙权的被俘,江东彻底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