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辰在画室己经工作了一个月。
画室的节奏很慢,每天早上九点开门,下午五点关门,周末人多些,平时只有三西个小孩。他的工作是帮孩子们削蜡笔、调颜料,偶尔教他们画太阳和小花。孩子们的想象力天马行空,会把天空画成绿色,把小猫画成三条腿,林辰从不纠正,只是笑着说“这样也很好”。
孟晓冉的表哥姓周,大家都叫他周老师,是个温和的人,从不催林辰出成果,只是偶尔会翻他的画夹,说“你底子很好,别浪费了”。
这天下午,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举着画跑过来,奶声奶气地说:“林老师,你看我画的海!”
画上的海是粉红色的,浪是黄色的,上面漂着一只紫色的船。林辰蹲下来,看着画:“真漂亮,这只船要去哪里呀?”
“去接爸爸。”小女孩指着船,“爸爸在很远的地方上班,妈妈说,海的尽头就是爸爸的工厂。”
林辰的心轻轻动了一下,摸了摸她的头:“一定会接到的。”
傍晚下班,林辰路过菜市场,买了点排骨和玉米,打算回去煮玉米排骨汤。苏晚这几天一首在加班,脸色不太好,他想让她喝点热汤。
回到“幸福里”,苏晚还没回来。林辰把排骨洗干净,放进锅里焯水,然后拿出玉米,切成小段。厨房很小,他的动作有点笨拙,水溅到了身上,冰凉的。
六点半,苏晚回来了,背着一个大背包,里面鼓鼓囊囊的,应该是稿子。“今天回来挺早。”她换了鞋,看到厨房的动静,“做饭?”
“嗯,玉米排骨汤,很快就好。”林辰把玉米放进锅里,“你先歇会儿。”
苏晚没回房间,坐在餐桌旁,打开背包,拿出一叠稿子,翻看起来。林辰偷偷看了一眼,稿子上写满了红色的批注,密密麻麻的。
“很忙?”他问。
“嗯,出版社要赶一个文集,下周三截稿。”苏晚揉了揉脖子,“有点急。”
林辰没再说话,安静地看着锅。汤的香味慢慢飘出来,混着玉米的甜,很。
七点,汤好了。林辰盛了两碗,递给苏晚一碗:“趁热喝。”
苏晚接过碗,吹了吹,喝了一口:“挺好喝的。”
“比你做的粥呢?”林辰笑着问。
苏晚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上扬:“各有千秋。”
这是林辰第一次看到她笑,很浅,却像冰面上裂开的一道光,让整个客厅都亮了起来。
两人安静地喝汤,偶尔碰一下碗沿,发出清脆的响声。窗外,邻居家的电视声音传过来,演的是热闹的综艺节目,和屋里的安静形成奇妙的呼应。
吃完饭,林辰收拾碗筷,苏晚继续审稿。客厅里只有翻书声和水流声,很和谐。
林辰洗完碗出来,看到苏晚正对着一页稿子皱眉,手里的红笔悬在半空,迟迟没落下。“怎么了?”他走过去。
“这句话,”苏晚指着稿子,“‘故乡的云,像母亲的手帕’,作者想改,说太俗了。”
林辰看着那句话,想起老家的云,确实像母亲晾在绳子上的手帕,被风吹得鼓鼓的。“不俗啊,”他说,“很真。”
苏晚抬起头,看着他:“真的?”
“嗯。”林辰点头,“真实的东西,不怕俗。”
苏晚沉默了一下,放下红笔:“不改了。”
她合上稿子,站起身:“我去洗澡,你早点休息。”
林辰看着她的背影,突然觉得,这个出租屋好像有了家的味道。
周日早上,林辰被手机铃声吵醒,是赵磊。
“辰子,出事了!”赵磊的声音很慌,“晓雯……晓雯好像怀孕了!”
林辰一下子坐起来:“什么时候发现的?去医院了吗?”
“刚用验孕棒测出来的,还没去医院。”赵磊的声音带着哭腔,“我没钱啊,产检要钱,生孩子也要钱,我那点积蓄,刚够交摊位租金……”
“你别急,”林辰定了定神,“我这里还有点钱,先给你打过去。你先带晓雯去医院检查,确定了再说。”
“不行,你刚换工作,工资肯定不高……”
“别废话!”林辰打断他,“卡号发我微信上,我现在就转。”
挂了电话,林辰立刻起床,穿好衣服,去银行给赵磊转了五千块——这是他这个月的工资,还没焐热。
回到出租屋,苏晚己经起来了,正在厨房煮面条。看到他,问:“这么早出去?”
“赵磊有点事,我给他转了点钱。”林辰坐在餐桌旁,“他女朋友可能怀孕了。”
苏晚煮面条的手顿了一下,把面条捞出来,放进碗里:“够吗?不够我这里还有。”
“够了,谢谢。”林辰笑了笑,“你总是帮我。”
“互相帮助。”苏晚把面条放在他面前,“快吃吧,要凉了。”
林辰拿起筷子,吃了一口面条。面条很劲道,汤里放了青菜和鸡蛋,很简单,却很暖胃。
“苏晚,”他突然开口,“你为什么……不谈恋爱?”
苏晚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很快又恢复平静:“没遇到合适的。”
“像赵磊和晓雯那样的,也不行吗?”林辰追问。
苏晚沉默了一下,拿起自己的碗,喝了一口汤:“每个人想要的不一样。”
林辰没再问,他知道,苏晚的心里一定藏着什么,像深海里的礁石,不轻易显露。
下午,林辰去画室上班,周老师递给他一个信封:“这是给你的奖金,上次那个画展的策划案,你提的那个‘孩子眼中的世界’主题,主办方很喜欢。”
林辰愣了一下,打开信封,里面是两千块钱。“谢谢周老师,我只是随便说说……”
“你的想法很好。”周老师拍了拍他的肩膀,“林辰,你其实很有才华,别总把自己藏起来。”
林辰捏着信封,心里暖暖的。他突然想画点什么,画这个画室,画那些孩子,画苏晚喝汤时的样子。
下班时,他去超市买了个相框,把苏晚画的那片海装了起来,挂在自己房间的墙上。画里的浪花,好像真的在动。
回到家,苏晚还没回来。林辰坐在客厅,看着墙上的挂钟,一秒一秒地走。他突然很想她,不是室友的那种想,是更复杂的,带着点期待和慌张的想。
七点,苏晚回来了,脸上带着疲惫,却很高兴:“稿子交了,通过了。”
“恭喜。”林辰站起来,“我给你留了饭,在厨房温着。”
苏晚走到厨房,端出饭菜,是中午剩下的面条,她热了一下。“谢谢。”
“周老师给了我奖金,”林辰从口袋里掏出信封,“两千块,我想请你吃饭,明天晚上?”
苏晚抬起头,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好。”
第二天晚上,林辰请苏晚去了一家小饭馆,就在“幸福里”附近,干净又便宜。林辰点了几个菜,都是苏晚爱吃的,清淡不辣。
“你怎么知道我爱吃这个?”苏晚问。
“猜的。”林辰笑着说,其实他观察了很久,苏晚每次吃饭,都只夹清淡的菜。
吃饭时,林辰说起画室的孩子,说起那个画粉红色大海的小女孩。苏晚安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眼神很专注。
“你呢?”林辰问,“出版社的事忙完了,接下来干什么?”
“休息几天,然后开始审下一本书。”苏晚喝了一口水,“是个新人作者,写的是她在城中村的生活,很真实。”
“像我们这样?”林辰问。
苏晚抬起头,看着他,眼睛很亮:“嗯,像我们这样。”
吃完饭,两人慢慢往回走。月光很亮,把影子拉得很长,偶尔碰到一起,又分开。
走到“幸福里”门口,陈叔坐在树荫下乘凉,看到他们,笑着说:“散步呢?”
“嗯,陈叔。”林辰和苏晚异口同声地说。
陈叔笑了笑,没再说话,继续摇着蒲扇。
上楼时,林辰走在后面,看着苏晚的背影,白色的连衣裙在月光下像一朵花。他突然很想牵她的手,却又不敢,手在口袋里攥得紧紧的。
走到五楼,苏晚拿出钥匙开门,转过身,看着他:“林辰,谢谢你的晚饭。”
“不客气。”林辰看着她,“苏晚,我……”
他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苏晚笑了笑,推开门:“晚安。”
“晚安。”林辰看着她走进房间,关上门。
他站在门口,愣了很久,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又有点慌。
回到房间,林辰拿出速写本,借着月光,画下苏晚的背影,白色的连衣裙,在月光下轻轻飘动。画的右下角,他写了一行字:“宁州的月光,和她一样,很轻,却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