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
林辰提前跟张经理请了假,说是家里有事。张经理皱了皱眉,但还是批了,大概是看他这几天确实憔悴,怕他真在公司晕倒。
早上七点,赵磊的电动车就停在了“幸福里”门口,车把上挂着一个果篮,还有一个红色的礼盒,是给赵磊母亲的生日礼物。
“快点!”赵磊朝楼上喊,“早班车八点半,别错过了。”
林辰背着一个双肩包,里面装了两件换洗衣物,还有他给赵磊母亲买的一条围巾——用他这半个月的工资买的,不算贵,但质地不错。
“来了。”林辰跑下楼,把围巾递给赵磊,“给阿姨的。”
“你这小子,还跟我客气。”赵磊接过围巾,塞进礼盒里,“走吧,先去吃碗面,垫垫肚子。”
还是那家拐角的面馆,老板看到他们,笑着打招呼:“回老家啊?”
“嗯,我妈生日。”赵磊应着,“两碗牛肉面,加蛋加肉。”
林辰没怎么吃,心里有点堵。他己经快一年没回家了,上次回去,还是去年过年,家里弥漫着低气压,父亲整日酗酒,母亲以泪洗面,饭桌上没人说话,只有碗筷碰撞的声音。
“别想太多。”赵磊看出他的心思,拍了拍他的肩膀,“有我呢,天塌不下来。”
林辰笑了笑,没说话,低头喝了口面汤。
到汽车站时,人很多,大多是背着行李的打工者,脸上带着疲惫,却又透着一股归心似箭的急切。林辰和赵磊挤在人群里,买了票,检票上车。
大巴车很旧,座位上的布套磨得发亮,空调不太管用,车厢里闷热得很。林辰靠窗坐着,看着窗外的宁州一点点后退,高楼变成矮房,柏油路变成水泥路,心里五味杂陈。
他其实有点怕回家。怕看到父亲颓废的样子,怕听到母亲的哭声,更怕那些债主找上门,像去年过年那样,把家里仅有的一点年货都翻了出来。
“睡会儿吧,到了我叫你。”赵磊把肩膀往他这边靠了靠,“三个多小时呢。”
林辰点点头,闭上眼睛,却怎么也睡不着。他想起小时候,每次跟赵磊一起回老家,都是坐父亲的自行车,他和赵磊坐在后座,一路说说笑笑,父亲的后背宽厚而温暖。
那时候,天好像总是很蓝,日子过得很慢。
中午十二点,大巴车终于到站了。赵磊的家在镇上,离汽车站还有几里地,两人打了辆三轮车,颠簸着往家走。
镇上变化不大,还是那条熟悉的老街,路边的杂货店还是老样子,老板坐在门口抽着烟,看到赵磊,笑着喊:“小磊回来了?”
“嗯,王叔,我妈生日。”赵磊笑着应道。
三轮车停在赵磊家门前,一个小院,门口种着几棵石榴树,结满了红红的石榴。赵磊的母亲听到声音,赶紧从屋里出来,看到赵磊,眼睛一下子红了:“可回来了,饭都做好了。”
看到林辰,她更高兴了:“辰辰也来了!快进来,外面热。”
赵磊的母亲是个很和善的女人,脸上总是带着笑。林辰小时候经常在她家吃饭,她做的红烧肉,是林辰吃过最好吃的。
“阿姨,生日快乐。”林辰把围巾递给她。
“这孩子,还买东西干啥。”赵磊母亲接过围巾,摸了摸料子,“真好看,阿姨喜欢。快进屋,凉快。”
屋里很干净,摆着一张方桌,桌上己经摆满了菜,红烧肉、糖醋鱼、炒青菜……都是林辰爱吃的。
“快坐快坐。”赵磊母亲给他们倒了水,“小磊,去叫你爸,让他别下棋了,吃饭了。”
赵磊应了一声,跑了出去。
林辰坐在桌边,看着满桌的菜,鼻子有点酸。他己经很久没吃过这么丰盛的家常菜了。
“辰辰,在宁州还好吧?”赵磊母亲坐在他旁边,拉着他的手,“听小磊说,你找着工作了?”
“嗯,在广告公司,挺好的。”林辰笑着说,不敢说加班和胃痛的事。
“那就好,那就好。”赵磊母亲叹了口气,“你爸妈也不容易,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别让他们担心。”
林辰点点头,喉咙发紧。
吃饭的时候,赵磊的父亲话不多,但总是给林辰夹菜,让他多吃点。赵磊母亲则不停地问他工作和生活的事,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这样的家庭氛围,让林辰觉得既温暖又心酸。
吃完饭,林辰说要回家看看。赵磊要跟他一起去,被林辰拦住了:“我自己回去就行,你在家陪叔叔阿姨吧,晚上我过来。”
赵磊知道他的心思,没再坚持,只是说:“有事给我打电话,别硬扛着。”
林辰点点头,走出赵磊家,往自己家的方向走。他家在村子的另一头,离镇上有点远,他慢慢走着,心里盘算着该怎么跟父母说。
村子很安静,大多数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和孩子。路过小时候常去的池塘,水还是那么清,岸边的柳树垂着枝条,像少女的长发。
他小时候经常在这里钓鱼,和赵磊一起,能钓一下午,钓上来的鱼不大,却很开心。
走到家门口,林辰停住了脚步。院门是虚掩着的,里面静悄悄的。他深吸一口气,推开门。
院子里杂草丛生,显然很久没打理了。屋里没有声音,他走到门口,轻轻喊了一声:“爸?妈?”
没人应。
他推开门,屋里很暗,一股霉味扑面而来。父亲坐在椅子上,背对着他,头发花白而凌乱,正在抽着烟,地上堆满了烟头。母亲不在家,大概是出去干活了。
“爸。”林辰又喊了一声。
父亲慢慢转过身,看到他,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恢复了麻木:“你回来了?”
“嗯,回来看看。”林辰走到他面前,“妈呢?”
“去地里了。”父亲弹了弹烟灰,“你怎么回来了?不用上班?”
“请假回来的。”林辰看着父亲憔悴的脸,心里很难受,“爸,你……少抽点烟吧。”
父亲没说话,又吸了一口烟,烟雾缭绕中,他的脸显得更加苍老。
“家里……还好吗?”林辰犹豫了很久,还是问了出来。
父亲的身体僵了一下,没回答,只是把烟头摁灭在烟灰缸里,又拿起一支烟,点燃。
林辰知道,这意味着情况并没有好转。
他没再问,走进自己的房间。房间还是老样子,墙上贴着他小时候的奖状,书桌上放着他用过的课本。他从书包里拿出一沓钱,是他这半个月攒下的工资,一共两千块,放在了父亲的床头。
“爸,这钱你拿着,买点吃的。”他轻声说。
父亲没看那钱,只是低着头,肩膀微微颤抖着。
林辰没再多待,他怕母亲回来,看到他又要哭。他轻轻带上门,走出院子,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喘不过气。
走到村口,他看到母亲背着一捆柴火,蹒跚着往家走。母亲的头发白了很多,背也驼了,比去年苍老了不少。
“妈!”林辰跑过去,接过母亲背上的柴火。
“辰辰?你怎么回来了?”母亲看到他,又惊又喜,眼眶一下子红了,“怎么不提前说一声?”
“想你了,就回来了。”林辰强忍着泪意,“爸在家呢。”
“别理他,一天到晚就知道抽烟。”母亲叹了口气,“走,回家,妈给你做好吃的。”
林辰摇摇头:“妈,我不回去了,晚上在赵磊家住,明天就回宁州。”
“这么快就走?”母亲的眼神黯淡下去,“不多待几天?”
“公司忙,请假不容易。”林辰不敢看母亲的眼睛,“妈,我给爸留了点钱,你拿着买点东西,别太累了。”
母亲点点头,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辰辰,是爸妈没用,让你跟着受苦了。”
“妈,别说了。”林辰擦了擦母亲的眼泪,“我长大了,能照顾自己,也能照顾你们。等我再赚点钱,就把债还了,咱们好好过日子。”
母亲点点头,哽咽着说不出话。
林辰帮母亲把柴火送到家门口,没进去,只是说:“妈,我走了,你照顾好自己和爸。”
“嗯,你路上小心。”母亲站在门口,看着他的背影,不停地挥手。
林辰不敢回头,怕一回头,就再也走不了了。
走到村口,夕阳正慢慢落下,把天空染成了金黄色。林辰坐在池塘边,看着水里自己的倒影,突然觉得很疲惫。
他拿出手机,给苏晚发了条微信:“你在干嘛?”
过了很久,苏晚才回:“看书。你呢?到家了?”
“嗯,在老家。”林辰回。
“家里还好吗?”
林辰看着屏幕,想了很久,回了一句:“挺好的。”
他不想让苏晚担心,也不想把自己的狼狈展现在她面前。
晚上,林辰在赵磊家吃饭。赵磊的父母不停地给他夹菜,劝他多吃点。赵磊喝了点酒,拍着他的肩膀说:“辰子,别担心,有哥在,天塌不下来。等我再赚点钱,就帮你把债还了。”
林辰笑了笑,没说话,只是默默地喝酒。他知道赵磊是好意,但他不想再麻烦任何人了。
吃完饭,林辰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月亮。月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很亮,像宁州出租屋里的那盏灯。
他想起苏晚留的那碗粥,想起她泡的话梅,想起她那句“孤独是自带回声的房间”。
或许,他并不孤单。
第二天早上,林辰和赵磊一起回宁州。在汽车站,林辰买了一张明信片,是老家的风景,池塘边的柳树,夕阳下的村庄。
他在明信片上写了一句话:“妈,等我回来。”
然后,他把明信片寄了出去。
回到宁州时,己经是下午了。林辰和赵磊在“幸福里”门口分开,赵磊说要去看车,林辰则回了出租屋。
推开房门,客厅里没人,苏晚的房门关着。林辰放下背包,走到客厅,看到餐桌上放着一个信封,上面写着他的名字,是苏晚的字迹。
他拿起信封,拆开,里面是一张画,画的是宁州的海,蓝色的海水,白色的浪花,还有一艘小小的船,在海面上航行。
画的右下角,写着一行小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海,要学会自己掌舵。”
林辰看着画,突然觉得心里敞亮了很多。他把画小心翼翼地收起来,放进画夹里。
然后,他走进厨房,给自己倒了杯温水,喝了一口。水的温度刚好,像苏晚留给他的粥一样,带着淡淡的暖意。
他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还会有很多困难和挫折,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害怕了。
因为他知道,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有一盏灯为他亮着,有一个人,在默默关心着他。
这些,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