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末年,我来分果果
大青末年,我来分果果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青末年,我来分果果 > 第30章 曼云,我们要个孩子吧

第30章 曼云,我们要个孩子吧

加入书架
书名:
大青末年,我来分果果
作者:
东家园碎碎念
本章字数:
4612
更新时间:
2025-07-08

苍梧山的秋夜静谧如水,周曼云倚在新筑的瞭望台上,月光为她肩头的梅花刺青镀上银边。远处传来孩童追逐打闹的笑声,混着粟米脱粒的簌簌声,像首温柔的夜曲。我握紧她的手,触到掌心新结的茧子 —— 那是连日绘制水利图留下的印记。

“曼云,” 我喉头发紧,指着山下新落成的学堂,烛光里孩子们正跟着彭飞学写 “家” 字,“你看他们……” 话未说完,她突然转头,眼波里盛着星辉:“振群,你想说什么?” 风掀起她鬓角的碎发,发丝间子弹壳簪子轻轻摇晃,那是我们从闽江突围时她一首戴着的信物。

粮仓方向传来小铃铛的铜铃铛声,清脆的响动惊飞了檐下栖息的夜枭。周曼云望着小姑娘蹦跳着远去的背影,嘴角泛起笑意:“小铃铛又偷偷往巡逻兵的干粮袋塞糖块了。” 她的声音很轻,却突然让我想起这些年枪林弹雨里,她从未有过一刻退缩。

“我们要个孩子吧。” 话脱口而出的瞬间,山间的虫鸣都仿佛静止了。周曼云的睫毛剧烈颤动,我看见她锁骨处的梅花刺青随着急促的呼吸起伏。“现在?杨洪奎还在赣闽边境屯兵,兰脉的暗桩……” 她的话被我轻轻打断,我捧起她沾着墨渍的手,贴在自己心口:“正因为世道艰难,我才想给你,给我们,留个希望。”

山风卷起粟米秸秆的清香,远处传来老铁匠调试新铸火炮的轰鸣声。周曼云突然笑了,眼角沁出的泪滴落在我手背上:“还记得在京山书局,我第一次教你用枪吗?那时我以为,这辈子都要在血雨腥风中度过。” 她将头靠在我肩上,发丝间的硝烟味淡了许多,“可现在,看着逆雪长大,看着粮仓堆满,看着学堂亮起灯火……”

脚步声由远及近,麻花辫姑娘举着紧急梆子气喘吁吁跑来:“杨洪奎的侦察兵在鬼哭峡出现!” 周曼云立刻起身,子弹壳簪子在月光下划出冷光,她望向我时,眼神又变回了战场上的坚毅:“等击退了敌人,我们就……” 话未说完,我握紧她的手:“一定。”

黎明前的黑暗里,彭远带着红巾军埋伏在山隘。小铃铛将最后一批硫磺弹塞进竹筐,铜铃铛在夜色中发出细碎声响:“赵哥,等打跑了坏蛋,我要给小弟弟小妹妹们做会发光的弹弓!” 她的话让众人都笑了,笑声里带着破釜沉舟的勇气。

我站在阵前擦拭汉阳造,枪管上的 “梅” 字倒映着天边欲晓的微光。周曼云正在检查防线,她腰间新系的红巾与梅花标记交相辉映 —— 那是彭远特意送来的,说是 “讨个好彩头”。山风掠过战壕,带着粟米成熟的甜香,恍惚间,我仿佛看见来年春日,有个孩子在新垦的田垄间奔跑,身后跟着逆雪和一群嬉笑的孩童。

梆子声突然急促响起,战斗一触即发。周曼云转头看向我,目光坚定又温柔:“等这场仗打完,我们就去后山的火山岩地,在梅花树下……”

炮火撕开苍梧山的黎明,硫磺味混着粟米香呛得人喘不过气。我扣动扳机,看着杨洪奎的骑兵在自制的硫磺弹下人马俱惊,彭远挥舞大刀冲入敌阵,红巾在硝烟中翻飞如血。周曼云的梅花镖精准地射向兰脉暗桩,每一枚镖尾都系着从粮仓撕下的红布条

小铃铛穿梭在战壕间,“百宝箱” 里的铜铃铛与枪声共鸣。她突然将自制的 “爆竹雷” 抛向敌军,炸响的瞬间大喊:“这是给小弟弟小妹妹的见面礼!”。老铁匠亲自操纵新铸的火炮,炮口喷出的火舌照亮他布满烟尘的脸:“狗日的!尝尝咱们苍梧山的怒火!”

战斗持续到日头偏西,当杨洪奎的军旗倒下时,山谷里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我浑身浴血,却在人群中一眼望见周曼云。她的子弹壳簪子不知何时丢了,发丝凌乱地粘在脸上,可当她朝着我露出笑容的那一刻,仿佛整个苍梧山的硝烟都散尽了。

“振群!”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我张开双臂将她紧紧拥入怀中,感受着她剧烈起伏的心跳。她身上有硝烟、有汗水,却依旧是记忆中熟悉的味道。“我们做到了……” 她哽咽着说,温热的泪水渗进我染血的衣襟。这一刻,所有的恐惧、疲惫都化作了劫后余生的庆幸。

夜幕降临时,篝火照亮了整个营地。我和周曼云并肩坐在后山的梅花树下,月光透过花枝洒在她的脸上。她靠在我肩头,手里把玩着从战场上捡回的半枚子弹壳:“振群,其实在最危险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你说的话。” 她转头看我,眼神温柔又坚定,“我想活着,想和你有个家。”

我将她搂得更紧,感受着她身体的温度:“曼云,拥你入怀,是我这辈子最幸福的事。以后,我们会有自己的孩子,看着他在苍梧山的粟米田里奔跑,在学堂里读书,在梅花树下玩耍……” 她轻轻点头,发丝扫过我的脸颊,带来一阵痒意,却又甜蜜得让人想落泪。

庆功宴的篝火映红了苍梧山的夜空,老铁匠用缴获的铜炮壳敲出铿锵的节奏,彭远踩着节拍跳起粗犷的战舞,红巾在火光中猎猎作响。逆雪不知从哪翻出块红绸,系在麻花辫姑娘腰间,拉着她教孩子们扭秧歌。瞎眼老汉摸索着往火堆里添柴,浑浊的眼睛里泛着笑意:“好啊,好啊,这才是咱们老百姓该有的日子。”

周曼云的鬓角别着山民们采来的野菊,当她端着粟米酒走向我时,月光为她的身影镀上了层朦胧的银边。“小心烫。” 她将碗递给我,指尖不经意间擦过我的手背,激起一阵细微的战栗。就在这时,彭远突然跃上石桌,举起盛满酒的陶碗:“今天,咱们不光要庆功,更要敬振群和曼云这对有情人!来!”

“敬赵哥!曼云姐!” 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酒碗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小铃铛蹦到我们中间,从 “百宝箱” 里掏出用子弹壳串成的项链:“这是我和麻花辫姐姐做的,戴了保平安!” 她踮起脚尖,小心翼翼地为周曼云戴上,铜铃铛的声音和着众人的笑声,在山谷间久久回荡。

热闹持续到后半夜,当篝火渐渐化作暗红的炭堆,周曼云靠在我肩头,望着满天繁星轻声说:“真想时间就停在这一刻。” 她的话让我心头一紧,下意识将她搂得更紧。作为在战火中前行的人,我们比谁都清楚,短暂的安宁背后,往往藏着更汹涌的风暴。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