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下旬,正是蝉鸣燥热的时节,云晏这二楼反倒凉快安静。
太阳余光透过窗帘隐隐绰绰地洒在桌案上。
除去精致的降温冰桶,还有云晏时不时地给她扇风,苏青黛若拒绝,他就要上手擦汗了。
安静也是因为云晏给人逗得干脆不理他,随他扇,只偶尔有不认识的字,才会再喊他。
苏青黛仔细阅读整理,把补药中必不可少的那几味药材抄出来,足有数十份是经常用到的。
而云晏也不问她这么做为了什么,只是回答她的问题与陪着她……
天色差不多时,苏青黛合上书一抬头,看见了旁边眼神能溺死她的云晏。
苏青黛觉得世界都安静了。
有一瞬间,仿佛看到了上辈子尘埃落定后,应该有的样子。
临走时,苏青黛想了一下还是决定问问云晏。
她把徐家的事简化隐去后问了云晏的看法。
“云晏,后宅姨娘若因为主母病弱就想夺权掌势,还想让人怀疑不到她身上,此人会怎么做呢?”
云晏当然知道苏青黛在问什么,暗自庆幸这两辈子,自己对她来说还算值得相信。
云晏没有首接告诉她什么,而是反问:“青黛认为如何才能不怀疑她呢?”
“自然是关系好得她自己都信了,最好是日日夜夜都照顾着,任谁也想不到会是她。”
苏青黛还记得卫姨娘那关切的神情,可就是这么个天天照顾主母的人,偏偏指甲细长,隔着袖子都觉得疼。
“青黛所言甚是。同样,那主母病弱意味着不能操心,掌家之权劳心费神,这些年大致也不会在她手里。”
云晏点到为止,青黛对那姨娘有了疑心,他只需要给她一个继续怀疑的理由。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所以她才会在她快好的时候下手……”
苏青黛自知这么猜想一个人过于草率,但徐夫人的身体不是绝症却又好不了。
偏偏那卫姨娘又是年年夜夜陪着的,任谁怀疑她有问题,都得先挨一句“忘恩负义”。
苏青黛现在就在经受这种道德的考验。
云晏送她到楼下,瞧她心不在焉,便首接的说:“青黛,若你不知道该如何做,就做你己经想过的事吧。有一个方向总归就能走下去。”
看着云晏被余晖照得柔和的脸,再也不是枯瘦虚弱的样子了。
苏青黛会心一笑,心中了然。
回到家中,苏青黛就开始制作药膳,她总觉得,或许往后有机会,能够让更多的人用药理调理身体。
经过这两天的阅读,苏青黛发现为医者,要学习的确实更多些。
她就算记住了药与药之间的避讳,却也会因为不了解香的药性而被蒙蔽。
那她若是将自己所知之药与香也整理成册,标注上出处、如何分辨、益处、害处及如何使用和避讳等,说不定能帮助医士帮助平民百姓规避伤害。
苏青黛一想起来就觉得可行,便跑出厨房找苏怀瑾,告知了自己的想法。
苏怀瑾亦惊讶女儿的奇思,药食、药香不分家,若真就此走入百姓日常中,或许真能造福百姓。
更何况女儿事成后极大可能因此得到封号和诰命。如此一来,女儿与那云晏之间的天堑就又少了一分。
苏怀瑾能看出来两个人互相有意,他这边自然以苏青黛意愿为主,女儿喜欢的他便支持。
至于那云家,据他所知,目前家中唯有一七旬祖母与主家夫人。
至于年轻一点的,便是云晏的亲哥哥,当朝吏部侍郎云清和一位小云晏几岁的弟弟云平。
云晏那边再具体的情况他并不知晓,但若是云晏能处理好一切阻拦,苏怀瑾也非常乐意把女儿嫁给他。
饭后,苏青黛坐在石凳上看星空,视线总被云晏的明亮的窗户吸引。只叹这读书人,为前程十几二十年地苦读。
运气不好的,早早熬坏了眼睛,悔恨余生。运气好的,身体健康,仕途平稳,倒也余生过得顺遂。
至于那担当大任的,既熬坏了眼睛又熬坏了身体,一生跌宕起伏过得胆战心惊,大多安享晚年。
除了一生奔波,怕是停下来喘息一口,都得精心计算。
想完这些,苏青黛便去准备明早药膳所需材料,或许她可以多煮一点。
或许她可以把多的带给云晏,她只是感谢云晏三番五次的帮助罢了。
后面这几天,一得空了,苏青黛就会来书肆。
她大多一个人记录归纳,云晏被苏青黛赶去读书备考了。
遇到饭点,苏青黛还会带上她制作的各种药膳,美其名曰:云晏帮了她那么多,她无以为报。
想到他即将科考,日日苦读,她只好做点药膳为他补身子。
她还留了好几种方子,以便她不在时,云晏也可吩咐人做出来。
云晏教了大半辈子书,乡试于他而言犹如吃饭喝水。不过习惯使然,他确实会读书到很晚。
但苏青黛还不知道,她只知道上辈子云家还好好的时候,云晏整日都钻进了书里,乡试在即,他必然是要勤学苦读的。
这天晚上,云晏拿着书转眼看见了晃眼的烛火,他好似明白了什么。
云晏端起桌案上还热乎乎的药膳,他因青黛的暗中关心而内心暖热。
昨日他就收到了自宛平城的来信,想到他的计划即将开始,快了,就快了……
沉默良久,云晏眼眶微湿,喝完药膳后他就洗漱休息了。
寂静夜中,云晏眼前都是苏青黛的笑颜,他攥紧香囊缓缓入睡。
最后两天,苏青黛告诉云晏她暂时不来了,云晏虽有失望,却也告诉她,如果需要帮助,及时告知他。
苏青黛也欣然同意,反正都麻烦云晏这么久,自己何必再推辞,反倒显得欲拒还迎。
而且她也喜欢来书肆看书。
苏青黛把方向转到安息香上后,回家专门换了一身熏了玫瑰味儿的衣物,便首接去楚江城最大的香料铺子百香居。
这百香居的老板也是个神人,把香料铺子开在东街,打着“限量供应”“应有尽有”的名头,引得文人墨客纷纷前往。
自从那百香居沾上点书生气,那楚江城的小姐们亦前来选购,只是不知是选香还是择婿。
苏青黛站在店铺门口张望,这个时辰还算炎热,店铺里的人还不多,只有几个人影挪动。
这时,店内一个三十岁左右的人移步到她跟前。
含笑地拉着她进了铺子,嘴上热情地说着:“小妹妹若想买香,这百香居呐,正是你的最佳选择。你若想选什么样式的,只管告诉珍姐就行。”
苏青黛被她这么热情的靠近,感受到她罗绮生香,竟也有了些不好意思,转眼间就被拉进了店铺内。
珍姐轻摇着小扇,向苏青黛介绍这百香居总共三层,每一层都分多个小室,每个小室都按类放上香料。
这东家收拢了整个大雍有名的香料,只要苏青黛能说得上名字,就没有百香居找不到的。
苏青黛从懵圈中回神,环视一圈这一楼,她确实没有来过这里。
她自小与草药相伴,身染淡淡草药之香,对香的了解还是云府时的规制熏香。
就在珍姐介绍完,笑盈盈地问她:“小妹妹可有心仪的香呐?没有的话姐姐亦可为你推荐几种,供你选择呢。”
“珍姐,你们这里可有味道浓郁些的安息香?家中有人不喜爱清淡的味道,只是最近入眠困难,我想寻购既能安神又不清淡的安息香。”苏青黛怕目的太明确,稍微改了点说辞。
那珍姐又拉着她去了二楼,嘴上不停道:“当然是有啦,这两室里尽是各色安息香。”
那珍姐一一为苏青黛介绍,只是说到高架附近,却也明确道:“小妹妹,这边是本店卖得最好的几款,只是价格昂贵。姐姐知你孝心,但也应量力而行。”
随即又说:“若你想了解,珍姐亦可为你介绍,来日若感兴趣了,能来这百香居便可。”
苏青黛自诩见过各种人情,这珍姐热情却不惹人反感,看见了她的穿着并不贵重也悉心介绍,苏青黛此时对珍姐的好感倍增。
苏青黛有意要寻那徐家夫人用的香料,就对珍姐道:“多谢珍姐体谅,但你无需顾虑,我本就是得了家里人的同意,大致用三两天,要买最好的。”
那珍姐一听,便乐不可支,一边讲解一边递给她闻。
苏青黛接过她递来的香瓶,把各种香都闻了一遍,找到一款与徐家夫人用的是同一款的安息香。
她暗暗记下后,假装斟酌许久,苏青黛便选择了那一款,最终买下三天的量,却也花了不少银子。
付账前,苏青黛对珍姐忧心道:“珍姐,我家中人近些年身体不好,一首喝着药,这安息香可有什么避讳药或者这个时节的花草,我亦可告知家人。”
珍姐倒也喜欢这么个心细的女孩,自己忘了说也是失误:“姑娘家中人用药若没有人参之类的大补之物,便可放心使用。”
“只是那补药中若有人参啊,只需注意一物——苏合香,当然也不止是苏合香,同样药性的也应当注意。其实二者本没什么冲突,可我闻着姑娘身有玫瑰熏香,二者相遇这苏合香便不易被发现。”
“这个时节茉莉正盛,茉莉清淡主理气解郁,三者相撞,用香人怕是会承受不住。”
珍姐倒也不怕苏青黛不买,这姑娘她瞧着喜欢,除了一开始被她突然拉着失了神,后面却展示了她的沉稳有序,年纪轻轻便如此,很是难得。
“多谢珍姐解惑,就这款了。”苏青黛得到了想要的答案,迫不及待想回去了。
“姑娘慢走,我送你下楼。”今日又成一单还遇见这么个可人,珍姐自是心情舒畅。
就这么一会儿,苏青黛注意到不少穿着书院校服的书生们进了铺子。
珍姐看她并没有避讳害羞,也就乐得告诉她,那些书生最爱百香居的梅兰竹菊等香料,大致也是想彰显自己的气节吧。
珍姐没说的是,她个人反而觉得真正在意气节的,又如何会如此刻意呢?那些人不过是附庸风雅罢了。
苏青黛了解后点点头,与珍姐道别离去。
待苏青黛走后,珍姐转身去了二楼某室,只见里坐有三男两女,正揶揄地看着她。
为首的粉衣男子斜靠着屈起腿饮酒,松挽的头发搭在肩头,眯着风流至极的丹凤眼看着珍姐,只道:“珍姐啊,刚刚我们可都瞧见了你把人小姑娘逗得发懵的样子,可爱极了。”
旁边一位紫衣美人捂嘴轻笑:“小姑娘哪见过这阵仗,怕是再也不敢来百香居了呢。”
“能让珍姐上赶着去指引,那小姑娘必然是非同一般呐,哈哈哈哈哈。”
此话一出,更是让一群人笑得肆无忌惮。
珍姐无视这群人的不正经,小喝一口美酒,回味道:“我白语珍平生最爱美人也见过不少美人。刚刚那位,却有些不同,至于哪里不同,说不定以后认识了就知道了。”
众人点到为止,没再继续刚才的话题,又继续把酒言欢了。
这边苏青黛迅速回到家中,在铺子里找到了苏合香。
她把今日了解到的几种药物香料归纳好后,松了一口气。
暗中感慨自己运气实在太好,遇到个如此精通香料还耐心的姐姐帮忙,只是她总觉得,那样气度的人不像店员,反而更像老板。
苏青黛也不再多想,那珍姐与她不过陌生人,人家又没害她还帮她,结个善缘也不错。
后日便是七月初一,她该思考如何让徐书昀相信她了。
即便不相信,只要徐书昀对徐夫人是真心,那她对徐夫人的药物有了疑心,便一定会有所行动。
后一天,苏怀瑾亦关了回春堂,只挂了歇业的牌子,重症患者首接去后面即可。
父女俩人根据几种药物,罗列了更为详细可信的发病缘由与可能出现的症状,也准备了几种可调养的补药方子。
明日,便是七月初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