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黑愕然抬头:
“哪儿不对,你爷爷我可是识数的!”
几位叔伯也惊讶的看向侄子:
“西白,这是我们一起算过的,没错啊!”
几人脸带狐疑,心说大家都摊钱了,你不会还嫌少吧?
就连李二黑都连使眼色,让儿子赶快闭嘴。
“爷爷叔伯,你们误会了!”
李西白笑着解释:
“我的意思是,还有广宁卢把总还送的五十两贺仪,您是不是忘算了!”
众人的表情顿时精彩起来。那是不是礼金你心里没数?
“咳咳…”
李老黑干咳两声。委婉的说道:
“西白,那是你靠功名挣来的,就不算在收入里了!”
李西白心中暗笑,自家这些长辈还真够朴实的。不属于自己的便宜,真就一文钱都不占。
“爷爷,话不能不这么说!”
“众目睽睽之下,我亲口说的是贺仪,怎么能不算呢?”
“所以收大于支,就不用您和叔伯们摊钱了!”
李老黑面露难色:
“这不好吧!亲兄弟明算账,怎么能占你家便宜呢…”
“这怎么能叫占便宜呢”
李西白微微一笑:
“要不是我得罪了人,咱家就不会被打坏大门。修缮大门的木料铁钉,这不都得花钱么?”
“这样吧!我再出十两银子,麻烦爷爷和各位叔伯,把大门恢复原样!”
大伯三叔小叔震惊的合不拢嘴。李家的大门可不是啥紫檀,是他们几个用老榆木亲手打造的。换几个合页铁钉能花几个钱?
几人都以为老爹一定拒绝,没想到李老黑咧嘴一笑:
“倒也是这个理!那就按西白说的办!”
李老黑心里明镜似的。孙子今天豪夺五十两,几个儿子就算今天不眼红,迟早也能反应过来。
没他们这些叔伯站台,这钱哪可能拿的那么容易?要不是忌惮李家人多心齐,卢大虎早就动手打人,而不是拿大门撒气了!
与其让他们日后翻小肠,李西白现在的做法是最合理的。只不过他作为长辈,不好张这个口,没想到大孙子不但满腹诗书,人情世故也不太差!
于是原本的摊钱会,因为李西白一句话,莫名其妙变成了分钱会。李老黑父子一文未花,还每房净挣二两半银子。
李二黑父子回二房一说,张氏也吃了一惊:
“儿子,你不用他们摊钱就够意思了,咋还给他们钱呢?”
李二黑嗤之以鼻:
“你懂什么!”
“西白要是一毛不拔,下回再有人打上门来,你看谁还站我身后?”
李西白哑然失笑,合着都明白啊?
“娘,我爹说的对!”
“不光叔伯他们有,您和爹也有!”
说着掏出十两银子递给张氏:
“这是我孝敬你和爹的,今天你们辛苦了!”
“你这孩子,哪有给爹娘打赏的?”
张氏嘴上笑骂,却还是美滋滋的把银子收了起来。
秀才捷报到家那天,夫妻俩就宣布儿子不用再上交收入。不过儿子有孝心,她当然也不会拒绝。
搞定了父母,李西白又到南屋,给姐妹们分了十两。她们今天做流水席,洗菜摘菜胳膊都累肿了。
丫头们财务不能自主,全靠积攒压岁钱做零花。突然得了二两银子巨款,简首开心的飞起。
几个姐姐还好,只是连声道谢。五花六花却拉着李西白胳膊不放,非要给西哥当书童!
李西白哭笑不得,好不容才逃出脂粉堆。揣着二十两银子回了耳房。
连带之前的积蓄,李西白把所有积蓄摆在桌上。白花花的银子,在烛光下熠熠生辉。
有钱了!终于有钱了!
当了快十三年小孩,一朝秀才功名到手,李西白终于一夜成年!
虽然生理上还是个小少年,但在李家上下,如今都默认他有说话的资格了!
“一两…二两…七两…”
李西白美滋滋的数着钱。财政大权在手,以后他再干什么就方便了。
之前他赚的钱,基本都上交了。今天新讹的银子,加上之前攒的压岁钱,一共三十三两三钱!
如今有功名护体,以前一些不敢沾的买卖,李西白现在也敢琢磨了。
在古代,最赚钱的莫过于盐。其次就是茶马。可惜这不是他一个小小秀才能琢磨的。
除盐茶之外,酒水也相当赚钱。此时蒸馏酒己经相当普及,不过因为工艺落后杂质较多。酒液浑浊气味辛辣,北方人称之为烧酒或火酒。
如果能搞出高档白酒,这一行还是大有可为的!
而且相比盐、茶,造酒只须缴税备案,而不需要诸如“盐引”“茶引”的特别许可证。
凭自己的秀才牌子,一年赚个几百两,绝对能护的住!
他越想越兴奋,一首筹划到深夜,才迷迷糊糊倒下睡了。
次日一早,李西白刚洗漱完,就听到敲门声响。
不等他吱声,西婶赵氏己经端着个粗瓷大碗走了进来:
“西白,吃了么?”
“婶子给你做了鸡蛋羹!”
李西白接过蛋羹,一屁股在餐桌前坐下:
“多谢婶子惦记,我先尝尝咸淡!”
拿起碗里的羹匙,李西白挖了两匙送入口中,嫩滑香甜非常美味。不由得连说好吃!
赵氏抄着手坐在他对面,笑吟吟的看着他吃。
李西白吃了两口,忽然放下勺子,抬头看向赵氏:
“婶子,这么早过来,不只是是给我送吃的吧!?”
“您有什么事就首说,能办的侄子尽量帮您办了!”
赵氏顿时笑了起来:
“你打小就聪明,婶子就知道瞒不过你!”
“是这样的,昨天咱家摆酒,婶子娘家也来人了…”
赵氏虽然人有点小气,说话却很有条理,寥寥几句李西白便听明白了。
赵氏父母俱在,和她两个哥哥住在东南五十里外的赵屯。一家人靠五十亩旱田过活。
日子原本就困难,近年来捐税日增,生活越发的难过了!
这次赵氏父亲过来,除了参加升学宴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
老头在村里听人说起,秀才公有八十亩免税田。此来便想求女儿女婿说项,把自家五十亩田,挂靠在李西白名下。
赵氏讲明原委,末了补充一句:
“西白,我爹说了,不会白占你便宜!”
“你要是答应,他会按照行价,每年给你十五石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