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
疾驰的脚步踩着雨水的声音,在街道上响起。
不一会。
几名影卫在大街上看到了老妇人,随后上前便捂住老妇人的嘴,防止喊叫,就强行带离了正街。
出乎意料的是,老妇人并未反抗,任由影卫带走。
可能是她已经放弃了生的希望了吧。
就在这时,一名影卫成员,低声提示道:“队长,后面还有一伙人!”
影卫的小队长听到提示成员的提示,随后命令道:“你们两个,不要打草惊蛇,跟上后面那伙人,看看是什么情况!”
二人听到命令,点了点头,随后退到一旁,消失在小巷中。
影卫带着老妇人飞快的在小巷子穿梭。
不一会,影卫成员就把老妇人带到一处隐蔽的院落内。
房间内,李儒束手而立,背向房门。
吱~
李儒听到房门被推开后,便转过身,看向老妇人,轻声开口道:“我们又见面了!”
老妇人看到李儒和一众影卫,没有辱骂,也没有喊冤,站在原地呆愣愣的看着李儒。
在他的心里,李儒和任家是一伙人,都是想让她闭嘴的。
带她过来,只不是想知有哪些乡亲看到了那日的事情罢了。
看到这一幕,李儒轻笑道:“我跟那任家可不是一伙的,要是你知道的事情,能全盘告诉我,不光是任彬,或许能把整个任家满门抄斩。”
老妇人空洞的眼神,抬头望了望李儒,最终只是微微张了嘴,没有说出任何言语。
见到这样情况,李儒也没有催促,命令影卫成员再次照顾好老妇人。
要是她想交代一些事情,就派人来太守府禀告。
“诺。”影卫回应道。
随后李儒自行走出了院子,一个人在大街上向着太守府走去。
细雨如绢丝般飘落,天地间蒙上一层朦胧的白纱。檐角的水滴坠成珠帘,叮咚声里,道路被洗得发亮。
李儒反复思考过这件事,他是不是太敏感了?或许只是一桩豪强欺压百姓的案件?
李儒此时还不知道,任家的谋划,这件事本是被老妇人的女儿和其他几名女子在山里偶然撞见的,任彬发现被人撞见,便要去抓捕,几名女子一起藏身于山中,躲过去了一劫。
但这名老妇人女儿的大概轮廓已被任彬记住,在附近开始寻找相似的女性。
很不幸,老妇人的女儿被任彬发现,强行带走,要问询余下几人的下落,这才发现了老妇人到太守府告状一幕。
李儒踩着街道上的雨水,独自一人回到了太守府。
就在这时,跟踪的影卫返回到太守府,向李儒密报:“李府君,之前在秘密带走老妇人的时候,发现有另一伙队伍在跟踪老妇人,队长就命我俩暗中跟踪那伙队伍。”
“发现那伙队伍劫持老妇人失败,返回了任家,并且任府中还发现了蛮人和不少的女子,以及大车!”
听到影卫的密报,李儒微微一怔,沉声道:“安排人,盯死蛮人和任家!”
“诺”影卫领命后便消失在了太守府。
李儒看着离开的影卫,暗自思忖道:“这群女子可能被任家当成物品交易给了蛮人。”
“但老妇人说的任家老太爷活人殉葬又是怎么回事?”
“还有蛮人在跟任家达成了什么协议?只是人口买卖吗?”
一时间各种杂乱的线条在李儒的脑海里打成了一个结,只是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捋......
实际上任家跟蜀郡属国和广汉属国的蛮人做的交易不是对着李儒,也不是对着大汉朝廷,而是对着益州刺史刘虞来的。
刘虞在益州实施减税安民,取消大部分徭役,这是动了豪强的利益,引起了地方豪强的反抗。
而豪强们的谋划也是很简单,窜连蛮人造反,最好能冲进雒县杀死益州刺史刘虞。
然后本地豪强在象征性的安抚蛮族,同时向朝廷举荐一位本地大族的人为益州刺史,治理益州。
这样益州的政策导向又回到了豪强大族手里。
而刘虞却成了地方与朝廷利益博弈的牺牲品。
......
竖日。
秋冬的清晨,第一缕阳光穿过疏朗的枝桠,在青石板路上织出碎金般的图案。风裹着露水的清凉,掠过屋檐下的风铃,叮咚声里藏着几分草木凋零的诗意。
一匹快马掠过高大的城门,奔向了蜀郡太守府。
巍峨的太守府门前,士兵快速下马,得到太守府守卫的士族允许后,一路小跑进太守府中。
“府君,陛下旨意!”士兵行礼道。
李儒快速接过刘宏的圣旨,打开查看起来。
过了一会突然合上圣旨,双眼锐利,看向兵卒,询问道:“你来时陛下到哪里了?”
李儒是想算一下,刘宏目前到哪个位置,如今蜀郡情况复杂,跟关中不同,关中属于司隶地区,京师之地,地方豪强没有压过中央政权的实力!
但在这益州不同,不光豪强势大,而且周边还有蛮人。中央政权的威力已经延伸不到这里了,虽然说是大汉朝廷治下十三州之一,其实已经名存实亡了,朝廷行政令,最多能到刺史太守一级,根本下不到地方。
而刺史太守又必须依靠豪强大族才能推行出一系列政策和收到地方税收。
毕竟刺史和太守不能一个人前去收税和推行政策,这些都需要人来完成!
“回禀府君,小的刚来的时候,陛下还未进入陈仓城。”士兵听到太守李儒的问话,略微想了一下,回应道。
“吾知道了,下去休息吧。”李儒面色平静的说道。
李儒大概算了一下时间,他要赶到刘宏到来前,摸清情况,以防意外的发生,明面反叛倒是不可怕,有黄忠的大军和刘宏身边随行的大将可以保护刘宏。
就怕这些人来暗的,防不胜防!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
与此同时。
益州刺史部刘虞也收到了,刘宏的旨意。
看到刘宏的指定他前往蜀郡成都接驾。
刘虞摸着胡须,伫立在朗庭内,望向花园中枯萎的花草,暗自思忖道:“陛下来益州,却不来益州刺史部所在的雒县,而是直接去蜀郡治所成都,这是想视察蜀中经济和粮食产量最大的地区吗?”
“还是有什么原因?”
刘虞一时间也没有考虑好,刘宏的目的,但刘虞的想法很纯粹,那就是皇帝刘宏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就在这时,还在仰望未来,尽心治理蜀地的刘虞,并没有发现益州的天,起风了......
当刘宏踏进蜀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益州的天就会从湛蓝色,变成血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