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子夜收摊
元宵的月亮己经西斜,"古今食府"门前的花灯渐次熄灭。苏念送走最后一位醉醺醺的食客,转身望着满地狼藉——打翻的蘸碟、散落的竹筷、红油凝固在青石板上像极了泼墨画。
"师兄,这些怎么办?"小满指着角落里堆积如山的碗碟。每个碗底都粘着一粒辣椒籽,在残灯映照下泛着微光。
苏念蹲下身,指尖轻触一粒种子:"收好。这些都是希望。"
后院的井台边,十几个新来的学徒正在洗漱。他们中有绸缎庄送来的伙计,有农户家的女儿,甚至还有两个衣衫褴褛的乞儿——据说是皇后从慈幼局挑出来的。
#### 意外发现
整理皇后赐的食盒时,苏念发现夹层里还有一张薄如蝉翼的笺纸。对着灯笼细看,上面用蝇头小楷写着:
"新大陆辣椒分三种:红者解表,青者透疹,黑者破瘀。‘百日醉’需用黑椒配忘忧草,九蒸九晒..."
笺纸突然被风吹动,露出背面的图案——一个与赵铁柱脖颈上"膳"字一模一样的印记,只是旁边多了一行注释:"此乃‘膳门’印,非诅咒,实为传承。"
苏念的手剧烈颤抖起来。难道师父这些年一首...
#### 学徒来历
"我叫阿青,来自川蜀。"一个皮肤黝黑的少年主动帮忙收拾灶台,"家里原是种茱萸的。"
"我是杭州绣娘。"扎双髻的姑娘声音清脆,"最会切蓑衣黄瓜。"
轮到角落里的哑巴少年时,他只是默默掏出一块木牌——上面刻着波涛中的船纹,与铜锅底部的新刻痕如出一辙。
"你...认识这图案?"苏念急切地比划。
少年摇摇头,突然从怀中取出一支碧玉簪子,正是苏媛平日束发用的!
#### 夜半私语
三更梆子响过,学徒们都己安顿。苏念独自在账房翻检师父留下的物件,忽然发现《百味集》的装订线有些松动。
小心拆开后,里面竟夹着几页泛黄的纸——是苏媛的笔迹:
"永昌十七年冬,御厨苏家并非被诬谋反,而是发现了太后用‘百日醉’控制皇族的秘密。‘膳门’实为守护皇室饮食安全的组织..."
门外突然传来轻微的脚步声。苏念迅速藏好纸页,却见是那个哑巴学徒站在月光里,手中捧着一个熟悉的布包——里面正是赵铁柱从不离身的半枚铜钱!
#### 铜锅密语
五更天,苏念提着灯笼来到后院。那口九龙铜锅在晨雾中泛着幽光,他小心地翻转锅体,新刻的航路图在灯光下清晰可见。
"原来如此..."他的指尖顺着刻痕游走,发现每条航线最终都指向九个特殊的标记——正是《九珍宴》中九道主菜的刀工纹样!
哑巴少年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递来一支炭笔。苏念福至心灵,将航路图拓印在宣纸上,然后对着《百味集》中的菜谱重叠比对...
"这是..."他的瞳孔骤然收缩。那些看似随意的刻痕,组合起来分明是一幅完整的人体经络图!而九个标记正好对应"百日醉"毒素沉积的穴位。
#### 新火初燃
第一缕阳光穿透雾霭时,苏念己经召集了所有学徒。铜锅被重新架起,红白汤底开始翻滚。
"今日起,我们不只是学厨。"他举起那粒皇后赐予的黑辣椒种子,"还要学解毒、学辨药、学救人。"
阿青挠挠头:"可我们只是来学做菜的..."
"膳门之道,本就是‘以食为药’。"苏念翻开《百味集》最后一页,露出苏媛隐藏多年的题词:
"九珍宴非宴,实为九种解毒法。铜锅非锅,实为薪火相传。"
晨光中,十几个少年围着铜锅肃立。锅底新刻的航路图映着朝阳,仿佛一条金光大道,通向不可知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