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灯市如昼
正月十五的酉时刚过,整个京城己经浸在了一片灯海之中。朱雀大街上,千盏花灯将夜色照得如同白昼,各色灯影在青石板路上流淌。"古今食府"门前更是热闹非凡,那口九龙铜锅被高高架起,九格汤底在灯火映照下呈现出琥珀般的色泽。
"让一让!让一让!"小满带着十几个伙计穿梭在人群中,手里端着红木托盘,上面整齐摆放着上百个白瓷小碗。每个碗底都藏着一粒的辣椒籽,在灯光下泛着玛瑙般的光泽。
苏念站在临时搭建的彩台上,望着台下攒动的人头。卖糖人的张老汉、胭脂铺的李娘子、甚至翰林院的几位学士都挤在人群里,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那口冒着腾腾热气的铜锅。
#### 百味争鸣
"诸位父老乡亲!"苏念清了清嗓子,声音穿透了嘈杂的人声,"今日元宵佳节,'古今食府'特备'百味火锅',免费品尝!"
台下爆发出一阵欢呼。绸缎庄的王掌柜挤到最前面,鼻子不停地抽动:"小苏掌柜,这红汤里除了辣椒,还加了什么秘料?怎的这般香!"
苏念笑而不答,从锅中舀起一勺红汤。汤勺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鲜红的汤汁在灯火映照下如同流动的宝石。他故意卖了个关子:"王老板尝过便知。"
就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人群后方传来:"让老夫也尝尝这'百味火锅'!"
人群自动分开一条路,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走来,正是当年在御宴上质疑辣椒的那位李阁老的同僚——礼部侍郎周大人。
#### 恩怨消融
苏念的手微微一抖。三个月前,正是这位周大人带头反对解除海禁。但此刻,老人家的眼中只有好奇。
"周大人请。"苏念恭敬地递上一碗红汤,"这是用南洋胡椒、川蜀花椒和新大陆辣椒调制的三椒汤底。"
周大人接过碗,在众人注视下抿了一小口。只见他白眉先是紧皱,继而舒展,最后竟痛快地一饮而尽:"好!够劲道!比当年在蜀中任职时吃的还要够味!"
围观的人群发出一阵善意的哄笑。苏念趁机宣布:"今日每位品尝火锅的客人,都能获赠一包辣椒种子!"
#### 意外赐礼
正当气氛热烈时,街口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队侍卫开路,后面跟着一顶青布小轿,轿帘上绣着精致的兰花纹样。
"是宫里的人!"有人惊呼。
小轿在店门前停下,一个身着湖绿色宫装的侍女款步而出,手中捧着一个紫檀木食盒。人群立刻安静下来,自动让出一条通路。
"苏掌柜。"侍女福了一礼,"皇后娘娘赐'忘忧糕'六匣,贺元宵佳节。"
苏念连忙跪下接礼。食盒入手沉甸甸的,散发着淡淡的檀香。他小心地打开一条缝隙,只见里面整齐码着六块晶莹剔透的糕点,每块中央都嵌着一朵完整的"忘忧草"花。
#### 秘图现世
回到后厨,苏念仔细检查食盒。在夹层里,他发现了一张对折的羊皮纸。展开一看,竟是一幅精细的海图,上面标注着几处陌生的岛屿,旁边用朱砂小字写着:"新大陆辣椒原产地,土人称'火焰之岛'"。
"这是..."苏念的手微微发抖。图中详细标注了航线、季风和礁石分布,甚至还有几处淡水补给点。这分明是一张完整的航海图!
"师兄!"小满突然推门进来,"赵师公托人从码头捎来口信,说他们改乘'福船'南下了,那口铜锅..."
苏念猛地抬头:"铜锅怎么了?"
"师公让人在锅底新刻了航线图!说是...说是留给有缘人。"
苏念怔住了。他低头看看手中的海图,又想起那口铜锅底部的船纹,突然明白了师父的用意。
#### 灯火传承
子时将至,大部分宾客己经散去。苏念独自站在后院,望着那口暂时闲置的九龙铜锅。月光下,锅底新刻的纹路清晰可见——不仅有完整的航海线路,还标注了各处的特产和食俗。
前院突然传来小满的惊呼。苏念赶过去,只见十几个少年整齐地站在院中,有男有女,年纪最大的不过十五六岁。
"你们是..."
一个扎着双髻的小姑娘上前一步:"我们是各州府选送来学艺的。皇后娘娘说,'古今食府'要开遍大周,需要更多厨子。"
苏念望向皇宫方向,终于明白了皇后赐食盒的深意。他深吸一口气,转向这些朝气蓬勃的面孔:"好!从明天开始,我先教你们认识辣椒。"
#### 新火初燃
元宵的月亮升到中天,将"古今食府"的新匾额照得熠熠生辉。苏念翻开师父留下的《百味集》,在扉页上添了一行小字:"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远处的码头上,一艘挂着红帆的福船正缓缓驶离港口。船头甲板上,一口铜锅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光芒,锅底的航路图与星光交相辉映,指向遥远的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