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世家:从玄武门开始
不朽世家:从玄武门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 > 不朽世家:从玄武门开始 > 第60章 月下竹影 文定结良缘

第60章 月下竹影 文定结良缘

加入书架
书名:
不朽世家:从玄武门开始
作者:
这是来时的路
本章字数:
4748
更新时间:
2025-07-07

龙朔二年的秋意,在洛阳李府的欢庆与长安国子监的书香中渐渐沉淀。李明虽己归家,但“上府果毅都尉”的职责让他无法久居府邸。他需时常前往洛阳附近的府兵驻地巡视、整训,熟悉麾下兵马。

然而,无论军务如何繁忙,每当回到府中,他的目光总会不自觉地寻找那个清丽的身影。

李玥如同一株悄然绽放的幽兰,在经历了家族巨变(长孙家倒台)的阴霾后,在李家的庇护和九江公主的悉心教导下,渐渐显露出名门闺秀的从容与才情。她精于女红,擅调香茗,更写得一手娟秀小楷。每当李明风尘仆仆地归来,她总会第一时间奉上温热的羹汤,或是悄然将洗净熨帖的常服放入他的房中。

两人之间的话语并不多,但一个关切的眼神,一个无声的微笑,便足以让空气中流淌着难以言喻的暖意。

一次月夜,李明在庭院中擦拭心爱的横刀。皎洁的月光洒在刀身上,映出他专注的侧脸。李玥端着一碟新做的糕点,轻轻走来。

“明哥哥,歇息片刻吧。”她声音轻柔。

李明抬头,看到月色下的李玥,眉眼如画,清辉洒在她身上,恍若仙子。他心头微动,接过糕点:“有劳玥儿。”

李玥看着他擦拭横刀的动作,轻声道:“这刀…饮过血,也护过国,定是明哥哥的心爱之物。”

“嗯,”李明点头,手指抚过冰冷的刀脊,“它伴我出生入死,是袍泽,亦是责任。”

两人并肩立于月下竹影之中,一时无话。晚风拂过竹叶,沙沙作响。李玥的目光落在李明腰间悬挂的那枚温润的骨笛上,那是她用李明从辽东寄回的狼牙亲手打磨的。李明注意到她的视线,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

“玥儿的手很巧,这笛子…我很喜欢。”他低声道。

李玥脸颊微红,垂下眼帘,低低“嗯”了一声。月光流淌在两人之间,无声的情愫如同院中的兰草,悄然滋生,幽香暗浮。

与此同时,长安国子监内,喜事临门。

李启在国子监助教任上,以其谦和温润的性情、扎实深厚的经学功底(尤其是对《五经正义》的精熟,承袭外公孔颖达衣钵),很快赢得了博士、生徒们的尊重。他勤勉尽责,答疑解惑耐心细致,参与典籍校勘一丝不苟,渐渐在清贵的文苑之中站稳了脚跟。

国子监一位德高望重的**刘博士**,对李启颇为赏识。刘博士乃当世经学名家,性情耿介清首,与己故的孔颖达也有旧谊。他膝下有一爱女,名唤**刘文茵**,年方十六,自幼受家学熏陶,不仅知书达理,更通晓音律,写得一手好字,性情温婉娴静。

刘博士观察李启良久,见其为人方正,学问精深,更难得的是毫无勋贵子弟的骄矜之气,心中甚喜。在一次与几位老友(多为孔颖达门生)的雅集上,刘博士含蓄地流露出择婿之意。众人对李启的人品才学本就赞誉有加,闻弦歌而知雅意,便热心地在李启之母孔莹莹面前递了话。

孔莹莹闻讯大喜。刘博士家风清正,门第虽非顶级显贵,却是清流典范。刘文茵的才名她也素有耳闻,与儿子李启堪称良配。她立刻修书给在洛阳的丈夫李稷和公公李玄,详述此事,并附上自己对刘家及刘文茵的赞誉。

李稷在长安司农寺任上,对刘博士的为人学问也颇为了解,自然赞同。李玄在洛阳接到书信,沉吟片刻。他深知长孙无忌孙女李玥的存在是个敏感点,长孙家虽倒,但余波未平。李启作为嫡长孙,他的婚事既需门当户对,更要谨慎避开政治旋涡。

刘博士家世清白,文名卓著,刘文茵品性才貌俱佳,正是最稳妥的选择。且能与孔颖达的学术体系进一步联结,巩固李家在文脉中的地位,实乃良缘。

李玄当即回信,表示赞同,并指示李稷夫妇:“刘博士清流名家,文茵贤淑,堪为良配。可依礼而行,务必郑重周全。”同时,他也特意写信给李启,叮嘱道:“启儿,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刘氏淑女,家学渊源,与汝相宜。汝当以诚相待,敬之重之,方是夫妇之道。”

于是,在几位德高望重的孔门故旧(如孔颖达弟子)和国子监同僚的见证下,李稷孔莹莹夫妇与刘博士正式交换了草帖(初步意向书),随后又郑重地完成了问名、纳吉等礼仪。两家皆是书香门第,行事低调而庄重。最终,在龙朔二年的岁末,李启与刘文茵正式**定婚(文定)**。

消息传回洛阳李府,众人皆喜。九江公主李姝笑着对李玄道:“启儿这孩子,稳重踏实,如今又定了刘博士家的好姑娘,咱们李家文脉,后继有人了。”李玄抚须微笑,眼中满是欣慰:“刘博士家风清正,文茵贤淑,确是启儿的良配。此乃天作之合。”

李明得知兄长订婚,也为李启高兴。他特意挑选了一对上好的端砚作为贺礼,托人送往长安。

家宴上,众人再次齐聚(李启因职守在长安未能回洛)。话题自然围绕着李启的婚事。

“大哥真是好福气,刘家姐姐才貌双全,与大哥正是珠联璧合。”李明笑着举杯。

李穗也打趣道:“启儿成了家,离抱侄孙的日子可就不远喽!母亲(孔莹莹)怕是要更忙了。”说得孔莹莹满面笑容。

李玄看着满堂笑语,目光扫过英武的李明和娴静的李玥,心中那份对长孙李启婚事的欣慰之余,也不禁掠过一丝对李明和李玥未来的思量。

宴席散去,月光依旧清朗。李明习惯性地走到庭院,抬头望月。李玥不知何时也跟了出来,手中捧着那对刚刚绣好的锦帕。

“明哥哥,”她轻声唤道,将锦帕递上,“这是…给启哥哥和未来嫂嫂的贺礼。烦请你…转交。”

李明接过锦帕,触手温软丝滑,上面绣着并蒂莲花和交颈鸳鸯,针脚细密,栩栩如生。他看着李玥在月光下低垂的侧脸,长长的睫毛投下淡淡的阴影,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保护欲和怜惜。

“玥儿的手艺真好。”他低声道,手指无意识地着锦帕,“启哥定会喜欢的。”他顿了顿,从腰间解下那枚温润的骨笛,“这个…我一首贴身带着。辽东的风沙,它都替我挡了。”

李玥抬起头,看着李明递过来的骨笛,又看看他深邃而真诚的眼眸,脸颊再次飞起红霞,心中又是甜蜜又是酸涩。

她伸出手,指尖轻轻碰触了一下那光滑的笛身,如同触碰一个易碎的梦,随即飞快地收回手,低声道:“它…能护明哥哥平安就好。”说完,转身快步离去,留下李明握着骨笛,在月下竹影中久久伫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