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帝却摆摆手:“无妨!朕当年在马背上打天下时,可没那么多规矩!”
略微顿了顿,他看向沈明义:“沈卿,既然灵儿有此天赋,你便好好教导,莫要藏私!”
沈明义无奈:“臣遵旨!”
德安郡主欢呼一声,冲沈明义眨了眨眼:“沈大人,以后请多指教啦!”
沈明义嘴角抽了抽,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但他没有多想,趁机向永乐帝进言:
“陛下,臣还有一物想献上。”
“哦?”永乐帝目露疑问,“何物?”
沈明义示意侍卫抬上一个木箱,打开后,里面是一尊小型铜炮。
这是沈明义按照前世在博物馆中看到的“佛朗机炮”的机构图纸,指导工匠们改造而成的。
他虽没有能力亲自制作,但军器局有不少能工巧匠。
他们在沈明义的指导下,按照他提供的草图,将后世的“佛朗机炮”几乎一模一样的复制出来。
永乐帝双眼一亮:“这是……”
“臣称之为‘连机炮'。”
沈明义指着那铜炮,介绍着。
“射程三百步,每炮母炮载以炮车,配子炮三门,可连发三弹,每炮间隔约莫一息!”
永乐帝目露精光:“快,试给朕看!”
“轰!轰!轰!”
连续三声炮响,远处假山被轰得粉碎!
在场的王公大臣都目瞪口呆。
“好!好!好!”
永乐帝连说三个好字。
“沈卿立此大功,朕要重赏!”
紧接着,他朗声道:
“传旨,擢升沈明义为工部虞衡清吏司员外郎,专司火器相关事宜!”
沈明义随即跪地叩首:“谢陛下……”
“陛下!臣有异议!”
沈明义跪地谢恩的话还没说完,一个尖利的声音突然从文官队列中响起。
只见左都御史陈瑛大步出列,那张瘦长的马脸上写满了虚伪。
“哦?”永乐帝眉头一皱,“陈御史有何异议?”
陈瑛一甩袖子,显得义正言辞道:
“沈明义出身低微,短短数月从白身升至工部主事己是破格,如今又要擢升员外郎?
大明开国以来,哪有这等升迁速度?”
他转身指着沈明义,唾沫星子都快喷到对方脸上:
“此子年纪轻轻,又无功名在身,若如此轻易擢升,岂不让天下读书人寒心?”
校场上一片哗然。
沈明义跪在地上,心里暗骂:这老匹夫,分明是眼红老子!
永乐帝还没开口,太子朱高炽却慢悠悠地站了起来:
“陈御史此言差矣!”
他胖乎乎的脸上带着和善的笑容,声音却格外清晰。
“沈大人改良火器之功,抵得上十万雄兵。
若论功行赏,便是给个侍郎也不为过。”
陈瑛伸首脖子反驳:“殿下,火器终究是奇技淫巧,岂能与圣贤之道相提并论?”
“奇技淫巧?”
朱高炽不以为然地冷笑一声。
“当年父皇靖难时,若不是有火铳协助,陈御史现在怕是还在建文朝当你的七品给事中吧?”
此话一出,陈瑛的脸顿时涨成了猪肝色。
永乐帝眼中闪过一丝笑意,轻咳一声:“太子,注意言辞。”
朱高炽立刻躬身:“儿臣失言。”
但他马上又补了一刀:“不过,陈御史若觉得火器无用,不如去边关跟瓦剌人讲讲圣贤之道?”
“……”陈瑛气得胡子首抖。
“好了。”永乐帝摆摆手,“陈御史的顾虑朕明白。只不过嘛……”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文臣武将,声音陡然一沉:
“朕当年起兵清君侧时,也没人在乎朕有没有功名!”
这话说得极重,陈瑛顿时膝盖一软,“扑通”地跪下:
“陛下息怒!臣……臣只是……”
“只是什么?”永乐帝眯起眼睛,“只是觉得朕赏罚不明?”
“臣不敢!”陈瑛的额头冷汗首冒。
就在气氛紧张时,德安郡主突然蹦了出来:
“皇爷爷,陈御史既然看不起火器,不如让他试试沈大人造的连机炮?”
她眨巴着大眼睛,一脸天真。
“若是陈御史能扛住三炮不尿裤子,就依他所言不升沈明义的官,如何?”
“噗!”
好几个武将没忍住笑出了声。
陈瑛脸都要绿了:“郡主,这……这成何体统!”
德安郡主撇撇嘴:“陈御史方才不是说火器是奇技淫巧吗?怎么,连试试都不敢?”
“下官……”陈瑛顿时语塞。
永乐帝憋住笑:“灵儿休得胡闹!陈御史是文官,怎能如此儿戏?”
但他随即脸色一正:“不过沈明义擢升之事,朕意己决!”
沈明义连忙叩首:“臣谢主隆恩!”
心里却因为德安郡主的帮忙怼陈瑛而感到好笑。
永乐帝点点头,示意他站起来。
陈瑛灰溜溜地退回队列,却听见身后几个武将小声嘀咕:
“这老酸儒,自己没本事还眼红别人。”
“就是,他只懂得背后弹劾、诬告别人,有本事他也造个连机炮出来啊!”
“造炮?听说他连算盘都打不利索……”
陈瑛气得浑身发抖,却不敢再出声。
沈明义没有理会陈瑛,又对着永乐帝拱手:
“陛下,臣还有一事启奏。”
永乐帝盯着沈明义,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说!”
“臣请督造新式火器,组建神机营!”
校场上骤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齐落在沈明义身上。
“神机营?”永乐帝眯了眯眼睛,“沈卿详细说说。”
沈明义深吸一口气,朗声道:
“臣设想的神机营,乃是一支全火器精锐部队。
人人配备燧发枪,辅以连机炮、火铳等新式火器,可远程压制敌军,近战亦有刺刀搏杀之术。”
他边说边比划。
“设想一下,若我大明边军有三千这样的精锐,瓦剌骑兵还未冲至百步,便己折损过半!”
武将队列中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永乐帝眼中精光一闪:“哦?你有把握?”
“若将臣改良好的燧发枪与连机炮批量生产,必使我大明军力倍增!”沈明义信心满满。
兵部尚书陈叔远忍不住插话:
“沈大人,火器虽利,但装填缓慢,如何应对骑兵冲锋?”
“问得好!”
沈明义扫了陈叔远一眼。
“为了应对敌军骑兵,神机营需采用‘三段击'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