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秃脑门子老苟称为老范的高个子,原来是金华日报社的退休记者,全名叫范文。
老范的孙子叫范利,天天放学一回家,他的小嘴上挂的,都是他们司马老师,什么司马老师说这了,司马老师说那了,司马老师说,那样做不对,这样做才有礼貌,似乎是,司马老师有说不完的话,司马老师的话就是圣旨,老范的耳朵里灌得都是司马老师。
关键是,老范的孙子学习兴趣还挺浓厚,每天一放学,老范本来想带他出去转转,玩儿玩儿,可孙子老是说,不行,不行,我必须得把作业写完,否则就会影响我们班的整体成绩。
老范还听说,司马老师还是连续两年的优秀教师,这对一个年轻老师来说,是非常不容易的。
老范一首在为自己的孙子感到庆幸,老范想的是,孩子一入学,就能够遇上这么好的老师,这不仅是缘分,更是一种幸运,老范想,照这样走下去,等到自己孙子小学毕业,一定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
老范有点不理解,司马老师好好地教着自己的孙子,怎么突然就辞职不干了呢?究竟是什么原因?老范想要搞个明白。
老范是个认死理的老新闻人,他虽然对司马老师曾经有好感,认为司马老师是个不错的老师,但对司马老师辞职这件事,他十分的不能理解。
老范刚才本想追上司马老师,问问她,她为什么要辞职,不是教的好好的嘛,她辞了职,那么多孩子怎么办,他孙子今后怎么办?
可老范一想,人家忙着救人呢,自己怎么还能乱上添乱。
看看周围的人都渐渐散去,老范原打算也回家去,等中午孙子范利放学,回家问问清楚再说,可老范是个急脾气,他不想等,他觉得,秃脑门子老苟不会说瞎话,因为老苟的外孙女苟雪也在自己孙子那个班,也就是说,老苟的外孙女也是司马老师教的,老苟怎么可能跟他说瞎话呢。
老范于是打着雨伞,冒着秋雨,拐过两道街,来到金华小学门前。
学校正在上课,操场上空无一人,很多地方还积了水,亮汪汪的,看得很清楚,里面还倒映着老范孙子那栋教学楼的倒影。
老范想进去找一找东方校长,因为他认识东方校长,过去老范当记者的时候,还专门采访过东方校长,那时候,东方校长正年轻有为,春风得意,看到老范给他写的那篇通讯报道发在金华日报上,立马就给老范打了个电话,感谢的话一箩筐,让老范装都装不下。
无奈,学校的大门锁着,老范进不去。但老范不甘心,当然,他关键还是怕自己孙子的学习成绩受到影响。
老范站在校门口,爬在大门上往里看了看,本想趁着有个人出门的时候趁机钻进去,不想等了大半天,却不见一个人出来。
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老范有些等不及了,于是开始敲门,敲了好半天,门房里无人应声,大概是因为雨声和马路上的声音太大了吧,学校的大门外紧挨着一条马路,看门的又是个老头,难免耳聋听不见,老范就使劲地敲。
敲一下,老范喊一声,喊开门,后来,老范都开始摇门了,摇得那两扇铁大门咣当咣当地响,门上挂的雨珠还哗哗地往下落,老范摇门的那只袖口也湿透了。
终于,门房的门开了,一个戴鸭舌帽的老头顶了把雨伞开门出来了。
老范认识这个门房的鸭舌帽老头,挺牛气,一副认真负责的样子,他老是戴着顶鸭舌帽,不管春夏秋冬。
鸭舌帽老头来到大门前,看了看老范,又看了看老范,一副很不满意的样子,说,你,找谁啊?
老范说,我找你们东方校长。
鸭舌帽说,你是谁啊?
老范说,你不认识我啊,我孙子就在金华小学上学,我每天接送他都能见到你。
鸭舌帽说,是吗?可我不认识你呀。
老范说,是啊,你每天要见多少家长啊,怎么可能都认识,可门房的门卫就你们两个,我当然认识你了。
鸭舌帽说,这话还差不多,不过现在是上班时间,东方校长有要求,没有学校的允许,无关人员一律不准放进校门,所以你不能进来。
老范一听就急了,老范说,老师傅,我怎么能是无关人员呢,我是我孙子的家长啊,我孙子在这所学校上学,我就是有关人员,怎么能成无关人员呀!
鸭舌帽说,学生的家长多了去了,这个学校有两千多名学生,父母是家长,爷爷奶奶是家长,姥姥姥爷也是家长,这么多家长,我让谁进,不让谁进,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