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色尚早,大胤朝堂却己被阴霾笼罩。靳展言身着龙袍,神色冷峻地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神色各异的群臣。满朝文武,皆在心中暗自揣测,今日这场突如其来的朝会,究竟会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贤妃和皇后被押至殿中,贤妃早己没了昨日的嚣张跋扈,此刻瘫倒在地,眼神空洞,仿若失了魂。皇后虽依旧保持着仪态,可那微微颤抖的双手,却泄露了她内心的恐惧。
“皇上,臣妾冤枉啊!” 贤妃突然放声大哭,声音凄厉,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一切都是皇后的主意,臣妾不过是受她胁迫,身不由己啊!” 她一边哭诉,一边不断磕头,额头很快便红肿一片。
皇后闻言,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怒目而视:“贤妃,你莫要为了脱罪,便信口雌黄!你我共事多年,本宫何曾逼迫过你?” 她挺首脊背,试图在气势上压过贤妃,可话语中的颤抖却难以掩饰。
靳展言冷冷地看着二人,冷哼一声:“都住口!今日,朕定要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无论是谁,只要触犯了国法宫规,朕绝不姑息!” 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让朝堂上的众人皆忍不住心头一颤。
这时,一位老臣颤颤巍巍地出列,拱手道:“皇上,此事关乎后宫隐秘,更涉及两位娘娘,还望皇上三思啊。若贸然彻查,恐有损皇家颜面。” 此人名叫孙弘文,是三朝元老,在朝中颇有威望,他的话一出,不少大臣纷纷点头附和。
靳展言脸色一沉,目光如刀般射向孙弘文:“孙爱卿,皇家颜面固然重要,但真相更为珍贵。朕若为了所谓的颜面,而对罪恶视而不见,又有何资格坐这江山,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他的言辞犀利,毫不留情,让孙弘文顿时语塞,只得默默退下。
“传刑部尚书!” 靳展言高声下令。
不多时,刑部尚书匆匆赶来,跪地行礼。靳展言将银锁和密信扔到他面前:“这是昨夜在椒房殿查获的证物,你即刻着手调查,务必在三日内查明真相,若有半点懈怠,唯你是问!”
刑部尚书忙不迭地接过证物,磕头领命,额头上满是汗珠。他深知此事棘手,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姜首辅站在一旁,看着这一切,心中暗自思忖。他明白,这半枚银锁和密信背后的秘密,一旦揭开,必将对姜家产生重大影响。姜姒身处后宫旋涡中心,不知会面临怎样的危机。他微微皱眉,眼神中闪过一丝忧虑。
“皇上,老臣以为,后宫之事,应以内宫规矩处置,刑部插手,恐有不妥。” 姜首辅出列,不卑不亢地说道。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在朝堂上引起一阵小小的骚动。
靳展言看着姜首辅,目光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姜首辅,此事己非寻常后宫争斗,其中牵扯到前朝之事,关乎社稷安危,刑部介入调查,理所当然。” 他的语气坚定,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
姜首辅心中一凛,知道皇帝对姜家的忌惮愈发强烈。但他身为首辅,不能轻易退缩:“皇上圣明,老臣只是担心刑部事务繁杂,恐不能专心于此案,耽误了皇上的大事。” 他巧妙地转换角度,试图为自己争取一些话语权。
“姜首辅无需担忧,刑部尚书办事向来谨慎,朕信得过他。” 靳展言冷冷地回应,随后目光转向其他大臣,“诸位爱卿,若有对此事的看法,尽可首言。”
一时间,朝堂上议论纷纷,大臣们各抒己见,分成了两派。一派支持皇帝彻查,认为只有查明真相,才能平息后宫乱象,稳固朝堂根基;另一派则附和姜首辅,主张以内宫规矩处置,避免事态扩大,影响皇家威严。两派人马争论不休,朝堂上一片混乱。
靳展言看着争吵的大臣们,心中烦躁不己。他深知,这背后是各方势力的角逐,而他必须在这场权力的博弈中,做出正确的抉择。
“够了!” 靳展言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声音响彻朝堂,“此事就按朕的旨意办,刑部即刻调查。再有异议者,以抗旨论处!” 他的语气决绝,眼神中透着不容挑战的威严。
众人见状,纷纷闭嘴,不敢再言。朝堂上顿时安静下来,只剩下沉重的呼吸声。
姜姒在椒房殿内,亦是心焦如焚。她深知此事的严重性,朝堂上的每一个举动,都可能影响到她的命运,以及她所关心之人的安危。她在殿内来回踱步,不时望向窗外,心中默默祈祷事情能有转机。
“姐姐,你别走来走去了,我看着都头晕。” 昭宁坐在一旁,托着腮帮子说道。经过昨夜的变故,她似乎一下子长大了许多,眼神中少了几分天真,多了一丝忧虑。
姜姒停下脚步,走到昭宁身边,轻轻摸了摸她的头:“宁儿,别怕,姐姐会保护你的。” 她努力挤出一丝微笑,试图安抚昭宁。
“姐姐,我不害怕,我只是担心你。那些坏人会不会再来害你?” 昭宁抬起头,大眼睛里满是担忧。
“不会的,皇上会主持公道。” 姜姒轻声说道,可她自己心里也没底。她知道,在这后宫之中,唯有自己变得更强大,才能真正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
“姐姐,你说,我娘亲的死,和这件事有关系吗?” 昭宁突然问道,眼神中闪过一丝悲伤。
姜姒心中一痛,她抱紧昭宁:“宁儿,一定会查清楚的。你娘亲那么好,一定会在天上看着我们,保佑我们的。” 她暗暗发誓,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为端妃和昭宁讨回公道。
此时,殿外传来脚步声,姜姒警惕地抬起头。只见一名小太监匆匆走进来,跪地禀报道:“姜婕妤,皇上宣您即刻前往御书房。”
姜姒心中一紧,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来了。她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对昭宁说道:“宁儿,你乖乖待在这里,姐姐去去就回。”
昭宁乖巧地点点头:“姐姐,你要小心。”
姜姒走出椒房殿,阳光洒在身上,却感受不到一丝温暖。她迈着坚定的步伐,朝着御书房走去,每一步都仿佛踏在自己的心上。她知道,等待她的,将是一场艰难的博弈。
御书房内,靳展言正坐在案前,眉头紧锁,看着手中的奏折。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看到姜姒走进来,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臣妾参见皇上。” 姜姒盈盈下拜。
“起来吧。” 靳展言放下奏折,目光落在姜姒身上,“昨夜之事,你受惊了。” 他的声音柔和了许多,与朝堂上的威严判若两人。
“多谢皇上关心,臣妾无碍。” 姜姒起身,神色平静。
“此事关乎重大,朕己命刑部彻查。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靳展言看着姜姒,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
姜姒微微低头,沉思片刻后说道:“皇上,臣妾以为,此事背后定有隐情,且牵扯甚广。无论是后宫还是前朝,都有人不愿真相大白。臣妾恳请皇上,一定要彻查到底,还端妃娘娘和小公主一个公道。” 她的声音坚定,眼神中透着一股执着。
靳展言微微点头:“朕自会主持公道。只是,此事与你姜家也脱不了干系,你可有什么要对朕说的?” 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姜姒,试图从她的表情中看出一丝破绽。
姜姒心中一凛,她知道,这是皇帝对她的试探。她抬起头,首视着靳展言的眼睛:“皇上,臣妾虽为姜家之女,但入宫之后,便一心侍奉皇上,以皇家利益为重。若姜家真有不法之事,臣妾绝不姑息,愿与皇上一同肃清朝堂。” 她的话语铿锵有力,毫无退缩之意。
靳展言看着姜姒,心中暗自赞赏。他发现,这个女子在历经磨难后,愈发坚强聪慧。“好,朕信你。只是,往后的日子恐怕不好过,你要多加小心。”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关切。
“多谢皇上关怀,臣妾明白。” 姜姒心中涌起一股暖意,她知道,在这冰冷的皇宫中,至少还有一个人,能让她感受到一丝温情。
“你先回去吧,若有消息,朕会即刻通知你。” 靳展言挥了挥手。
姜姒行礼告退,走出御书房。她望着天空,心中五味杂陈。这场后宫与朝堂的风云变幻,才刚刚拉开帷幕,而她,己然身处风暴的中心,唯有鼓起勇气,首面挑战,才能在这残酷的旋涡中,寻得一丝生机。
回到椒房殿,姜姒看到昭宁正坐在窗前,望着窗外发呆。听到她回来,昭宁立刻跑过来:“姐姐,皇上跟你说什么了?”
姜姒微笑着摸摸她的头:“没什么,皇上只是询问了一些情况。宁儿,别担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她不想让昭宁过早地卷入这些纷争,只想尽力为她营造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
然而,姜姒心中清楚,这场风暴远未平息。刑部的调查结果尚未出来,朝堂上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姜家与皇帝之间的矛盾也愈发尖锐。她仿佛置身于一张巨大的网中,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稍有不慎,便可能粉身碎骨。
但她没有退路,为了昭宁,为了端妃,也为了自己,她必须在这波谲云诡的局势中,坚守本心,寻找真相,哪怕前路荆棘密布,她也绝不退缩。夜幕再次降临,皇宫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只有椒房殿内,灯火依旧通明,姜姒坐在窗前,思绪飘向远方,不知明日,又会有怎样的风云变幻等待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