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华端着鸡汤和一些适合产妇吃的饭菜进来,见姐妹二人一个生气,一个心情愉悦,看着妻子,疑惑的笑着打趣:“这是怎么了?谁惹我们小姑奶奶生气了?”
袁秀秀瞪了他一眼,气呼呼的走了。
王景华看着她远去的背影,想着:这位脾气越来越大了,以前在家里父母哥哥姐姐们让着,宠着,现在倒好,论宠溺,萧彻比他们加起来有过之而不及!
王景华摇了摇头,
从王景华家回来后,袁母把袁秀秀拉到屋里,悄悄的问:“你姐姐孩子都生了,你到现在都没有个消息,我看你们也不知道急,你是咋想的?还有姑爷是咋想的?”
袁秀秀也是很无语,她现在的情况也说不明白。
母女俩正说着,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
众人都好奇地出去查看,只见张玲带着她娘家的人堵在了院门口,门外站了很多村里看热闹的人,甚至有人爬到院子旁边的树上!
张玲叉着腰,大声叫嚷:“袁中云,你这个没良心的,想和离没那么容易!”
袁中云皱着眉头走出来,“张玲,你闹够了没有?”
张玲的娘也在一旁帮腔:“你把我女儿弄成这样,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
场面一时间混乱起来,袁母眉头紧皱,走上前冷冷道:“要说法可以,先把之前从我儿这拿走的银子还回来!再说,你女儿怎么弄成这样,你最清楚!”
张玲一家顿时哑口无言。
就在这僵持之际,萧彻骑着马回来了。
他后面还跟着紫衣和青衣,他一下马,便大步走到人群中,目光冷峻地扫视着张玲一家。
“闹什么闹?成何体统!”萧彻声音低沉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张玲的娘看到萧彻,气焰顿时弱了几分,但仍嘴硬道:“萧姑爷,您评评理,我女儿好好的,怎么能说离就离。”
萧彻冷笑一声,“若不是你们一家贪得无厌,袁中云又怎会如此?”
张玲的爹见状,赶紧上前打圆场:“萧姑爷,话不能这么说,我们也是为了女儿好。”
萧彻冷哼一声,“为了女儿好?就是把她嫁给袁中云后,三天两头来哄骗钱?”
张玲的爹被噎得说不出话。
这时,张玲突然哭嚎起来:“袁中云,你当初说会一辈子对我好,现在却要抛弃我,要和离,你好狠的心啊!”
袁中云眉头皱得更紧,眼神满是失望,“张玲,你心里根本没有我和这个家,你做的这些事,有哪一件事是为了我?你的心一首都向着你娘家,你弟弟的房屋是怎么盖起来的?你不清楚吗?”
张玲顿时心虚的不敢看他。
张玲的娘又开始撒泼:“我们家小玲一个黄花大闺女嫁给你,补贴一点娘家怎么了?现在想和离,必须给我们个补偿!”
院外的众人都在的指指点点:这往娘家补贴也太多了吧,还要补偿?这也太贪心了……
袁中云眼神一冷,“补偿?你们也配?若再在这里胡搅蛮缠,我就写休书!”
张玲一听他要写休书,如遭雷击,愣在原地,随后疯了一样扑向袁中云,“你敢!你要是休了我,我就不活了,我活不了也要拉着你一起死!”
她娘也在旁边哭闹着,要死要活的。
萧彻冷厉的目光,如利箭般射向张玲众人:“他若死了,我便让人将你娘家所有人都送去陪葬。”
金丹境界的威压稍微散发,
张玲娘家人心生畏惧,顿时噤若寒蝉,有几个都跪下了。
连看热闹的众人也都被震慑的不由自主的后退一步!
袁中云趁机说道:“张玲,你若今日随你娘家人回去,从此不再来闹,我便只写和离书,给你留些颜面!”
张玲犹豫了!
袁中云又道:“你偷拿的银子,也不用你还了,以后我们之间的夫妻情分恩断义绝!”
张玲也怕真被休了,那样她以后更难嫁人了。而且,那么多的银子也不用还了。她娘在旁边小声劝着:“小玲,先答应他!”
张玲咬咬牙,狠狠瞪了袁中云一眼,“好,我同意和离!”说罢,带着娘家人灰溜溜地要走。
袁中云拦着她:“慢着,拿了和离书再走!”
萧彻也堵在一旁,他身后的紫衣和青衣上前一步,眼神犀利地盯着张玲一家。
张玲一家被这阵仗吓得往后退了几步。
袁中云趁机道:“张玲,好聚好散,我不想把事情闹得太难看。”
张玲咬着嘴唇,眼中满是不甘,但在萧彻的威慑下,也不敢再闹。最终,张玲一家拿了和离书灰溜溜地离开了,人群也渐渐散去。
袁秀秀看见萧彻开心的迎了上去,又瞥向一边神情落寞的二哥。
脚步转弯,想拍拍他二哥的肩,这身高!于是拉拉衣袖:
“二哥,你还好吗?”
袁中云苦笑了一下,“没事!二哥很好!”
袁秀秀小声的说“二哥,你别笑了,你笑起来真难看!”
停顿了一下又说:“你就当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好了!”
家里其他人也过来劝他,袁父拍拍他的肩膀,
“你做的对,当断则断!”
袁中允也拍了拍弟弟的肩!
袁母:“儿啊,那张玲不是个好的,你们成婚这两年,她搅的家里都不安生!以后听娘的,给你找个更好的!”
袁中云虽有失落,但更多的是解脱。
猛听他娘说再找一个,忙摇头说:“娘,别,还是算了,我这马上就要去从军了,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不想耽误人家姑娘。”
袁母叹了口气,“那等你回来再说。”
这时,萧彻走上前,拍了拍袁中云的肩膀,“二哥,从军是好事,为朝廷效力,等你回来,定会有一番作为。”
袁中云也的点点头说:“我在军中定会好好照顾自己的,等我立下战功,到时衣锦还乡!”
萧彻说道:“我到时也会去军中,我看看能不能把你调到我身边。”
袁中云不在乎的说:“到时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