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袁秀秀端详着这块玉佩,玉是上好的羊脂玉,里面好像有什么在流动,而且玉佩的周围散发着细细的光辉。袁秀秀想再仔细看看却什么都没有!想了想拿了根红绳子把玉佩串起来先戴在脖子上再说。然后去做午饭,袁秀秀正愁午饭做什么菜呢,只见她二哥袁中云两手各提着一条鱼大概每条都有两三斤,仔细看鱼是用草绳从鱼鳃穿过鱼嘴那样系好,难怪鱼不会掉。二哥边走边大声的说:“小妹,有鱼吃了!中午吃一条,用大盆养着晚上再吃一条。”看他那喜滋滋的样子好像很长时间没有吃鱼了,其实袁秀秀家也是能经常能吃到鱼的,不是农忙时节两个哥哥也会去家前面那条河捕鱼。这段时间因着春耕,所以就没有去捕鱼。二哥把一条鱼养在盆里,然后去厨房拿刀杀鱼,弄好之后又去田里插秧去了。
袁秀秀就想着中午吃红烧鱼,起锅烧油,鱼煎两面金黄,倒水,撒点盐,切点后院摘下来的小米辣,看了看调料,只有酱油,放点。上色!
咦,还有生姜?切一点,去腥!
锅边贴上两圈玉米饼,少了不够吃!幸好锅够大。等鱼入味,玉米饼也熟了用大陶盆盛出来。从屋顶吊着的篮子里割了半截腊肉来个腊肉炒豆角。又是满满一大盆。然后再来个汤,从后面院子里的菜地里揪了两个黄瓜洗了洗,切成薄片,从碗柜里摸出两鸡蛋,想了想,又拿了两,嗯,吃饭的人多活又重。
先回来的是大嫂和姐姐,走进堂屋看见桌子上放好的饭菜忍不住吸了吸鼻子说:
“小妹,你这鱼做的也太香啦!以前都不是这样做的,看着都好吃!”
袁芳芳也很给面子的说:“闻着香,吃起来肯定更香!”袁秀秀连忙说:
“我这也是想试着做做看好吃不好吃。”
说话间袁父袁母,大哥二哥二嫂都回来了,因为插秧裤腿卷到膝盖,穿着草鞋。袁秀秀看了一眼:腿脚洗的干干净净!
心想:“个人卫生还行!”视线移开然后说:
“爹、娘,吃饭吧!尝尝我今天做的鱼好不好吃?”
说着还用小木碗给小宝舀了半碗鱼汤鱼肉里的刺也细细地挑出。又拿了半个玉米饼给他磨牙去了。
大嫂抱着小宝连忙说:“小宝,要谢谢小姑哟!”
小宝嘴里吃着鱼肉口齿不清:“谢谢小姑!”
袁父袁母边答应边来到饭桌边坐下。袁父拿着筷子夹了块鱼肉,俩哥哥见袁父动筷子了忙不迭的也夹起鱼肉吃,边吃边点头,还“嗯嗯嗯……”
袁母笑骂到:“饿死鬼样!”
然后全家人没有一个说话都低着头猛干饭。最后盆里剩一点鱼汤都被袁中云蘸着玉米饼吃得干干净净。
大嫂边喝汤边说:“小妹,你这黄瓜做的汤也很好喝,很清爽!”
二嫂也边喝汤边点头。
姐姐也接着说:“小妹,你这做饭越来越好吃了!”
袁秀秀笑了笑说“我就多放了点油,还有调料,下次你们也多放油和调料也好吃。”
袁母心想:我可舍不得放那么多。可是又不好说小女儿,毕竟好吃是真好吃,如果说她,下次她不做了,亏得还是自己。
大嫂二嫂默默的想:下次试试!
姐姐也暗暗点了点头!
吃过饭后大家仍然去忙春耕。
袁秀秀收拾好家务,上床小睡一会,起来又得忙晚饭了。
把鱼收拾好之后准备做鱼汤,先发面准备做馒头,看了看袋子里的白面,舀了一瓢,然后又舀了一瓢玉米面,弄点老面发馒头,馒头蒸好后来到后院拔了两个白萝卜切了和鱼汤一起煮。蒸几个茄子淋上蒜末小米辣调的料汁,又好吃又下饭。多拍几个黄瓜,满满一大盆。再炒个小白菜。
晚饭是在前院的石榴树下,夜幕降临,银辉轻撒,农家小院里一家人围坐在石桌旁,兴奋的聊着今晚的晚饭,畅想着秋收的丰盛。夸赞着小妹(女儿)的厨艺……
吃完晚饭袁秀秀也去收拾碗筷却被大嫂二嫂拦住了:
“小妹你先去洗澡,碗筷我和大嫂洗就行了。”
见此袁秀秀就去洗澡了。锅里温着水,从大缸里舀点冷水,这都是大哥二哥一早去河里挑回来的。把桶里的水提到杂物间专门洗澡的隔间洗漱。洗漱完回房间躺着,姐姐袁芳芳上床时还轻声的说:“今天怎么睡这么早?”
等家里人都收拾好后看了看一旁己经睡熟了的姐姐,瞒着家里人又上山了。
山里的月亮是那么的温柔,像一道朦胧的光束,照在这片古朴的山林上。山上的空气清新,月光下树影斑驳,犹如一幅梦幻般的图画。
她来山上是想试试能不能重新修炼。只见她盘膝坐在床上双手平放结印?,默默的念着口诀:静心凝神、意守丹田、吐纳自然、气随意动?。
月色如水,点点明亮的星光在林间闪烁着,照亮了整片森林,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纱。
这山里的灵气少的可怜,两个时辰过去了,体内只吸收了一丝丝灵气,袁秀秀己满头大汗,腹部一阵阵灼烧感还伴随着剧痛,只是引气入体,怎么那么难?然后慢慢的倒在床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