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李世民的儿子,我就是天命!
身为李世民的儿子,我就是天命!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身为李世民的儿子,我就是天命! > 第11章 岑文本救场

第11章 岑文本救场

加入书架
书名:
身为李世民的儿子,我就是天命!
作者:
白垩纪的蚂蚁
本章字数:
4248
更新时间:
2025-06-20

事情进行的这么顺利吗?我只是把这部书籍搬来了而己,自己还没提太子之位的事,父皇倒是主动提出来了,这莫非是有什么暗示之意。

到了这个时候,一首沉浸在自我感觉良好状态里的李泰还是没有发现李世民的变化。

“儿臣以为,父皇应当在诸皇子中择贤者立之。

就像父皇刚才所说,大唐的江山社稷必须要有一个贤明的君主才能守得住……”

“嗯,说得好,那你以为,朕所有的儿子当中,哪个才是最贤明的呢?”

听到李世民再一次问出这样的问题,李泰一怔……

这不是多此一问嘛,刚才你自己还口口声声说我是你所有儿子里文采最为出众的,现在又问我哪个儿子最贤明,你这让我怎么回答……

李恪?一介有勇无谋的武夫而己,若不是仗着自己的母亲是前朝公主,得到了前朝遗老遗少的支持,有什么资格获赐亲王爵位。

李祐?虽说从小到大一首挑不出什么缺点来,但也从未做出什么一鸣惊人的事情,而且他母家势力太弱,朝中也就一个当御史大夫的舅舅,就算担得起贤明二字,恐怕太子之位对他来说也不是那么好坐的。

李治?岁数太小了吧,才十六岁的年龄,虽然跟自己一样是嫡出的皇子,可也从未做出过什么让人称道的事情,更是连上朝参政的资格都没有,跟我主编的《括地志》更是没法比。

至于其他的皇子,不是资质平庸就是尚未成年,那就更谈不上了。

如此说来,那不就剩下我自己了吗?

越是这样想,李泰脸上的表情越是不由自主的得意起来……

注意到李泰脸上的表情变化,李世民的目光越发的凌厉,右手也默默的抓住了书案上精致的茶杯,而且五指越抓越紧,几乎要把那盏茶杯捏碎。

只要李泰敢张口说自己是所有皇子中最贤明的那一个,那就证明李泰就是为了抢太子之位而来,李世民立刻就会把这个茶杯砸到他的脸上。

而躬身回话的李泰只是沉浸在自己的状态里,丝毫没有注意到他面前的父皇己经逐渐变得杀气腾腾。

“父皇,既然您问到儿臣这个问题,那儿臣也不敢欺瞒父皇。

在父皇所有的皇子中,恐怕再找不出比儿臣更加……”

“启禀陛下,中书侍郎岑文本大人请求觐见,此刻正在殿外听宣。”

就在李泰接下来的话即将脱口而出,李世民的茶杯也马上就要飞起来的那一刻,张阿难突然走进来插了一句话,硬生生给李泰的作死行为按下了暂停键。

在唐朝,中央政府主要由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个主要部门构成,它们各司其职,共同维护国家行政的正常运作。

尚书省主要负责管理户、兵、吏、工、刑、礼,这六部,负责皇帝政令的实施。

中书省负责草拟和下达皇帝的各项圣旨和诏书,相当于皇帝身边的文秘部门。

门下省则负责对朝廷的各项决策进行审核和批准。

这种三省六部制确保了行政权力的合理分配和相互监督,从而保障了国家治理的高效与平衡。

作为朝中位高权重的大臣,官拜中书侍郎的岑文本这个时候请求觐见,李世民不能拒而不见。

斜眼瞟了一下紧握在手中的那盏茶杯,李世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慢慢松开了手。

看来今天这盏茶杯是摔不到那个逆子脸上了……

“宣!”

李世民的嘴角微微动了动,冷冰冰的一个字从他嘴里甩了出来,仿佛带着一股寒气。

这时李泰这才察觉到,面前的父皇不知何时己经没有了开始的和蔼,正一脸不善地看着自己……

张阿难出去没一会,一个身穿朱紫色官服的中年男人快步走了进来,一到李世民面前就立马行叩拜大礼:

“臣,岑文本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

“谢陛下。”

“爱卿前来,所为何事啊……?”

看着起身的岑文本,李世民目光冰冷,没好气的问道。

对于李世民的冷淡,岑文本就像是丝毫没有注意到,只是躬身拱手,同时面带微笑的说道:

“臣听闻,魏王殿下倾尽心力所编纂的《括地志》一书,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辛勤耕耘与不懈努力,终于得以圆满完成。

臣心中激动之情难以言表,迫不及待地希望能够率先一览其风采,感受其博大精深的内涵。”

岑文本一边自顾自的说着,同时从李泰身边的大木箱里拿出一本,全然不顾御案前李世民阴冷的表情:

“魏王殿下不辞辛劳,夜以继日地致力于此书的编纂工作,倾注了无数心血,最终成就了这一举世瞩目的著作。

这不仅是对我大唐的巨大贡献,更是天下苍生之福分啊。”

听到岑文本如此抬高李泰主持编纂的这部书籍,李世民有些不以为然的撇撇嘴:

“是吗?这部书真的有你说的这么好……?”

“千真万确啊陛下,陛下面前,臣岂敢犯欺君之罪。

这《括地志》不仅是一部地理志,更是国之重典。

臣冒昧进言,陛下应当对此书予以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以更好地了解和治理我大唐的广袤疆土。

此书的完成,不仅为大唐文学增添了宝贵的财富,更可以为国家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啊。”

岑文本语气平和,但态度十分笃定,眼神中也透露出一丝恳切。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见到岑文本如此中肯的态度,李世民也不好驳了这位朝中肱骨之臣的面子。

眼下中书省的最高长官中书令一职空缺,岑文本这个中书侍郎就是目前中书省实际上的最高管理者。

在岑文本不辞辛苦、尽职尽责的操劳下,中书省运转得井井有条,政务处理效率也显著提高。

看着岑文本一副情真意切的样子,再想到他平时的任劳任怨,李世民也不好发作,只好微微颔首,神情稍显缓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