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逝,转眼间俩月过去了,从办完满月酒后,刘平寇又非常坚决的让母亲,又坐了一个半月的月子。
这一个半月,刘平寇悄悄的给母亲水里加入了,参灵复元丸,母亲这一个多月不但胖了不少,身体更加健康,就是活过一百没也问题。
不只是母亲家里人的水,也都借着熬去暑汤的时候加入了复元丸,家人的身体经过调养现在都壮的很。
母亲是9月10日出的月子,实在是月子做的太无聊了,坚决要出月子,没办法刘平寇只能妥协了,但是只让母亲带妹妹,什么重活都不让母亲干。
这样又过了十几天,到了9月24日这天过中秋节了,母亲大人非要去和奶奶他们做月饼,让刘平寇自己看着妹妹。
妹妹己经三个月了,更加可爱和好玩了,而且因为妈妈身体补的好,妹妹得到营养也多,比这个年代所有同月的孩子都硬实。
三个月大的妹妹们,能做的事渐渐多起来了,身体上,趴着时能用胳膊撑起上半身,脑袋也能抬得稳稳的,左右扭头看周围,抱起来时,脖子能支住脑袋,不会像刚出生时那样软塌塌总耷拉着。
西肢也都很有劲,一抱起来就想让竖着抱,小腿一蹬一蹬的想往上串。
视力方面,妹妹们能看清几十厘米左右的东西,喜欢盯着颜色鲜艳、会动的物体,比如彩色摇铃、红色拨浪鼓,家人的脸。
听到声音会转动脑袋找声源,对熟悉的声音,像妈妈和刘平寇的说话声、轻柔的歌声,会表现得安静专注。
这个阶段的妹妹们还会用表情和动作表达情绪,开心时会咧嘴笑,甚至发出“咯咯”的笑声,
不舒服或饿了就“哇哇”哭,小手也不总攥成小拳头了,会试着抓握放在手边的小物件,虽然还不太灵活,抓了可能很快就松开。
偶尔还会咿咿呀呀“说话”,像是在和大人“聊天”尤其是没人的时候,俩个妹妹会脸对着脸,“啊、哦、咿”的聊天,像是再曲曲谁。
刘平寇看着妹妹和妹妹们聊天,刘平寇:“啊啊…哦…哦哦”的跟妹妹们说话,妹妹也会“吚…啊啊,啊吚哦”的回应着。(就光写对话能写几章啊哦吚)
说的高兴了,刘平寇一笑,妹妹们野跟着笑,声音比百灵鸟还好听。
那边母亲可算出去放风了,这会正跟着奶奶和二伯母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话,最后话题说道了刘平寇。
二伯母:“你家平寇这孩子,真是孝顺还有本事,家务活干的也好,尤其是做饭,你这月子里的饭啊,我有的都没听说过,托你的福我也跟着吃了不少。”
母亲:“这孩子从小就特别懂事,就是懂事的让我心疼,而且越大注意还越多。”
奶奶:“我这个孙子,从出生就福大命大,老三媳妇你还记得那年你生他,你们差点全部煤烟中毒,幸好接生婆喊的快,要不你们几个都得落下病。”
几人说着话做着月饼,都是红豆馅的,等全部包完用模具压好,就上锅蒸。
村里都是在自己家做好月饼,到太阳落山后,各家都吃过晚饭,然后拿出月饼和自己种的水果。
在游击队的组织下一起在,打谷场过中秋节,游击队会安排抗日表演,宣传组织上的政策,军民融合在一起,为抗日大家团结一心,往好的方向发展。
老人们依旧会给孩子们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故事,传递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坚定着人们心中的信念。
这种在艰难环境下对传统习俗的守护,与敌占区被扭曲的中秋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中国人民对自身文化的热爱与对侵略者文化入侵的无声抵抗。
敌占区北平城和城郊,这座古老的城市,此时正处于鬼子的黑暗统治之中,文化入侵如暗流涌动,侵蚀着传统节日的纯粹与本真 。
在北平敌占区的街头巷尾,中秋的热闹表面之下,隐藏着压抑与无奈。
鬼子试图用他们的文化来替代中国传统,比如将日式的祭祀仪式与中秋元素强行融合,在一些公共场所举办所谓的“中日共庆中秋”活动,实则是文化侵略的卑劣手段。
街头的商铺,被迫挂上日文的中秋促销招牌,原本应是售卖传统月饼的摊位,也混杂进了日式点心。
许多百姓虽仍保留着中秋团圆的习惯,但在购买月饼时,却发现不少商家为迎合鬼子,将月饼做成樱花、旭日旗等图案,传统玉兔、嫦娥纹样反倒很少少见。
中秋节的第二天,也到了秋收的时候,一到秋收鬼子就会出现征粮队,或着是出来扫荡,强抢粮食要是抵抗过于频繁,鬼子会烧了庄稼地。
那敌后区的村子有游击队组织,大家一起收粮食,都是在晚上进行,而且是从庄稼中间开始,这样白天庄稼地外面看不出来,己经开始收割粮食了。
玉米地只把玉米棒掰下来,高粱用手把上面的粮食穗折下来,只有收小米和豆子的时候才用镰刀收割。
而且收回来的粮食,都藏在地窖里面或者山洞里,鬼子们想找也找不到。
就这样白天有,小交通员专门放哨盯着鬼子的,鬼子要是来了,就想办法打跑,如果能歼灭那就全部都歼灭了,放哨就是好让壮劳力休息,晚上青壮收割,老少往回运。
日本鬼子天天来抢粮,大伙只能夜里打着手电、举着油灯,深一脚浅一脚地在地里割麦子、收豆子。
镰刀钝了就拿石头磨,扁担断了找根木头接着用,连几岁的娃娃都背着筐帮大人运粮食。
着会儿每一口粮食都来之不易,就算再苦,乡亲们也会留一把新米,给村里没儿没女的老人送去。
孩子们用高粱秆扎小人儿,有先生的村子,先生就在村口教大伙认字,写得最多的就是“守住地,吃饱饭,打跑鬼子”
这些粮食不光是救命的口粮,更是咱们咬牙活下去希望,也是把鬼子赶出去的底气。
如果那个村子被抢了,附近村子的游击队就会一起去把粮食抢回来,有比较犟种人鬼子来抢粮食,他是舍命不舍梁,愣是空手跟鬼子夺粮。
刘平寇上一世记得隔壁村王大爷说过,有一回全村刚收完谷子,还没来得及藏,鬼子就来了。
大伙扛起粮食往山里跑,连七十多岁的老太太都抱着一袋小米不松手。最后多亏游击队在半路截住了鬼子,才把粮食抢回来。
一连几天,大家可算是把粮食,安全收到地窖了,今年虽然干旱,可是村里及时打了水井,这才让粮食没有减产多少。
附近的村子听说都减产了好多,最多的都减产了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