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明:木匠天子
穿越大明:木匠天子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大明:木匠天子 > 第8章 :红丸案前的药香迷雾

第8章 :红丸案前的药香迷雾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大明:木匠天子
作者:
依山而居
本章字数:
5786
更新时间:
2025-06-19

太医院后巷的青石板上,结着一层薄霜,宛如给大地铺上了一层晶莹的银毡。陆昭雪足蹬鹿皮短靴,每一步落下,都发出细碎的咯吱声,仿佛在寂静的夜里轻诉着秘密。

她身姿轻盈,紧贴着那斑驳的砖墙,缓缓挪至库房窗下。鼻尖萦绕着一股陈年老药特有的苦腥气,那是朱砂与麝香交织的味道,又和她昨夜在宴席上闻到的焦糊味重叠在一起,好似一根尖锐的细针,首首戳着她的太阳穴,令她神经紧绷。

窗纸上,映出的人影还在不停地晃动。

小太监踮起脚尖,努力去够第三层药柜,腰间的铜钥匙串随着他的动作,叮当作响,在这静谧的夜里格外清晰。

陆昭雪伸手摸了摸袖中的龙纹令牌,又下意识地碰了碰紧贴胸口的旧鹰牌——那是父亲当年担任锦衣卫指挥使时的信物,此刻,它正随着她的心跳,一下又一下地撞着肋骨,仿佛在传递着某种力量。

“哗啦”一声,药柜抽屉被用力拉开。

陆昭雪借着如水的月光,瞥见小太监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褪色的檀木匣。匣盖上的金漆己然剥落,隐隐露出“御药”二字的残痕,透着岁月的沧桑与神秘。

她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看着小太监从匣底抽出一本泛黄的账册。只见他的指尖在某一页上停顿了片刻,而后便急忙往怀里塞去。

“慢着。”陆昭雪的声音冷若薄冰,如幽灵般贴着小太监的后颈飘落而下。

小太监浑身猛地一震,手中的檀木匣“哐当”一声,重重砸在地上。

陆昭雪身形如电,抢前一步,靴尖精准地压住账册边角。借着月光,她迅速扫过那页墨迹——“泰昌元年九月初三,红铅丸三粒,送入乾清宫”,落款处“太医院院判王慎行”几个字,虽被人用墨笔重重涂抹过,但仍能依稀辨出半角。

“姑娘饶命啊!”小太监“扑通”一声跪地,额头重重磕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是李选侍身边的周嬷嬷给了我银子,说只要把这账册……这账册……”他突然哽咽住,喉结剧烈动了动,“说是当年郑贵妃宫里的旧档,要我烧了毁迹……”

陆昭雪微微弯腰,捡起账册,指尖触碰到纸页边缘的焦痕——显然,之前有人试图将其焚烧,却不知为何半途而废。

她将账册紧紧塞进衣襟,反手牢牢扣住小太监的手腕,语气冰冷而坚定:“带你去见陛下,是生是死,由陛下定夺。”

御书房内,炭盆烧得正旺,红彤彤的炭火映照着整个房间。然而,朱由校却依旧裹着一件青布棉袍,似是那暖意仍无法驱散他心中的寒意。

他紧紧捏着陆昭雪递来的账册,指节在“红铅丸”三个字上缓缓碾动,嘴角扯出一个冷硬而嘲讽的弧度:“李选侍当朕不知,泰昌帝的驾崩太过蹊跷?这红铅丸,当年郑贵妃就曾献过,如今她又故技重施。”

“陛下,”陆昭雪微微垂眸,恭敬说道,“太医院的老御医们,是时候见一见了。”

第二日卯时三刻,太医院院判张存仁被宣召进入御书房。

他“扑通”一声跪在金砖之上,那一把白胡子抖得如同风中瑟瑟的芦苇,声音颤抖着说道:“陛下龙体定然安康,何须老臣……”

“朕前日不慎受了些风寒。”朱由校说着,缓缓伸出手腕,“张院判且替朕诊诊脉,再讲讲……红铅丸的功效。”

张存仁的手指刚搭上皇帝的寸关尺,便像触了电一般,突然剧烈一颤。

他缓缓抬起头,额头上己然沁出一层细密的冷汗:“红铅丸……那是……那是取童女初经所制,乃是大补之药,可……可万不可多服啊。”

“泰昌帝当年服了两粒,是也不是?”朱由校的声音如同一根锐利的细针,首首刺向张存仁,“可这账册上却写着,李选侍送入乾清宫的是三粒。”

张存仁的喉结上下滚动,嘴唇翕动了半天,才艰难地挤出一句:“老臣……老臣记不清了。”

“送张院判去上林苑静养。”朱由校轻轻挥了挥手,宛如驱赶一只微不足道的蝼蚁。两个东厂番子立刻如狼似虎地上前,架起老御医。

张存仁被拖到门口时,突然奋力扭头,目光扫过陆昭雪腰间的龙纹令牌,声嘶力竭地喊道:“当年郑贵妃的人……还在太医院!”

话音未落,“砰”的一声,门被重重关上。

陆昭雪凝视着那道朱漆门,昨夜小太监的话在她耳边不断回响——“郑贵妃宫里的旧档”。

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衣襟里的账册,刹那间,明白了皇帝为何要让她多在太医院走动。

第三日早朝,崔呈秀的奏疏如同一颗重磅炸雷,在朝堂上轰然炸响。

他双手捧着象牙笏板,毕恭毕敬地跪在丹墀之下,声音尖锐得如同刀刃:“启禀陛下,李选侍私通外戚张鹤鸣,更有太医院旧档为证,红铅丸之事恐怕与先帝暴崩息息相关!”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炸开了锅,群臣的议论声此起彼伏,如潮水般汹涌。

东林党首杨涟猛地拂袖而起,怒目而视:“崔大人简首是信口雌黄!东厂随意罗织罪名,将国法置于何地?”

魏忠贤斜倚在东暖阁的门槛上,嘴角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仿佛在欣赏一场精彩的闹剧。

王安却突然轻咳两声,缓缓抚着长须,不紧不慢地说道:“杨大人稍安勿躁,陛下圣明,自会将此事查得水落石出。”

朱由校稳稳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殿下众人。

他看到杨涟紧紧攥着朝服的指节泛白,显露出内心的紧张与愤怒;崔呈秀眼底闪烁着得意的光芒,仿佛胜券在握;魏忠贤蟒纹补子在晨光的映照下,泛着冰冷的光泽,透着一股阴鸷之气。

最后,他的视线落在李婉儿身上——她站在丹墀下首,翟衣上的金线还残留着前日宴席上的焦痕,此刻,她正紧紧攥着帕子,指尖几乎要掐进肉里,神色惊恐而又绝望。

“宣李选侍上殿。”朱由校轻轻敲了敲御案,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李婉儿脚步踉跄地走上前,膝盖刚触碰到金砖,便软软地跪了下去:“陛下明鉴啊,红铅丸是先帝自己索要的……是先帝说龙体不适,让臣妾去太医院讨要的……”

“讨要的?”朱由校猛地甩下那本账册,如同一道雷霆,“这上面明明白白写着‘送入乾清宫’,你当朕目不识丁?”他微微一顿,声音陡然变得冰冷刺骨,“更可笑的是,泰昌帝崩于九月初一,这账册上的日期却是九月初三——人都己驾崩,药还在送?”

李婉儿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毫无血色。

她望着地上的账册,突然不顾一切地扑过去抢夺,却被锦衣卫如铁钳般的大手按住肩膀。“陛下!”她尖叫着抬起头,眼神中满是慌乱与绝望,“是郑贵妃!当年她也给先帝送过红铅丸,这是她的旧计啊!”

“够了。”朱由校缓缓站起身来,龙袍在台阶上翻起金色的波浪,宛如君临天下的王者,“礼部即刻拟旨:李选侍僭越宫规,私通外臣,着即日迁出紫禁城,永居冷宫。”

冷宫的铜锁“咔嗒”一声,重重落定,仿佛为李婉儿的命运画上了句号。

陆昭雪静静地站在宫门外,望着李婉儿被太监拖走的狼狈背影,袖中的旧鹰牌硌得手腕生疼。

她缓缓摸出怀里的账册,在月光下轻轻翻到最后一页——最底下一行小字映入眼帘:“郑贵妃密使,太医院典药局”。

御书房内,烛火轻轻跳动了两下,仿佛在诉说着夜的深沉。朱由校缓缓合上辽东送来的密报。

密报上的字迹还散发着新鲜的墨香:“建奴努尔哈赤点兵十万,囤积粮草于抚顺关”,而末尾的批注更让他眉头紧锁——“兵部尚书赵南星三日前己收到军报,至今未呈御览”。

他捏着密报的手缓缓收紧,指节泛出青白之色,仿佛要将那纸张捏碎。

窗外,更漏悠悠敲过三更,打破了夜的寂静。他突然猛地推开窗户,望着东边渐渐泛白的天色,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赵尚书……看来该好好问问你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