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百官因紧急召唤而来,虽不知具体原因,但己感受到事态严重性。
毕竟,如此罕见的紧急朝会多年未开。
众臣屏气敛声,规规矩矩地站立殿中,丝毫不敢懈怠。
麒麟殿内气氛凝重。
嬴政稳坐龙椅,双目微闭,似在休憩。
身旁的章邯看着殿外的日晷,轻声道:“陛下,时辰己到。”
嬴政缓缓睁开眼,懒散地伸了个懒腰。
群臣见状,皆屏息凝神,静候圣旨。
“人都到齐了吗?”嬴政打了个哈欠。
章邯示意道:“启禀陛下,李大人还未到。”嬴政面无表情,挥了挥手:“拖出去斩了。”章邯稍作欠身,领命而去。
此般冷酷果断,让满朝文武心头一震。
随后,嬴政目光如炬,巡视殿内。
无论权倾朝野的丞相还是赫赫有名的上将军,无不低头俯首。
嬴政略作停顿,转向章邯:“把北疆的情况给诸位说说。”章邯领命,详细汇报胡人侵扰边境之事。
话音刚落,朝堂便议论纷纷。
“北疆胡人胆大包天,竟敢挑衅大秦!”
“此事绝不能姑息,定要追究到底。”
“小小蛮夷,岂敢欺我大秦!”武将们群情激奋。
相比之下,文臣们则沉默居多,未发一语。
起初,陛下多次提及征讨胡人的计划,却遭到了众人的强烈反对。
他们认为大 ** 刚建立,国内仍有无穷隐患,包括未被完全控制的反叛势力和众多江湖组织。
此外,他们认为胡人愚昧无知,只会屈服于大秦的威严,绝不会轻举妄动。
然而,章邯送来的情报如一记耳光,狠狠打在这些人脸上,让他们震惊不己:胡人竟敢挑衅?
文官队伍最前列的李斯与蒙毅深陷沉思。
尽管情报明确显示胡军己经越界,但他们仍坚持当初的看法,认为此时发动北征并不明智。
嬴政扫视众人,将每个人的表情尽收眼底,最后目光落在中车府令赵高身上。
“赵高。”
赵高迅速出列,跪地叩首:“臣在。”
“把你从东郡带回的陨石拿出来给大家看看。”
嬴政的声音骤然冰冷,让大殿中的群臣惊慌失措。
陨石?一块石头有什么好看的?提到北疆胡人,怎么又扯到陨石上去了?陛下到底想说什么?
赵高遵命后,示意殿外的人进来。
很快,几名身手敏捷的男子抬着重达千斤的红色巨石入殿。
刚进殿的红色陨石便吸引了所有文武官员的目光,确切地说,是上面刻的大字吸引了众人的注意——亡秦者胡!
“扑通!”“扑通!”李斯和蒙毅瞳孔微缩,率先跪下。
紧接着是蒙恬、王离,随后全体文武官员跪拜。
“陛下息怒,大秦必定千秋永固,万世兴盛!”
“陛下息怒,大秦必定千秋永固,万世兴盛!”
“陛下息怒,大秦必定千秋永固,万世兴盛!”
麒麟殿内跪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李斯和蒙毅混在其中,面容苦涩。
他们明白,这次帝国一定会对北疆采取行动,无论谁劝都没用。
更何况,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没人敢触怒陛下。
果然,随着两人的思索,传来一声清脆的金属碰撞声。
嬴政拔出腰间的天间剑,冷眼扫视群臣。
"众卿。
"他语气低沉缓慢,却带着刺骨寒意:"朕欲北征,有异议者站出来。
"
群臣心头一凛,纷纷低头。
"陛下英明!北疆胡人嚣张跋扈,冒犯我大秦尊严,该当严惩!"上将军蒙恬率先表态。
"臣附议!北疆蛮夷早该肃清!"王离紧随其后。
随即,大殿内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嬴政满意地点点头。
他并不关心有多少真心支持,只要达到效果即可。
"蒙恬、王离听旨!"他高声宣布,"各率二十万大军,再征调十万,共五十万兵马,即刻出发。
朕要大秦边境千丈之内,再无胡人踪迹。
"
北疆,无名村。
凌琳靠在大树下,手中把玩着最后一张新手大礼包中的随机人物召唤卡。
"叮!检测到随机人物召唤卡!"
"确认使用?"
"确认!"
"恭喜宿主获得历史人物,冉闵!"
"此人己入大秦境内,并完成户籍登记。
忠诚度百分百,将在适当时机与宿主相逢。
"
武悼天王冉闵?
凌琳眼中闪过一丝异彩。
这是一位以勇猛著称的历史名将,此刻边疆正乱,召唤他再合适不过。
不知还要多久,才能与这位传奇人物相遇呢?
夕阳西下,凌琳站在一个小土包前,目光中带着些许不舍。
明天就是为白老头守孝的最后一天了。
该说再见了!
渔阳郡,第一驻军治所。
驻军治所有五百人,最高长官是五百长刘乐,他手下有五个百夫长。
其他还有众多什长和伍长。
军帐外,一位面容俊朗却身形消瘦的青年停下了脚步。
守营的士兵皱眉喊道:“快离开,这里是军营重地,不得擅闯。”
俊朗青年没有退开,平静地说:“我要见刘乐。”
什么?
士兵眉头紧皱,正要发火。
这家伙难道还没醒吗?提到刘乐的名字都要毕恭毕敬地称呼他为五百长大人。
士兵刚想赶走这个年轻人,突然想起前几天五百长的叮嘱。
于是收敛起不耐烦,问:“请问阁下可是姓白?”
青年点头,士兵大吃一惊,急忙说:“请您稍等,我去通报五百长大人。”
说完,士兵飞快跑进军营,暗自庆幸自己多留了心眼,不然就要把刘乐特意交代要留意的人给赶走了。
军帐内,刘乐正在和几名百夫长喝酒聊天,话题是那天在无名村口的事情。
凌琳一剑斩杀十人,并敢对影密卫大人不敬的事迹。
“一剑斩十人,五百长大人,您这话也太夸张了吧。”一名百夫长不信,当场质疑。
“是啊,而且还是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居然敢跟影密卫对着干?”另一个附和。
“五百长大人,您能不能别这么浮夸?”有人半开玩笑地说。
“我反正不信。”又一人摇头。
几名队长接连提出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