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飞博士的工作室坐落在一栋环境清幽采光极好的顶层。内部装饰并非冷冰冰的医疗场所,更像一个温暖舒适的书房与茶室的结合体。米色的主色调,原木家具,随处可见的绿植,以及角落里摆放的沙盘和艺术治疗工具,都营造出一种令人放松、安全的氛围。轻柔的纯音乐如同溪流般在空气中流淌。
苏小璃被苏御天小心地护送到这里。踏进工作室的瞬间,她全身的肌肉绷紧了,小鹿般的瞳孔里充满了戒备和抵触,像一只受惊后竖起尖刺的小鹿。
在凯瑟琳诊疗室里被强行撬开记忆的痛苦,瞬间涌上心头。她下意识地抓紧了苏御天的衣袖。
“小璃,别怕。”苏御天感受到她的紧绷,声音放的温柔,“夏飞博士是大哥特意为你找的,她不一样。”他看向迎上来的夏飞,眼神带着恳求。
夏飞博士走了过来。她比照片上看起来更温和,穿着一身质地柔软的米白色针织套装,脸上带着真诚而平静的微笑,没有任何压迫感。她没有立刻靠近苏小璃,而是保持着一个安全的距离,微微弯下腰,让自己的视线与坐在沙发上的少女平齐。
“你好”夏飞的声音很轻柔,如同羽毛拂过,“我是夏飞,你可以叫我夏医生,这里是我的工作室,你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可以放松说说话的地方,或者只是安静待一会儿的地方,都没关系。”她没有急于进行任何“治疗”的表述,只是简单地介绍自己和空间。
她的目光温暖而包容,没有审视,没有评判,只是安静地观察着苏小璃的反应。她目光注视着少女的脸色还有眼底深处的警惕,以及那只紧紧抓住兄长衣袖、指节泛白的手。
“想喝点什么吗?热牛奶?花草茶?果汁?”夏飞自然地转移话题,仿佛只是招待一位来做客的小客人。
苏小璃沉默着,没有回应,只是将身体更紧地缩在沙发里,抱紧了怀里的雪松,苏御天破例允许她带着猫来,作为安抚物。
夏飞并不在意她的沉默。她起身,动作轻柔地倒了一杯热牛奶,放在苏小璃面前的,然后自己坐在了稍远一些的单人沙发上,拿起一本绘本随意翻看着,不再刻意关注苏小璃,只是让空间里弥漫着一种安静的气息。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工作室里只有轻柔的音乐和夏飞翻动书页的声音,以及雪松轻微的呼噜声。苏小璃紧绷的神经在这种无声的接纳中,缓慢地松弛下来。她依旧沉默,但抱着雪松的手臂不再那么用力,视线也开始小心翼翼地打量这个温暖陌生的环境。
过了大约二十分钟,夏飞才放下绘本,再次看向苏小璃,声音依旧温和:“小璃,这里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她指了指沙盘架上的各种微缩模型,“如果你愿意,可以随意摆弄它们,不需要告诉我任何意义。或者,那边有些画笔和纸,也可以随意涂画。当然你也可以这样抱着你的小猫,听听音乐,也很好。”她将选择权完全交给了苏小璃。
苏小璃的目光在沙盘和画纸上短暂停留,最终摇了摇头,只是更紧地抱了抱雪松。
“没关系。”夏飞微笑,“那我们就这样安静地待一会儿好吗?如果你有任何不舒服,或者想离开,随时告诉我或者你的监护人。”她强调了“随时可以离开”的自由感,这对建立信任至关重要。
第一次的“治疗”,就在这种看似毫无进展的平静中度过了近一个小时。夏飞没有询问任何关于过去、关于感受的问题,只是让苏小璃熟悉环境和她的存在。离开时,苏小璃虽然依旧沉默,但眼神中对夏飞的抵触明显减弱了一些。
第二次、第三次…夏飞始终保持着这种温和、尊重、非侵入性的方式。她会分享一些关于小动物或者关于自然的小故事,又或者只是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她敏锐地捕捉到苏小璃对雪松的极度依赖,便将话题巧妙地引向宠物带来的慰藉,引导苏小璃在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些关于“温暖”和“陪伴”的微弱感受,尽管只是点头或细微的眼神变化。
信任的堡垒在夏飞的耐心和温柔中,一砖一瓦地搭建起来。苏小璃开始允许夏飞坐在离她更近一些的位置,偶尔会对夏飞关于雪松的问题给出简短的回答,比如“它喜欢晒太阳”。
夏飞没有立刻对苏小璃治疗,而是日复一日的与她维持着这种状态。
几周后,当夏飞感觉到苏小璃在她面前己经能维持一种相对放松的状态,她才在征得苏小璃极其微弱的点头同意后,尝试引入更专业的评估技术——渐进式肌肉放松训练。
“小璃,我们现在尝试一个很简单的小游戏,就像给身体做一个小小的按摩,好吗?”夏飞的语调平缓,带着引导性,“不用紧张,跟着我的声音,试着感受一下……”
她引导苏小璃从脚趾开始,一点点地感受紧张,然后再一点点地放松。她的声音如同带着魔力,不急不缓,充满了安抚的力量。苏小璃起初身体僵硬,但随着夏飞温和而坚定的引导,她紧绷的肌肉在指令下极其缓慢地松弛下来,呼吸也变得稍微深长了一些。夏飞仔细观察着她生理指标、呼吸频率和手指放松程度的微小变化,这是建立身体安全感和掌控感的重要一步。
在渐进式放松的基础上,夏飞判断苏小璃对催眠的接受度有所提高,至少生理上不那么抗拒深层放松状态,她决定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尝试一次浅度催眠下的意象引导,目标是寻找“安全之所”。
“小璃,现在感觉身体很放松,很舒服…想象一下,你正走在一个很安全、很美丽的地方…也许是森林里一条铺满阳光的小路,也许是海边一片柔软的沙滩…只有你,和让你感到完全安心的事物…”夏飞的声音低沉而柔和,引导着苏小璃在放松状态下构建内心的安全图景。
在夏飞的引导下,苏小璃的意识渐渐沉入一种半梦半醒的朦胧状态。她的“安全之所”意象开始浮现:一片开满白色小花的林间空地,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点,雪松在她脚边慵懒地打滚,还有一个模糊的散发着阳光气息的沐晴玖在不远处笑着向她招手……画面温暖而祥和。
夏飞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种安全的状态,试图让苏小璃在这个意象中多停留一会儿,巩固这种积极的感受。然而,就在她尝试着极其轻微地将话题引向“这片森林之前是什么样子?”时——
苏小璃构建的温暖意象瞬间崩塌!
阳光明媚的林间空地骤然被冰冷的雨夜取代!刺眼的车灯、刺耳的刹车声、模糊的血色、冰冷的雨滴砸在脸上的感觉、还有无数充满恶意的、扭曲的、喊着“去死”、“肮脏”的面孔如同潮水般涌来!绝望、窒息、刻骨的寒意瞬间将她淹没!
“不——!”苏小璃在躺椅上猛地蜷缩起来,身体剧烈地颤抖,喉咙里发出压抑的、如同小兽般的呜咽,脸色惨白如纸,额头上瞬间布满了冷汗!
“小璃!回来!看着我!”夏飞反应极快,声音瞬间变得清晰而坚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引导力。她立刻终止了所有引导,用温和但有力的声音呼唤她的名字,“小璃,看着我,这里是我的工作室,你很安全,雪松就在你身边。感受你坐着的椅子,感受房间里的温度,听我的声音……”
夏飞没有强行触碰她,只是用声音持续地、稳定地引导她回到现实环境。同时,她迅速看了一眼旁边的生理监测设备,确认苏小璃的心率和呼吸虽然急促紊乱,但并未达到危险临界值。
在夏飞沉稳的引导下,苏小璃急促的喘息渐渐平复,身体剧烈的颤抖也慢慢停止。她缓缓睁开眼,小鹿瞳里充满了未散的惊悸和深重的疲惫,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搏斗。她第一时间紧紧抱住了不知何时跳到她腿上的雪松,将脸埋进它温暖的长毛里,寻求唯一的慰藉。
夏飞的心沉了下去。刚才那瞬间的崩溃和切换,那扑面而来的绝望感…太过真实,也太具有冲击力。这绝非简单的抑郁或PTSD能完全解释。她看到了冰层之下汹涌的暗流。
“没事了,小璃,没事了。你很勇敢。”夏飞的声音恢复了之前的温和,带着深深的安抚,“今天就到这里,你做得很好。和雪松在这里安静地待一会儿,好吗?我去和你的哥哥说几句话。”她给苏小璃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平复。
客厅里,苏御天焦急地等待着。看到夏飞出来,他立刻迎上去:“夏博士,小璃她……”
夏飞的表情是前所未有的凝重,她示意苏御天坐下,声音压得很低:“苏先生,初步评估,小璃的情况……非常复杂,也远比我们最初预想的要严重。”
苏御天的心猛地一紧:“请说。”
“她确实患有重度的抑郁症,伴随着明显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在她对特定场景如拍照、雨夜的强烈恐惧反应中表现得很明显。”夏飞顿了顿,眼神锐利而严肃,“但是,刚才在尝试深入接触她的内在世界时,我观察到,她有一些异常的强解离倾向。”
“解离?”苏御天对这个词感到陌生而不安。
“是的。”夏飞斟酌着用词,“简单来说,就是她的意识、记忆、身份认同或对环境的感知出现了明显的割裂感。这可能是她应对极端痛苦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在刚才的催眠状态下,当试图触及某些核心创伤点时,她的反应极其剧烈,瞬间从一个相对平静甚至带点温暖的状态,坠入了极度恐惧和绝望的深渊,这种切换的速度和强度超出了PTSD的典型表现。”
夏飞看着苏御天骤然变白的脸色,语气更加慎重:“苏先生,我目前只是基于这次评估的初步怀疑,还不能下任何定论。但我需要提醒你,小璃的精神世界非常脆弱,也存在着我们尚未完全探明的风险。她现在需要一个稳定、安全的环境,任何刺激,哪怕是很微小的刺激,都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那…该怎么办?”苏御天感到一阵窒息般的沉重。
“我建议一个月后再带她来进行一次评估。这期间,请务必做到,维持环境的绝对安全和稳定,避免任何可能让她联想到创伤的人或事靠近。提供温暖的陪伴和支持。那位沐小姐对她有着积极影响,可以适当增加她们接触的机会。密切观察她的日常行为、情绪变化和睡眠情况,如果有任何异常,比如突然的性格大变或者对特定事物表现出完全不符合常态的反应,请立刻联系我。”夏飞停顿了一下继续补充
“还有,绝对禁止任何未经我同意的、非专业的干预或刺激,尤其是涉及深度催眠或强行回忆创伤的手段!”
夏飞每一条都说得极其清晰,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权威。苏御天用力点头,将每一个字都刻在心里。
嘱咐完苏御天,夏飞目送他小心翼翼地带着苏小璃离开。看着少女单薄得仿佛随时会消散的背影,夏飞眼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有职业性的凝重,有深深的担忧,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
回到安静的工作室,夏飞坐到办公桌前,打开了自己的加密数据库。她输入了几个关键词:青少年、重度创伤史、解离倾向、快速情绪、身份切换、存在强烈内在冲突
屏幕滚动,最终,一个加密等级极高的档案跳了出来。档案名称只有一个代号:案例 L。
夏飞点开档案,快速浏览着里面记录的,那是属于另一个少女的诊疗记录、症状描述和行为观察笔记。
她的眉头越皱越紧,眼神也越来越沉重。那些关于“内在声音的对抗”、“对特定对象的矛盾情感”、“极度的依赖与极度憎恨并存”、“在安全环境中突然爆发毁灭倾向”的记录…与今天苏小璃在催眠中展现出的那一瞬间的崩溃,何其相似!
尤其是那份关于疑似解离性身份障碍(DID) 的备注,如同一块巨石压在夏飞心头。
DID,过去被称为多重人格障碍,是极端创伤下,心灵为了生存而将无法承受的痛苦记忆和情感割裂出去,形成相对独立“部分”的复杂机制。
“难道…”夏飞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她无法确定,第一次评估的信息还太少。但那份强烈的既视感和专业首觉让她无法忽视。
她拿起笔,在苏小璃崭新的诊疗记录本上,慎重地写下了初步印象:
主要诊断:重度抑郁症(MDD)、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需高度关注:存在显著解离症状(dissociative symptoms),情绪及状态切换异常迅速且剧烈,警惕潜在复杂性发展(如:解离性身份障碍/DID?需后续深入评估验证)。
关联参考:症状表现与“案例 L”有高度相似性(待深入比对)。
写完最后一个字,夏飞靠在椅背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窗外,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天际。她知道,自己接下了一个艰巨的任务。那个叫苏小璃的女孩,与“案例 L”相似的影子,夏飞的眼神变得坚定而充满使命感。她必须小心翼翼地靠近,用最大的温柔和耐心,去触碰那冰层之下,伤痕累累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