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神童: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
寒门神童: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寒门神童: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 > 第131章 工程完成

第131章 工程完成

加入书架
书名:
寒门神童:五岁半科举打脸全族
作者:
盛宴3
本章字数:
4172
更新时间:
2025-07-06

王翠莲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唯有赵氏,意味深长地瞥了站在一旁的公公一眼,眼底闪过一丝了然。

她就说,以婆婆的性子,怎么可能做出这种决定,原来是公公的手笔。

这一招,真是釜底抽薪,又高又绝!

徐老三毕竟心软,看着母亲这副“悔不当初”的可怜模样,心里有些不落忍。

他张了张嘴,想说:“娘,其实也不用这样,你只要以后……”

话还没说出口,胳膊就被身边的赵氏狠狠地掐了一下。

他吃痛地“嘶”了一声,扭头看去,只见赵氏正对他微微摇头,眼神里满是警告。

徐老三不是蠢人,他瞬间就明白了妻子的意思,再联想到父亲刚才单独留下母亲谈话,心里顿时也明白了七八分。

这恐怕是爹的决定。

既然是爹的决定,那他就不能再多嘴了。

他不能替二哥做主,更不能违逆父亲的意思。

他只能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闭上了嘴。

院子里,再次陷入了一片死寂。

徐老二首勾勾地看着自己的母亲,那张涕泪交加的脸,在他看来,却是那么的虚伪,那么的陌生。

他想起了小时候,大哥抢了他的糖葫芦,娘说,你是弟弟,就该让着哥哥。

他想起了成家后,娘总是偷偷拿二房的东西去补贴大房。

他想起了大房被赶走后,娘整日里唉声叹气,说这个家没了主心骨。

他又想起了这一次,娘竟然联合那个畜生大哥,要害死自己的儿子,害死这个家的希望!

一桩桩,一件件。

所有的愤怒,所有的怨恨,所有的失望,最终都化作了一声长长的、沉重的叹息。

他没有去扶她,也没有说一句原谅的话。

他只是默默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摆,然后,对着徐氏的方向,“噗通”一声,首挺挺地跪了下来。

“娘!”

他重重地,磕了三个响头。

额头撞在坚硬的青石板上,发出“咚、咚、咚”的闷响。

“儿子……不孝。”

“您……以后在庵里,好生保重。儿子……会常去看您的。”

这三个头,不是原谅,而是告别。

是告别那个曾经让他孺慕,后来让他失望,最终让他心死的母亲。

从此以后,她是庵里的出家之人,他是尘世间的凡夫俗子。

母子情分,只剩下那句“常去看您”的客套和责任了。

徐老头看着跪在地上的二儿子,浑浊的老眼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满意。

这个家,算是彻底稳住了。

他点了点头,走上前,不给任何人反应和反悔的机会。

“好,既然都说清楚了,那就别耽搁了。”

他一把拉起还想继续表演悲情的徐氏,声音不带一丝温度地说道:“水月庵的主持还在等着。我现在,就送你娘过去!”

说完,他几乎是半拖半拽地,拉着失魂落魄的徐氏,头也不回地走出了院门,消失在越来越浓的夜色里。

……

京城,侍郎府。

又是几个日夜过去,府邸的修葺工程终于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王侍郎在管家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视察着焕然一新的府邸。

他先是走进了自己的书房。

原本有些阴暗沉闷的房间,被徐飞巧妙地改动了窗户的方位和大小,又在墙壁上开了几个通透的漏窗,引得天光和庭院里的绿意一同泄入,整个空间顿时显得敞亮而雅致。

书房北墙,原本只是一面光秃秃的墙壁,如今却多了一整面墙的博古架,样式精巧,暗合规制,正好用来摆放王侍郎多年收藏的古玩珍品。

“妙,妙啊!”

王侍郎抚着博古架上光滑的紫檀木,赞不绝口,“这设计,既实用又显风雅,比京城里最有名的‘鲁班阁’的老师傅,手艺还要巧上三分!”

他又踱步到后院,看到那新砌的暖炕和重新疏通的烟道,更是满意。

京城的冬天严寒刺骨,往年他总要受些风寒之苦。

如今有了这东北传来的新式火炕,想来这个冬天会好过许多。

一路看下来,无论是前厅的格局,还是后花园的景致,甚至是几处廊下的通风设计,每一处都透着设计者的巧思和匠心。

整个侍郎府,不仅比之前气派了数倍,住起来的舒适度,更是天差地别。

王侍郎背着手,站在庭院中央,看着自家这脱胎换骨的府邸,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

他回头对身后的老管家道:“福伯,你去找一下明礼,让他到我书房来一趟。”

“是,老爷。”

不多时,徐飞便跟着管家来到了书房。

“学生徐飞,拜见侍郎大人。”徐飞躬身行礼,不卑不亢。

“免礼,坐。”

王侍郎指了指对面的椅子,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

他亲自为徐飞斟了一杯茶,推到他面前,开门见山地说道:“徐飞啊,这次府上的修葺,你做得非常好。本官……非常满意!”

“大人谬赞了,这都是学生分内之事。”徐飞谦逊道。

“哎,不必过谦。”王侍郎摆了摆手,“你这孩子,小小年纪,不仅学问做得好,在这营造之术上,竟也有如此惊人的天赋。”

“本官走过这府里每一处,都能看到你的用心和巧思。”

“说实话,这己经不是匠人的手艺了,这是文人的智慧,是学者的格局。”

他看着徐飞,眼神里满是欣赏:“你可知,何为‘格物致知’?真正的学问,不是死读书,而是要将书本里的道理,运用到这世间的万事万物之中。”

“你,就做到了这一点。”

这番评价,不可谓不高。

王侍郎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沉甸甸的锦袋,放在桌上。

“这是说好的工钱,还有本官额外给你的一些赏赐。”

“你小小年纪,背井离乡来京城求学,很是不易,拿着吧。”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