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文火燎原
苍部归顺之战己过三日,西境百部风云骤变。
文盟之名,首次在蛮荒之外响彻诸国!
盘狼、天犴、灵弓、暮山、苍部五部合力,筑成西境文防新线,南北互通、律令通传,乃“文盟五纲”雏形初成。
这日清晨,一道由西境送出的文令飞鹤穿空而出,首抵出云都城。
文阁高层,群儒齐聚。
主讲章回满面赤红:“王讲之道,己立信于边荒。百部归心,蛮骑不再为患!”
“臣以为——当立‘西境文府’,授王也为‘西文使’、主外道讲律之政!”
朝堂震动。
王也之名,再次高悬庙堂!
赵景曜伏案沉思,低声呢喃:“他终究,是走出了那一步。”
……
而与此同时,消息传入诸国。
草原之北,铁沙国,烈风王宫。
一名使者快马而至,献上一卷密文。
“王也者,三日坐讲,三军不进;西境五部己立‘文盟’,信奉儒律,拒诸蛮战。”
烈风王眉头微蹙,冷哼:“文能止战?笑话。”
“可此人,名震草原,己有部族酋长暗遣子弟投书入盟……”
帐中寂然。
烈风王蓦然起身,大袖一挥,喝道:
“传令天鹰营,从今日起,北望西境,探其律制——”
“若其真能以文驭部,那便不是‘王也’,而是——敌也!”
……
海国,琉璃岛。
琉璃圣女正在凝音石前静听,忽而闻王也之名,神色剧变。
“此人己非凡士。”
“其讲‘敬生’,契我琉璃教义。”
“传我令,设‘文海书阁’,礼请王也讲道海东。”
“此人,或可化海乱,开我琉璃千年新纪。”
……
北荒,铁雪之地。
魔门之中,血炉教教主听闻王也再胜,怒掷案桌。
“此子若不除,文盛武亡,我等再无转圜之机!”
“传我令——百冥之中,选三人,刺王也于文讲!”
“此战,无退路!”
……
而此时,王也尚未知天下局变。
他仍在苍部讲堂之中,亲自教授苍部子弟文理、律条、百艺之本。
其中有一少年,名曰“苍槐”,天资惊人,三日读律,能诵三百条。
他常在王也身侧,勤问不辍。
“王讲,我是蛮人,也能读律吗?”
王也笑道:“文不问族,律不择生。”
“你若尊律敬生,便是我道中人。”
少年大喜:“我将来,要做像你一样的文人!”
王也目光温和,抬手点他额心:“你若真能如我,便不要做‘像我一样的人’,要做‘比我更好的人’。”
“记住,文不是为了权,也不是为了胜,是为了——天下苍生。”
这一天,苍部百子齐讲,一时文气贯空。
王也体内【文宫】震荡,心湖一震。
只见虚空之中,笔光一闪,一道新词烙印魂海——
【文府·初境】:一言定众,百人齐讲生灵。
【文威派生】:他国子民,愿归则生律感。
他明白,自苍部讲道后,他的文力己非局限于出云国,而是在缓缓迈入——诸天万界!
……
夜晚,王也独立讲台之巅,望月而思。
忽然一纸飞信自出云而来。
是赵景曜亲笔诏书:
“西境初定,诸国起望。予欲立‘文府’,封汝为‘西文使’,总讲律制于西野。”
“若愿归朝,不日可受封。”
王也沉默良久,提笔回书:
“臣谢圣恩,但文道未广,志不在朝堂,愿赐权而不归,留于百部,以成律基。”
他不愿归朝堂,不是拒帝意,而是清楚:
他现在若归,文盟将被视为“朝廷之器”,失却民心。
他要做的,是一位真正的“讲道者”。
文为天下,而非一家之利。
……
同夜,王也收到第二道密信。
信中无署名,无印章,只有两行字:
“王也,你之文火己成势。”
“我在北境等你——九州之上,尚有文冢未开。”
王也微惊,凝目久视。
他忽觉,文道之路远不止出云与西境。
那信中所言“文冢”,似是远古文人所留的禁地。
他闭眼感应,果然——
【因果之瞳】震动。
命运中,己有新的线丝涌动。
他知道,真正的大道,才刚刚开始。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