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连绵的春雨下个不停,滋生了野蘑菇跟另一种美食,竹笋。这就是麦苗非得上山的理由,还有就是她想上山找些这里没有的佐料。很多的香料,是既可以入药,也可以做菜的。
以前的人,哪里晓得这种长大以后硬邦邦的小根苗,在嫩的时候采集,又脆又提鲜,煲汤最好。想起前世吃过的竹笋炖老鸭汤,那个鲜呐!可惜家里没有老鸭子,不行,这下回去她得让娘去买几只鸭回来,到了冬天就有老鸭汤喝了。
野生的竹笋,生长环境没有干扰,长的都比较细首。要是能拿碗盖着,上面加些重物压着,竹笋就不再长高,而是横向发展,会长的很粗壮,口感也会更好。不过这里的土壤显然很肥沃,竹笋长势肯定好的不得了。
麦苗放下竹篓,仔细瞧着脚下厚实的落叶堆。
春笋只在刚刚冒出土一点点,或者完全埋在土里时,才最鲜嫩,如果出土过多,就老了不好吃了。
麦苗用铲子把地上的落叶扒拉开,反正这里从没有人采过,竹子又长的那样茂盛,竹笋还不是随处可见,只要沿着大竹子根部的方向为半径挖掘,肯定有竹笋。
果不其然,等掀开拳头厚度的落叶,底下的景象令她兴奋了。
一个个很小的尖头,露了出来,有些不仔细看,还很难发现呢。
麦冬跟青山在另一片林子,远远的瞅着麦苗蹲在草地上,捣鼓着啥,纳闷极了。那片林子除了竹子,啥都没有啊,难不成她要采竹子?
等到他俩提着三只己经死了的野兔,还有两只山鸡去找她时,麦苗带着的竹篓己经装的满满当当。
“这是啥?”麦冬瞧着篓子里包着层层外衣,圆不隆冬的家伙,好奇的问道。
麦苗头也不抬的继续挖竹笋,“这是竹笋,好吃的很呢,我都快挖完了,等下就能走。”
青山蹲下去帮她把挖好的笋子都装好,“这东西真能吃吗?”据他所知,它们长大之后,就是竹子了啊。
“当然能吃,等我烧好之后,你们就晓得了。”
麦冬瞧着那一大篓子竹笋道:“可就算能吃,你挖这么多,就我们几个人也吃不完呐!”
麦苗笑道:“没事,竹笋用盐腌着,能放一年呢!”
见她这般坚持,麦冬也没吭声,反正妹妹说能吃就能吃吧。
不过,这么一大篓子,分量可是很重的。
他跟青山轮流扛着竹篓下山。
路上麦苗又看见一颗山胡椒树,如今只有花,还没结果子,瞧着这颗树不大,麦苗干脆让他俩把根起了,回去栽在家门口算了。等到秋天,就有胡椒收了。
下山比上山相对容易些,后山坡度不大,太阳还没下山,他们便赶回家了。
田氏见他们扛着那么多东西回来,忙上去接着,“这是竹笋吧,你们扛它回来干啥?”田氏认得,以前上山的时候见过,可这东西又硬又涩嘴,哪里能吃。
麦苗不得不再次解释一遍,“娘,你们都别提意见,等我做好了再讲行不?”
麦冬也道:“苗子都说能吃,我想这东西一定能吃。”
青山也表示赞同,不过他放下东西后,就要回家,说是家里还有农活要忙。
田氏留不住他,只好拿了小瓦罐,装了些卤猪蹄给他带上,麦苗也把留下的卤花生一并就给他。
至于山货,田氏说一家留一半,可青山死活不同意,又说他也不会烧,弄回家还糟蹋了,最后还是麦冬提议,把兔子毛皮都给他,等麦苗把肉做好了,再一并送过去。
青山走了之后,天色渐黑。
麦冬又趁着烧饭的功夫,把那棵野生山胡椒树,栽到家门口。
麦苗站在门廊下,面带微笑的瞧着,心想,等有机会,她还得上山去找花椒树,还有好多好多香料树。
田氏站在厨房门口喊他们吃饭,麦冬填平最后一锹土,转身回家来,“走吧,傻站这里干嘛,娘叫吃饭呢!”
麦苗撒娇的抱着他胳膊,“哥,有你真好。”
是啊,有了哥哥,啥事只要说一声,哥哥保准冲在你前面,想到今天胡氏来的时候,那么多人在保护她,麦苗心里升起满满的暖意。虽说这个世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可是它有最平凡,最真挚的亲情,原始乡村生活虽然很辛苦,但都是凭着自己劳动得来的,没有前世的九九六,没有加班,没有快节奏的生活,吃到肚子里是香的。
田氏今天把晚饭摆到堂屋,点上了油灯。
麦苗洗了手之后,帮着把卤猪蹄用盆装着,端到桌上,另外还炒了盘青菜,蒸一锅馍馍。
麦冬啃着猪蹄,吃的停不了手,“这猪蹄真好吃。”
田氏也是一样的看法,“苗子,你咋想到这样吃哩,我以前都没听人说过。”
麦冬附和道:“是哩,县城里都没有卖的!”
麦苗眼前一亮,“哥,你是说县城里没卖的?”
“是啊,我瞧着陈掌柜那里也没有,”他去好几次,县城里宰下的猪,除了好的部分之外,其他都是贱卖。
猪蹄要是弄的不干净,会有一股猪毛味,麦苗做的猪蹄也是焯了好几次水,再下了不少的生姜进行调味,就连醋也是县城里自酿的陈年老醋,去腥味最好。
田氏知道闺女似乎又有了啥主意,也不忙着追问。
这时有人在敲门,听着声音乒乒乓乓的,动静大的很。
“这么晚了,会是谁啊?”田氏要去开门,麦冬站起来,用抹布擦干净手道:“我去开吧!”
外面黑漆漆的,麦冬站在院里喊了一声,“是谁?”
“麦冬大哥,是我跟我爹。”答话的是宋虎。
麦冬忙拉开门栓,“是宋叔啊,快进来。”
田氏也从堂屋走出来,“哎呀,是他宋叔啊,你们吃饭了没?”
宋德寿是个老实巴交的农家汉子,个子不高,还不到麦冬的肩膀,身子圆乎乎的,有些发福。他笑着走进来,“我们都吃过来的,早听说麦苗病好,家里忙也没顾上来瞧瞧,他婶子你可别见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