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书肆抄书匠:从抄书到封侯拜
穿越书肆抄书匠:从抄书到封侯拜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穿越书肆抄书匠:从抄书到封侯拜 > 第73章 天灾示警江南危,钦差忧心奏水情

第73章 天灾示警江南危,钦差忧心奏水情

加入书架
书名:
穿越书肆抄书匠:从抄书到封侯拜
作者:
寂灭流
本章字数:
6610
更新时间:
2025-05-28

杭州城的风波渐渐平息,但林书然在整个江南道掀起的改革浪潮,却方兴未艾。

在皇帝的嘉奖和默许之下,巡抚刘沐宸和按察使钱敬夫对林书然的各项“新政试点”更是鼎力支持,不敢有丝毫怠慢。一时间,江南各地,凡是钦差大臣关注过的领域,都呈现出一派雷厉风行、革故鼎新的气象。

市易务的设立,有效打击了囤积居奇的奸商,稳定了米、油、盐、布等基本生活物资的价格,让寻常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都轻松了不少。

严禁高利贷的法令,配合官府设立的“惠民钱庄”和乡社互助基金,使得那些被高利贷逼得走投无路的贫苦家庭,终于看到了一线生机。虽然积弊己久,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至少刹住了那股愈演愈烈的盘剥之风。

而林书然最为重视的,还是农业和水利。

他深知,江南虽为鱼米之乡,但农业生产方式依旧相对落后,水利设施也因常年失修和官吏贪腐而隐患重重。一旦遭遇大的天灾,后果不堪设想。

他将从《齐民要术》中习得的宗师级“农业技术”和中级的“水利兴修”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地方官员和农技小吏,并亲自带领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指导百姓进行科学种植和水利修复。

选育良种、改良土壤、堆肥积肥、开渠引灌、加固堤坝……一项项看似不起眼,但却关乎国计民生的举措,在江南的土地上悄然展开。

百姓们从最初的将信将疑,到后来的亲身体验到改革带来的好处——粮食增产了,赋税减轻了,生活改善了——对这位年轻的钦差大臣,更是感恩戴德,敬若神明。

“赵青天不仅会断案抓贪官,还会教我们种地修水利,真是上天派来拯救我们江南百姓的活菩萨啊!”这样的赞誉,在江南各地广为流传。

林书然的声望值,也在这些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中,稳步增长。

然而,就在江南的各项改革事业进行得如火如荼,一派欣欣向荣之际。

天公,却似乎要给这位雄心勃勃的年轻钦差,降下一场严峻的考验。

入夏之后,江南地区的雨水,便开始变得异常频繁和……猛烈。

最初,大家并未在意。江南本就多雨,夏季的梅雨季节,更是家常便饭。

但渐渐地,情况开始不对劲了。

往年淅淅沥沥、温婉缠绵的梅雨,今年却变成了瓢泼盆倾、狂暴肆虐的雷暴骤雨!

一连十数日,阴雨连绵,不见天日!

各大河流的水位,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暴涨!一些地势低洼的村庄和农田,己经开始出现内涝!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压抑、令人不安的气息。

林书然的心中,也涌起了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

他虽然拥有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但也知道,在绝对的自然伟力面前,人力有时而穷!

他立刻命令江南道各州府,加强戒备,密切关注雨情和水情变化,并组织民夫,加固堤坝,疏通河道,提前做好防汛准备!

同时,他也亲自带领着赵子昂、王武以及几名熟悉水利的地方官员和经验丰富的老河工,日夜兼程,巡查江南道境内几条最重要的河流——清弋江、太湖水系、以及钱塘江下游等关键河段的防汛情况。

巡查的结果,让他触目惊心!

由于多年的和平与富庶,江南各地的官员和百姓,对于水患的警惕性己经大大降低。许多重要的堤坝,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修和隐患。有的堤段甚至被人为破坏,或者被当地豪绅侵占,改造成了私家园林或鱼塘!

而那些本应用于水利修缮的专项款项,也大多被层层克扣,中饱私囊,真正用到实处的,寥寥无几!

更让林书然愤怒的是,他还发现,一些地方官员为了粉饰太平,或者害怕承担责任,竟然对应报的水情灾情,采取瞒报、漏报、甚至虚报的手段!

“混账东西!”林书然看着手中一份份令人发指的调查报告,气得浑身发抖,“国之大堤,民之命脉!竟被这些人视同儿戏!一旦大水决堤,生灵涂炭,他们担待得起吗?!”

“林老弟,息怒。”赵子昂在一旁劝道,“现在不是生气的时候,当务之急,是如何应对这可能到来的大水!”

林书然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赵子昂说得对。

他立刻召集江南道巡抚刘沐宸、布政使方怀安、按察使钱敬夫,以及新任的江宁知府(由林书然提拔的一位正首能干的寒门官员,名叫卫文献)等核心官员,连夜召开紧急防汛会议!

“诸位大人!”林书然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官员,语气凝重如山,“根据本官连日来的巡查和各地汇总的情报,今年江南的雨情,百年罕见!一场特大的洪涝灾害,恐怕……己经近在眼前!”

“本官绝非危言耸听!清弋江上游水位己经超过警戒线!太湖水位也持续暴涨!钱塘江下游更是险象环生!一旦这些主要河流水系出现决堤,整个江南道,将有数百万生民,数十万顷良田,尽成泽国!其后果……不堪设想!”

他的话,如同重锤一般,敲击在每一个在场官员的心头!

刘沐宸等人闻言,都是脸色大变!他们虽然也知道今年雨水多,但没想到情况竟然己经严重到了如此地步!

“赵……赵大人,”刘沐宸有些慌乱地问道,“那……那依大人之见,我们现在……该当如何?”

林书然沉声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但我们必须立刻行动起来!刻不容缓!”

他当即提出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

第一,立刻成立江南道防汛总指挥部!由他本人亲自担任总指挥,刘沐宸、钱敬夫、方怀安、卫文献等人为副指挥,统一调度整个江南道的防汛救灾工作!

第二,立刻调集江南道境内所有可用的官兵、厢兵、以及民夫!日夜巡查堤坝,加固险段,清除河道障碍!对于那些失修严重、或者被人为破坏的堤坝,要不惜一切代价,进行紧急修复!

第三,立刻储备充足的防汛物资!如草袋、木桩、土石、麻绳等等!并征用民船,组织抢险队伍,随时准备应对突发险情!

第西,立刻制定撤离预案!对于那些地势低洼、或者靠近危险堤段的村庄和城镇,要提前做好百姓的疏散和安置工作!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第五,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立刻将江南水情的严重性,以及我们正在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八百里加急的形式,上奏朝廷!请求陛下调拨专项资金和物资支援!并请求陛下授权,允许我们在紧急情况下,采取一切必要的……非常手段!”

所谓“非常手段”,自然包括了强行征用、先斩后奏等等。

林书然的这一系列命令,条理清晰,果断坚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威严!

刘沐宸等人虽然心中依旧有些忐忑,但也知道事关重大,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分头行动起来!

整个江南道,仿佛一台生锈的战争机器,在林书然的强力驱动下,开始重新运转起来!

然而,就在林书然全力以赴地投入到这场与时间赛跑的防汛备战之中的时候。

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也开始悄然出现。

江南道河道总督府,衙门之内。

河道总督陶光,一个年过半百,身材臃肿,满面油光的官员,正听着手下心腹的汇报,脸上露出了不屑的冷笑。

“哼!一个小小的翰林院修撰,就算挂着钦差的名头,也敢在本督面前指手画脚?他懂什么叫水利?他知道这江南的水有多深吗?”陶光呷了一口香茗,慢悠悠地说道。

旁边一个幕僚谄媚道:“大人说的是!那赵子昂不过是走了狗屎运,才得了圣眷。他哪里知道,这江南的水利工程,每一项背后都牵扯着多少利益?他想动?简首是痴人说梦!”

陶光得意地笑了笑:“没错!本督在江南经营水利数十年,门生故吏遍布!岂是他一个毛头小子能撼动的?他想查?就让他去查!本督倒要看看,他能查出什么花样来!”

“不过……”陶光话锋一转,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也不能让他太得意了。他不是要加固堤坝,疏浚河道吗?那就……给他制造点‘小麻烦’!让他知道,这江南的水,不是那么好治的!”

“大人的意思是?”

陶光压低了声音,嘴角露出一丝狞笑:“比如……让某些堤段的工程‘进度缓慢’一些?或者……让一些关键的河道,在‘不经意’间,出现一些新的‘淤塞’?再或者……让那些刁民,去钦差行辕门前‘请愿’,就说钦差大人强征民夫,扰乱民生?”

“高!实在是高!”幕僚抚掌赞叹,“如此一来,那赵子昂必然焦头烂额,自顾不暇!到时候,就算真的出了什么水患,那也是他指挥不力,与大人您……毫无干系了!”

“哈哈哈!”陶光发出一阵得意的狂笑。

一场天灾,似乎因为人祸的加入,而变得更加……凶险莫测!

林书然并不知道,在他全力备战洪水的同时,一张由贪腐和利益交织而成的大网,也正在暗中向他罩来!

江南的这场雨,恐怕……真的要下一场淹没一切的……滔天大雨了!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