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奉天神启
大明奉天神启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大明奉天神启 > 第61章 浊浪悬颅

第61章 浊浪悬颅

加入书架
书名:
大明奉天神启
作者:
轮回幽梦
本章字数:
4128
更新时间:
2025-05-23

"我要告假还乡。"赵明远突然说,"就说...就说我母亲病重。" 书办惊恐地看着他:"大人,现在告假恐怕..." 赵明远己经听不进去了。他满脑子只有一个念头:逃,逃得越远越好。什么功名利禄,什么忠君报国,都比不上脖子上这颗脑袋重要!

离开衙门时,赵明远看见几个锦衣卫正在对面都察院抓人。他低着头快步走过,却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惨叫。那是去年新科的给事中,才二十出头,曾经意气风发地谈论要肃清吏治...

赵明远回到府邸时,发现大门紧闭,老周带着家丁拿着棍棒守在门后。 "老爷!"老周老泪纵横,"您可算回来了!刚才又来了两拨锦衣卫,在咱们这条街挨家挨户搜查..."

赵明远瘫坐在门槛上,突然大笑起来,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他想起三年前自己金榜题名时的意气风发,想起父亲告诫他"为官要清正"的谆谆教诲。现在想来,多么可笑啊!在这世道,清正就是取死之道! "收拾细软,"他止住笑,对老周说,"只带金银细软,今晚就出城。" "可是宵禁..."

"走密道!"赵明远厉声道,"去通州码头,坐船南下。这官...不做也罢!" 夜幕降临,北京城笼罩在诡异的寂静中。偶尔传来的马蹄声和哭喊声,提醒着人们这场清洗远未结束。九门提督己经下令全城戒严,但这对赵明远来说反而是好事——混乱中更容易逃脱。

他最后看了一眼生活了五年的宅院,摸了摸怀里的假路引。这是花重金从黑市买来的,上面的名字是"赵德安",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商人。

"老爷,密道通了。"老周小声说。 赵明远深吸一口气,钻进了地洞。在爬向自由的那一刻,他突然想起太常寺刘主事挂在树上的白绫。也许,那才是大多数人的归宿...

就在同一时刻,皇宫内的朝堂之上,下朝后的朱文宇正端坐在龙椅上,他的目光落在下方的曹化淳身上,一脸严肃地问道:“你看看这朝堂之上,官员们都快要抓光了,现在与这件事情有关联的在京官员究竟有多少人?”

曹化淳听到朱文宇的问题,心中一紧,连忙跪地叩头,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回禀皇爷,经过奴婢的仔细调查,目前与这件事相关联的在京官员共有七十五人!”

朱文宇听到这个数字,不禁吃了一惊。他原本以为人数不会太多,没想到竟然有如此之多。这样一来,恐怕到时候能够来上朝的官员就所剩无几了。不过这样也好,正好可以借此机会重新安排各部官员,将那些不称职的人统统换掉。

朱文宇稍稍沉思了片刻,接着又道:“关于那些己经招供出来的以及我们收集到的证据,先暂时放一放,尤其是涉及到辽东和江南的事情。目前还是以叛国罪、贪污等罪名来论处这些官员,以免引起他们的警觉,打草惊蛇。”

“奴婢遵旨!皇爷圣明!”曹化淳躬身道。 “另外那些南京国子监监生你迅速去安排下!以免被其他有心人利用!还有传朕旨意,即日起,京师戒严!待稳定后再解除,最后就是抓的这些官员他们的财产都先保护好,登记好!不可漏掉!去办事吧!你先把监生代表找三个来吧!朕与他们谈谈!”

巳时三刻,阳光透过宫殿的窗户,洒在宫灯上,形成一道道细长的影子,落在青砖地上。陈守拙跪在御书房的金砖上,他的膝盖紧贴着地面,能清晰地感受到那冰冷的触感。

他的目光落在前方的龙纹袍角上,那袍角上沾染着些许墨渍,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显眼。 陈守拙的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异样的感觉,他盯着那点朱砂色的污痕,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昨日在贡院外看到的那一幕——礼部衙门口不知被谁用鸡血写了"科场浊浪"西个大字。那西个大字鲜红刺目,仿佛在诉说着科场的黑暗与不公。

就在这时,御案后的朱文宇开口了:"赐座。"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在寂静的御书房中回荡。陈守拙和其他两个监生闻言,赶忙齐齐叩首谢恩。待他们起身时,却发现鎏金掐丝珐琅绣墩己经摆在五步开外,而这个距离,恰好是御前侍卫佩刀能够瞬间劈砍到的地方。

陈守拙嗅了嗅空气中的味道,除了龙涎香那独特的香气外,似乎还混杂着一丝铁锈的味道。他不禁皱了皱眉,心中暗自思忖,这味道究竟是从何处传来的呢?

突然,左侧的同窗张延年的官靴发出了一声细微的摩擦声。陈守拙循声望去,只见张延年的脸色有些苍白,他的目光似乎落在了金砖的缝隙里。陈守拙好奇地顺着他的视线看去,这才发现金砖的缝隙里竟然嵌着半片指甲,那指甲己经被染成了暗红色,看上去有些触目惊心。

陈守拙心中一紧,他猜测这半片指甲或许是前日廷杖犯官时留下的。一想到这里,他的心头不由得涌起一股寒意。

“听说你们在国子监门前搭了粥棚?”朱文宇面无表情地翻开奏折,手中的狼毫笔尖微微颤动着,悬停在“闹事监生名录”的上方。他的声音低沉而冷漠,仿佛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然而,最年长的监生代表王汝梅却感受到了一股无形的压力。

他深吸一口气,正准备开口解释,却突然瞥见御案上的青玉镇纸下压着一张洒金笺。那一瞬间,他的瞳孔骤然收缩,因为他认出了那分明就是自己上月呈给祭酒的《清汰冗员疏》草稿!而且,边缘还留着被烛火燎焦的痕迹。 王汝梅的心中涌起一阵恐慌,他不知道这张草稿为何会出现在皇帝的御案上。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硬着头皮继续说下去:“回陛下,学生们只是……”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