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从英雄模范开始
重生八零,我从英雄模范开始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生八零,我从英雄模范开始 > 第66章 科技工作者们

第66章 科技工作者们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八零,我从英雄模范开始
作者:
卖文买别墅
本章字数:
4354
更新时间:
2025-05-19

三年前,确切的说是两年半之前。

在首都召开了全国科技工作者大会,当时从全国各地选派了优秀的科技战线的工作者,去首都参加会议,那次会议的影响是深远的。

而在此之后,首都这边也会每年挑选一批全国优秀的科技战线上的工作者来这边参加会议。

陈青峰没想到,自己居然有机会参加这样级别的会议。

去首都之前,李长青特意叮嘱他去裁缝店做一身新的中山装。

于是陈青峰就去裁缝店做了一身好料子的中山装。

他对穿着其实不讲究,但是做完之后,穿在身上,陈青峰觉得自己一瞬间仿佛不像是工人,更像是干部了。

等到出发之前,作为海津市的代表,陈青峰要先前往海津集合,然后,再和其他与会的代表一起前往首都。

陈青峰来到海津之后,就被接到了市委招待所,因为是第一次参会,有政府方面的老师对他进行一些提醒和提前的准备工作。

陈青峰认真学习,虚心聆听。

就这样在这边待了有两天的时间,他们就一起乘坐火车前往首都。

……

在火车上,车厢里坐着的,有一些是学校里的老师,尤其是一些大学里的学者,还有一些工厂的工程师,以及年轻的知识分子。

“我是海津石化的,大家都是哪些单位的?”

“我是海津大学的!”

“你呢?”

“我是南大的!”

“我在医院工作!”

“我是市传动研究所的!”

一共六个人,大家互相介绍了一下,等轮到陈青峰的时候。

陈青峰开口说道:

“我是西峰煤矿的!”

陈青峰本以为自己是最不起眼的那个,谁知刚一开口在场的几个人都惊讶的看着他。

“什么,你就是那个全国首先攻克了家用电冰箱技术难题的优秀工人!”

“嗯!其实也不算是完全攻克,最核心的压缩机还要从国外进口!”

“那也很了不起啊,我在广播里听到了你们的报道,一开始我还不相信,以为又是哪些单位学以前运动的时候搞出来的卫星,没想到你们居然把产品都放到百货大楼了……”

“我也是希望,我们生产的产品能够早日进入千家万户,不过目前看来离这个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同志,我能不能问一下你们一台家用冰箱大概要多少钱?”

“我们目前给单位用的冰柜大概是两千块钱左右,如果是家用冰箱的话,估计还要贵一些……”

“为什么家用的还要贵一些?”

“因为是家用的,所以要考虑用好一些的压缩机,最好噪音能小一点,现在很多人分到的房子面积都不大,如果为了开冰箱吵的睡不着觉,那就没有意义了,还有就是,家用的东西必须要美观,油漆要刷的好看,上面的把手也要定制的塑料件,我们这些还在研究,不过总的来说,距离正式上市应该不远了!”

“你可是给咱们海津的工业争了光啊!到现在首都那边的电器厂都不承认,你是全国第一个造出国产电冰箱的人,他们不承认有什么用,国家承认就好了,要不然也不可能请你一起去参加科学工作者大会!”

“其实我是来向大家学习的!”

“不,我们应该互相学习!”

从海津乘坐火车前往首都,虽然说距离很近,但实际上也要几个小时的时间。

陈青峰记得后来他坐过一趟京津城际,最快的时候连半个小时都不用,可如今,起码要两个多小时的时间。

陈青峰在火车上要来了几个闲聊的学校老师的联系方式,还有那位在市传动所工作的同志,当然那位医院的大夫,还有那位海津石化的工程师,陈青峰也一并请教了。

到了首都之后,这边自然有人安排,把他们接到了招待所。

当然因为是参会的代表,所以级别上要提一级,他们住的地方己经叫宾馆了。

吃过了午饭之后,陈青峰在宾馆里面西处散步,门口还有穿军装的战士,负责把守。

他在院子里欣赏了一通松树,还有树上的鸟。

感觉没什么意思,就在这时,他看到有人在旁边抽烟。

于是就凑了过去。

“唉,朋友要不要来一支,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呀!”

“我就不了!”

“你是哪个单位的,我是鲁省农科院的!”

“我,我是海津钢铁厂的,不过我平时在冀省的西风煤矿工作!”

“唉,我想起来了,你不就是那个,那个研究出国内第一台家用冰箱的人!”

“我有这么有名吗?”

“主要是,你的事情这几个月才刚见报,而且冰箱这种东西老百姓用得着呀,我们单位领导家里就有一台!”

“那你呢?你为什么来这开会?”

“我们呀!我们农科院今年研究出了一种预防棉花遭遇虫害的防御机制,这篇论文是我写的,在国内收到了很大的反响,领导给我们研究所每个人奖励了十块钱,我以为是文章的主要撰写者,所以就得到了来首都这边开会的机会,正好顺便治治病!”

“棉花?”

“对,就是棉花,国外其实早就有这种技术了,简单的说,棉花醉,害怕的就是棉铃虫,可是国外培育的棉花品种虫子居然不吃,当年我还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件事,后来工作了,我才了解到,人家采用了一种叫做转基因的技术,把一种抗虫害的基因转移到了棉花作物里,严格的说,这己经不是传统的棉花了……”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

此时陈青峰听着这个忧郁的年轻人说着工作上的事情。

突然之间,他仿佛想到了一条致富的捷径。

这年头干什么最不犯忌讳?

倒卖鸡蛋,养猪,甚至其他的其实都不安全,最安全的当然还是种地。

于是陈青峰突然对眼前这个戴着厚厚眼镜,身体单薄的年轻人产生了兴趣。

“同志,能不能跟我说说,你们除了这种棉花还有什么?”

“东西可多了,有高产的红薯,还有高产的小麦,高粱,不过这些东西很多都停在实验室里,没有应用下去!”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