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尽管心怀忐忑,但苏志诚还是如约来到君天大楼总部林日新的办公室。林日新一见他过来,倒是非常客气,赶忙招呼他坐下,还亲手给他泡了一杯茶,然后笑了笑,说:
“志诚,你来君天也已经好几年了吧?”
“嗯,林总,我到君天已经三年多了。”
“志诚,你们北方人的国语讲得真准,不像我们跃州的国语,好多什么前鼻音后鼻音都分不清楚呢。”
“呵呵,这前鼻音后鼻音分不法问题不大,只要和人家沟通说话听得懂就行,对吧,林总?”
“这倒也是,志诚,你是北方哪个城市的,有一回听大路说过,当时一时没记住。”
苏志诚不清楚林日新葫芦里卖什么药,净和他讲些鸡毛蒜皮的事,不过,他也不好拒绝,只得说:
“我和大路都是吉林长春的,他在市区,我在下面一个县九台县,现在也改成九台区了。”
“对对对,大路上回说过。长春是中国一汽所在地,现在很多产业都是围绕一汽布局的吧?就像我们跃州,历史上有做鞋的传统,改革开放后这鞋厂就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现在很多人讲起创业,第一个就是说要办鞋厂,你们那边要创业,肯定离不开与汽车有关的产业吧。”
“嗯,这倒也是,像我大学读的专业就是汽车电机,希望毕业后也能从事汽车行业……”
“你现在不是从事汽车行业吗?在君天干了这么几年,感觉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想法啊?”
林日新把话拉回到正题,苏志成犹豫了一会,说:
“我觉得君天挺好的,特别是赵董和您林总,对我们这些年轻人很尊重,也很信任,什么事我们都可以放手去干。”
听苏志诚说起赵向军,林日新就把赵向军创办君天的打拼历史说了一道,然后接着说:
“君天是赵董一手打下的基业,我只是他的助手之一,赵董这个人30多年来,一直坚持善心善行,在政商两界积下了很深的人脉,我们大家被他的仗义担当所感染,都心甘情愿地和他一起干,所以才有了君天股份的上市。后来他也觉得新能源汽车制造是当下的风口,不惜斥巨资投入新能源汽车制造,所以,你才有缘加盟了君天。
“赵董虽然是君天的创始人,但他在公司里却是非常随和,很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我记得你也曾经参加过几次君天高层的会议,你的几次发言,赵董都很肯定,还曾私底下对我说你很有前途,将来的发展一定不可限量。”
总有人说企业的管理是“大棒加萝卜”,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再给员工画个饼,这样,那些员工就会老老实实地听话。可是,林日新却认为这样的方式已经过时了,特别是针对苏志诚这样有野心的专业人才,这套办法不一定管用。因此,他对今天的谈话也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先是跟苏志诚寒暄,然后把君天公司的发展理念重复说了,还故意对苏志诚大加肯定,然后再听听他的反应。果然,苏志诚忍不住主动把自己递交辞职报告的事说了出来:
“感谢赵董对我的肯定,我这次辞职是因为大路,他当着一干众人的面指责我,质问汽车制造公司为什么不产生利润,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我为了汽车公司利润的事也是竭尽所能,可他这么不分青红皂白地当众打我的脸,所以,我一冲动,就递交了辞职报告。”
“噢,这么说,你的辞职报告只是一时冲动了,对吧?”
苏志诚听林日新这么问,他赶紧点了点头。其实,他和张海涵通过电话后,也暗地里估量了一下,自己还没有完成下一步的事业布局,如果一旦辞职,一下子也找不到比君天汽车公司总经理更好的去处,所以他就在林日新面前承认了自己是冲动。
“嗯,你是一时冲动就好,不然的话,那你就辜负了赵董对你的信任,而且,这话又说回来,你这个人还是挺有人格魅力的,你这么一送交辞职报告,就有好几个高管跟着辞职……”
“林总,他们的辞职真的和我无关,我后来也狠狠批评他们几个了。”
在林日新举重若轻的态度和强大的气场下,苏志诚不敢造次,只得拼命撇清自己。
“志诚,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于你辞职的问题,君天公司的态度一贯是很明确,只要你有好的发展,公司肯定会支持,但是,这关于辞职的事也要走一定的流程,特别是要经过全面的审计。比如上次我们君天公司的创始人之一莫立新要退出,赵董也是说人各有志,让我不能亏待了莫总。不过,我们赵董也是一个快意恩仇的人,如果有谁干了对不起他的事,不管这个人今后到了哪里,他也绝对会运用君天的全部资源和对方干到底的。”
最后的话其实是林日新故意搬出赵向军敲打苏志诚,一直有点心虚的苏志诚不知就里,他认为现在君天公司黑白两道都能搞得定,自己虽然有了几个钱,但无论如何也没有对抗君天的实力,而且,一旦开展审计,自己中饱私囊的事就有可能穿帮,这就会牵涉到非法侵占的刑事犯罪,现在因为意气用事而辞职,时机实在不成熟,所以他就赶紧说:
“林总,我这辞职报告我收回,我要向倪大路倪总道歉,您也别把这事放在心里去。”
林日新今天的目的就是先稳住苏志诚,他看初步目标已达成,就接着说:
“好,志诚,虽然这君天公司目前大路是董事长,我是执行总裁,但有些情况你也是懂的,我的态度就是代表公司最后的态度,明白吗?”
“我懂我懂,您是君天公司的定海神针,我今后一定好好干,不辜负赵董和林总对我的信任……”
苏志诚赶紧满脸堆笑地顺杆往上爬,可林日新只是笑笑,他今天之所以这么说,不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感,而是要让苏志诚明白,他今天所讲的都是最后结果,容不得苏志诚再到倪大路面前搬弄是非。他又说:
“噢,对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路要集中精力处理信托公司方面的事,所以,新能源汽车这方面的工作你就向我报告吧,还有,就是这个利润的事,你要好好分析一下,没有利润,你的营收再大也难以向股民交代啊。”
“明白明白,我这几天也在想着大路和我说的利润的事,我回去马上好好研究,增收节支,确保今年的利润能出来。”
两人又说了一会后,苏志诚离开了林日新的办公室,他感到自己背部一阵冰冷,原来,他在应对林日新的问话时,因为紧张,背上已经冒了一身大汗,幸亏,他的汗不上脸,否则,这就有点难堪了。
苏志诚离开后,林日新也松了一口气,看今天的样子,苏志诚是暂时稳住了,但是,对这种已经生了异心的人,林日新知道今天只是维持了表面上的上下级正常状态,今后对这个人还是要伺机处置。现在君天公司不惜大量举贷,砸了200多亿生产新能源汽车,即使苏志诚有什么不是,对他的处置也是投鼠忌器,一旦不慎,就有可能让公司陷入不可收拾的状态,因此公司层面一定要留好后路,准备好备胎,然后找出苏志诚的问题,在合适的时候,给他雷霆一击,方能以绝后患。
可是关于苏志诚的接替人选,林日新也是莫衷一是,如果从汽车公司其他高管里选拔,这些人里面大都是苏志诚的死党,这样等于换汤不换药。如果通过猎头公司聘请,一方面动静太大,弄不好会打草惊蛇,而且,现在的汽车公司各种问题交织,这外来的和尚不一定能把这部经念下去……
林日新坐在办公室苦苦冥思,却根本理不出头绪。正在此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一看,是徐爱林的来电。他内心一直感到对这个女儿亏欠,而且对她至今仍然独身一人颇感忧虑。所以,见是她的电话,他赶紧就接了起来:
“爸,你忙吗?”
“还好,你呢,现在没课?”
“嗯,爸,我要和你说件事,明天晚上我要到你那边吃饭。”
徐爱林参加工作后,都住在林日新给她买的那套老房子里,林日新一直想帮她换一套,可她始终不肯。林日新一听女儿过来吃饭,心中的烦事就先丢在了一边,说:
“爱林,你到爸这里吃饭,随时过来就是嘛,还搞得这么隆重,专门提前打电话给我。”
“不,这次不是我一个人,还有一个人一起过来,所以,你要准备一下下。”
林日新一听,心里顿时明白了,一定是女儿有了可以终身依托的对象,一股高兴劲就上来了,忙问:
“是谁啊,你这么重视?”
“爸,你别这么急嘛,这个到时你就知道了。”
“呵呵,你这么说,我倒知道这个人是谁了。”
“咦,你怎么知道?爸,你一定是诈我。”
“爸怎么会骗你,和你一起来的一定是刘鹏,对吧,哈哈……”
电话那边徐爱林没响,林日新接着说:
“爸是过来人,什么事你能瞒得过我?你说你说,这个刘鹏喜欢吃什么,爸明天早点下班,好好准备一下。”
第二天,徐爱林携刘鹏推开林日新的家门时,只见林日新腰间系着围裙,两手卷着袖子,正在厨房里忙活,李悦伊赶紧招呼他们坐下。李悦伊小了林日新多岁,今年才50出头,手脚麻利,今天早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刘鹏不禁感到略有拘谨。徐爱林赶忙问:
“姨,今天林樱不在?”
李悦伊只比徐爱林大了十多岁,而且人也显得很年轻,所以,徐爱林一直称呼她“姨”。李悦伊开始见到徐爱林的时候,对林日新的那段感情经历还有点耿耿于怀,但后来仔细一想,这也是时代给他们造成的悲剧,而且她也很同情徐爱林的身世,因此后来母女两人也是感情甚笃。李悦伊还很关心徐爱林个人的事,一听她今天带了对象过来,就向单位请了个假,提前回到家做准备。
“你妹妹说有一个课题和同事到云南调研,明天才能回来,你和刘老师不要客气,来,先吃点水果。”
李悦伊用手对茶几上的一堆水果示意了一下,接着说:
“再等你爸把最后一个菜做好,咱们就吃饭。”
不一会,四个人坐了下来,林日新坐在上首,刘鹏坐在他对面,李悦伊和徐爱林打横坐了。林日新举杯说:
“刘老师,想不到今天我们会聚在一起,来,咱们先喝一杯。"
几杯酒下肚,刘鹏也渐渐打开了话匣子,林日新也渐渐得知了他们的一些情况。原来,刘鹏作为潘璐郁教授的助手,一同受邀协助君天公司策划企业文化,而徐爱林则作为君天公司的一方一起参与,由于他们俩都是文史哲学专业,共同语言甚多,且都还是尚未婚娶,于是,两人渐渐迸发了情感的火花。
林日新满眼爱怜的眼光看着徐爱林,虽然她和母亲阿英像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似的,非常相像,但阿英的眉宇眼神之间,总有一股对未来充满憧憬的光芒,而徐爱林眉宇之间似乎总有一股忧郁,这让林日新更对这个女儿感到歉疚。他也仔细观察着刘鹏,觉得他举手投足颇有涵养,谈吐之中也是有一股正气,心中也为女儿能找到这样的终生伴侣感到欣慰。他又一次举杯,动情地说:
“小刘,我看你也是一个坦诚的人,爱林虽然也快到40岁了,心地却还单纯,你们今后相伴一定要互相珍惜,遇上什么看法不一致的事,要好好商量着办,人这一辈子是很快的,两人世界里,凡事都不能太较真啊。”
“爸,你想到哪里去了,刘鹏今天是第一次来,你怎么就说这些。”
林日新咧嘴一笑,说:
“好好好,那我不说这些,我说些其他,好吧。”林日新转头问刘鹏:
“小刘,你现在还在东海大学,一起跟着潘教授做课题吗?”
“噢,不,我现在正在办理手续,要准备离开东海大学了。”
“啊?那你是不是有了更好的去处?”
这时,徐爱林插话了:
“爸,刘鹏考虑到我工作在跃州这边不方便,正好咱们市里的跃州大学为了升格,到处吸纳招聘人才,他就和跃州大学签订了人才招聘协议,下学期要回跃州来了。”
“那就太好了,爱林,你原来的房子太旧了,你爸的君天公司还留着几套比较好的房子,让他给你拿一套吧。”
李悦伊格局颇大,林日新内心一阵温暖,赶紧说:
“这是必须的,说起来,小刘还是我们君天公司的企业文化顾问呢,他完全有资格享受。”
这时,刘鹏看了徐爱林一眼,说:
“林总,我前些日子就离开潘教授了。所以,君天这企业文化的课题我都没有介入了。"
听刘鹏说起君天的企业文化课题,林日新顺口问道:
“小刘,咱们现在是一家人了,你说真话,你觉得君天的企业文化课题做得怎样?”
刘鹏一听,欲言又止。徐爱林在边上推了推他的胳膊,说:
“今天爸让你说,你就说吧。”
刘鹏放下筷子,神情有点严肃,说:
“这君天企业文化的策划,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闹剧。”
李悦伊一听,不禁脸色一变,林日新却丝毫没有异常。他问:
“小刘,此话从何说起嘛,问题真有这么严重吗?”
“是啊,倪大路刚开始找到我们,就说他的领导,也就是赵董年岁大了开始喜欢听好话,就要求我们迎合他的喜好做方案。潘教授几次和赵董面谈,也都是看着赵董的脸色说些中听的话,只不过,他比较高明,引经据典谈哲学,赵董一时听不出来罢了。整个策划方案,我们只拿了公司50来万,而倪大路却私底下让张海涵给我们打了100多万。我呢,通过这件事,也觉得潘教授这个人作为学者,不爱惜自己的羽毛,却为了几个钱,不惜去捧别人的臭脚,真是丧尽廉耻,所以,我就趁这次跃州大学招纳人才的机会,离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