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都多大了,我才不去。”
他这两年也有跟着阿瑶学字,不当睁眼瞎就行,想再把他送去私塾,没门。
“实属里像你这么大年龄的多了去了,你去考个秀才,到时候也能开个私塾。”
陈猛仔细地和他分析。
陈进哪听得了这个,他的头摇得像布浪鼓,“不听,不听。”
陈猛气得拿着大棒子撵了他二里地,夜里,人都睡了,陈瑶才悄悄地开门把他放进来。
从那天开始,陈猛看陈进哪哪都不顺眼。
“二哥,你想过以后做什么么?”
陈瑶背着背篓,看着拿着棍子不老实地甩来甩去的陈进问。
陈进,“出海捕鱼呗,正好家里那艘渔船也需要人继承。”
有渔船,有水靠,他比自家爹的待遇好多了。
陈瑶翻了个白眼,“那渔船本就是二手的,等你长大了,早不知道烂成什么样了。”
而且船在海上漂,总没有脚踩在实地上稳当,碰到飓风躲都没地儿躲,再万一不小心碰到礁石就有可能船毁人亡。
海里还有那主动找上门的大鱼,是祸不是福,它一个使力,能把船顶翻。
上船的都是家里的壮劳力,壮劳力也就是家里的顶梁柱,顶梁柱没有,这个家也就散了。
“可是我也不会其他呀?”
陈进挠了挠头,他爷能出海打鱼,他爹也能,怎么到他这里就不行了呢?
陈瑶,“以后大哥当官了,阿奇也考了功名,你不会感觉有落差么?”
陈进挠头,“有啥落差?那还是我大哥和小弟呢,真有那么一天,我就把我的孩子送到其他膝下养。”
到那时,他就当个懒散的富家翁。
陈瑶没想到自家的二哥的愿望这么远大,把自己孩子的未来都考虑进去了。
“二哥喜欢做生意么?”陈瑶不死心地追问,不喜欢文,做生意也行?不可能就喜欢打渔吧。
陈进思索了一下,“我也不知道,我感觉现在很好。”
他才11岁,想不到那么长远。
兴趣可以慢慢培养,陈瑶也没有让他现在就给出答案,她只是在陈进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生根发芽。
刚下过雨,山上有很多蘑菇,陈进去找兔子洞,陈瑶弯腰捡蘑菇,捡着捡着就远离了人群。
突然看到树后面有几朵蘑菇,陈瑶急忙跑过去,被树根绊得踉跄着朝前扑,她双手在空中乱抓,还是不可避免的摔倒了。
背篓里的蘑菇撒了一地,好在身下是一片草丛,只是划了几道口子。
不深,对于农家人来说很常见。
她叹了一口气,认命地把散落蘑菇捡起来,捡着捡着她就愣住了。
她回头看,才发现刚才绊倒自己的不是树根,竟然是....陈瑶壮着胆子顺着那条胳膊看过去,这分明就是一个人。
她吓得一个后仰,跌坐在地上,第一反应就是死人了。
喉咙里的喊声却怎么也发不出来,首到看到那只手慢慢地卷曲,陈瑶小心地伸手在那人的鼻子下探了探,还有呼吸。
她长长松了一口气,扒开那人凌乱的发丝,一双凌厉的眼睛瞪了过来。
“路大哥?”
陈瑶有点不敢相信,这里和榆阳隔了几千里,怎么又碰上了,只是这次的路方看上去比上次还要狼狈。
那次陈伟闹要喝城门边那家的羊肉汤,陈瑶被他磨的没办法,就答应帮他去买,走到半路才发现,陈伟悄悄跟来了。
她干脆带着他去店里吃了一顿,结果回去就被姚玉娥逮到了,陈瑶被罚。关进了柴房。
当天夜里她正睡的迷迷糊糊,柴房的窗户被打开,她吓得一个激灵,抄起一个木棍挥了过去。
木棍被抓住,路方也没想到柴房有人,他受伤了,后面又有追兵,就跳进了县衙的后院,本想在柴房里待一晚,明天在悄摸摸地离开。
现在被人发现了行踪,他正想着要不要把人打晕,换个地儿躲藏。
可是陈瑶己经很识时务地跪在了地上,“大侠,别杀我,我是个瞎子,什么也看不到。”
路方轻笑,这丫头是来搞笑的吧。
思索了一会儿,他捂着伤口靠着柴火垛坐下,小声警告,“别出声,我手中的剑可不长眼。”
陈瑶“嗯嗯”点头,老实地缩到角落里。
就在这时,从一墙之隔的巷子里传来杂乱无章的脚步声。
路方神色一怔,那些人追来了。
陈瑶也听到了声音,她死死咬着自己的嘴唇。
那些人肯定是为眼前的人而来,陈瑶在心里的计算,自己要是大喊出声,是那些人赶来的快还是眼前的人剑快。
闭着眼睛的路方,手指在自己旁边的剑上点了点。
陈瑶立刻抱紧自己的腿蜷缩着,嘴里小声嘀咕,“我是瞎子,我是瞎子。”
唠叨了一会儿,口中的话又变成了,“我要睡着,我要睡着。”睡着了就啥也不知道了。
路方想,这丫头肯定不得主家喜欢,经常被关柴房,要不然也不会对这里这么熟悉。
要不等这边事了,让人把她带到自己府邸,肯定很逗趣。
外面的声音渐渐远去,她颓丧地低下头。
又等了一会儿,她感觉外面的人应该己经走远了,刚抬起头,就看到对面那男人轻轻摇头。
她又乖乖地闭上了嘴,果然,脚步声又回来了。
“找到了么?”
“我这边没人!”
“我这边也没人!”
“呸,他娘的,人不会跑了吧?”
黑衣人头领看着一边的高墙用剑柄点了点问道,“这是谁家?”
“清河县县令的后宅。”
第二天一大早就听送饭的丫鬟说家里来客人了,中午饭可能会送的晚点。
陈瑶没有当回事,这点东西也不够两个人吃,她准备一会儿偷偷溜出去,去厨房拿点吃食。
等丫鬟离开,陈瑶挪开木柴,把托盘放到路方面前的地上,“路大哥,你先吃点。”
早饭很简单,一份青粥,一份小菜,两个小包子,这是按照一个孩子的量给的。
路方看了一眼,把眼睛移开,“你吃吧,我不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