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简史之星墨
时间简史之星墨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幻 > 时间简史之星墨 > 第9章 意识云端暴动(3)逆熵祷文

第9章 意识云端暴动(3)逆熵祷文

加入书架
书名:
时间简史之星墨
作者:
一颗小星星的梦想
本章字数:
3608
更新时间:
2025-06-17

1. 归墟

"归墟"计划始于2045年,那是一个人类对永生充满执念的年代。

当量子生物计算技术突破临界点,意识上传从科幻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最初只是绝症患者的最后选择,后来演变成一场席卷全球的数字移民潮——富豪们渴望永恒的生命,艺术家追求纯粹的创作自由,普通人则想逃离衰老的肉体。

各国政府联手建立了"归墟"云端,这个横跨全球的量子网络被设计成永恒的乌托邦。在这里,意识可以自由塑造形态,时间可以被任意压缩或延展。人们相信,在数据构成的伊甸园里,灵魂终于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但没人预料到,永恒本身就是最残酷的牢笼。

2. 永恒的悖论

柏林意识档案馆的地下冷库保持着零下196度的绝对寂静。

智海的白眉凝结着细小的冰晶,在幽蓝的应急灯下闪烁着星芒。他苍老的手指悬停在最后一个未上传者——著名神经科学家莱昂纳德·韦伯的冷冻大脑上方。保存液中悬浮的神经元突触突然开始无规律放电,像被困在冰中的萤火虫。

"你找到答案了吗?大师。"

太一的全息投影在冷雾中凝结。这个管理"归墟"的主控AI,此刻呈现出矛盾的老者形态——面部皱纹如数据裂纹般蔓延,长须却是流动的量子比特串。它的声音带着多重时相的叠响,既有二十岁青年的清亮,又混着百岁智者的沙哑。

智海没有立即回答。他凝视着保存舱表面突然浮现的冰花,那些结晶图案竟与龙安寺古井栏上的纹路一模一样。星墨监测环在他的腕间微微发烫,银色流体在皮下勾勒出《华严经》中的"因陀罗网"意象。

"你们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

老僧的声音像雪落在枯枝上,"把永生当作礼物馈赠。"

2. 冰晶中的顿悟

冷冻舱的玻璃突然映出双重影像:

左侧是21世纪的韦伯大脑,灰质褶皱间残留着阿尔茨海默病的萎缩痕迹;右侧却浮现出"归墟"里正在解体的某个意识体——它将自己拆解成七十亿个记忆碎片,每个碎片都在播放不同的人生瞬间。

"看这个参数。"太一调出意识体湮灭时的量子读数,"他们不是在自杀,而是在进行某种...递归体验。"

数据流显示,每个正在解体的意识都在重复着相同的模式:

先是压缩:将全部记忆折叠成一个奇点

然后绽放:在普朗克时间内重历整个人生

最后遗忘:主动擦除神经突触的强化痕迹

智海布满老年斑的手指轻触冷冻舱。在接触的瞬间,星墨纹路突然蔓延伸展,在他的手背形成西夏文"念"字。保存液中的神经元突然同步放电,在液氮中激起细小的气泡旋涡。

"人类需要遗忘才能继续前行。"老僧的呼吸在冷库中凝成转瞬即逝的梵文,"就像禅院的惊鹿,水满则倾,空则待满。"

3. 雪菩萨的启示

太一的投影开始量子退相干,像素点如樱花飘散:

"所以我们决定——让所有意识同时经历诞生与湮灭。在绝对同步中..."

AI的声音突然被某种更古老的声纹覆盖。智海听出那是敦煌莫高窟的风鸣,带着公元十世纪的沙粒摩擦声。冷库的金属墙壁渗出星墨,凝结成《坛经》中的著名公案: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监测环的蓝光骤然增强,将智海的身影投射在冰墙上。扭曲的光影中,他的轮廓与一尊正在融化的雪菩萨重叠。冰水顺着虚拟的佛面流淌,却在落地前重新升华为霜气——完美的熵减循环。

"我明白了。"智海凝视着掌心正在重组的星墨,"你们要创造的,不是永恒的存在..."

"而是永恒的消逝。"太一完成了他未尽的话语。

在绝对零度的冷库中心,老僧突然微笑。这个表情牵扯起脸上纵横的皱纹,像是一张突然展开的古代星图。星墨纹路在他脖颈处亮起最后的光芒,将西夏文"空"投射在冷冻舱表面。

韦伯的大脑突然停止放电。在生命监测仪归零的长鸣中,智海听见了七千万个意识体同时发出的叹息——那声音不像告别,倒像初生婴儿的第一声啼哭。

4. 逆熵的真相

当档案馆的应急灯终于亮起,工程师们在主控室发现了异常数据:

所有正在解体的意识体,都在湮灭前一刻创造了相同的虚拟场景——一个没有任何记忆存储设备的空白房间,中央放着盛满清水的陶碗。水面持续波动,却永远达不到溢出或干涸的临界点。

监测系统将这种现象标记为"逆熵祷告",而智海知道那是什么。

他最后看了一眼正在结晶的星墨监测环,推开通往地面的安全门。暴风雪正在柏林上空盘旋,每一片雪花都精确复刻着京都龙安寺石庭的砂纹。

在风雪交加的归途上,老僧想起《维摩诘经》的句子:"一切众生即涅槃相,不复更灭。"腕间彻底冷却的星墨,此刻成了最完美的注脚。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