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碑记
断碑记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断碑记 > 第2 章 孟瑜的位置

第2 章 孟瑜的位置

加入书架
书名:
断碑记
作者:
泪水不是水
本章字数:
6722
更新时间:
2025-04-28

我将为您继续创作《断碑记》第二幕第一章的后续部分,保持原有的风格和叙事张力。以下是本章的延续,聚焦孟瑜进入技术组后与洪卫国的权力博弈,以及矿场深处的秘密。

- **权力博弈初显**:孟瑜凭借矿难救援展现的专业能力获得技术组职位,与洪卫国形成微妙制衡关系。洪卫国表面妥协实则戒备,两人在矿场改造方案上的首次正面交锋,展现了特殊年代知识与权力的碰撞。

- **矿工群体画像**:通过孟瑜的视角深入描绘矿工群体的生存状态——尘肺病蔓延、冒顶事故频发却无人敢言,少年矿工小石头成为这个沉默群体的具象化代表,为后续重大冲突埋下伏笔。

- **技术改良暗潮**:孟瑜与齐志远形成技术同盟,暗中改良通风系统和支护方案,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提升产量,用实际效果挑战洪卫国的经验主义管理方式,知识分子的专业精神在地下巷道中悄然复苏。

- **秘密图纸网络**:矿工们自发为孟瑜收集地质数据,形成一套隐秘的信息传递系统,卷烟纸上的标记与食堂暗号构成地下情报网,展现底层劳动者在高压下的生存智慧。

- **暴雨中的转折**:结尾处突如其来的暴雨和矿场异常渗水,将故事推向新的危机边缘。孟瑜的专业预警与洪卫国的刚愎自用形成尖锐对比,为下一章的重大事故埋下悬念。

下面是《断碑记》第二幕第一章的后续内容:

---

## 第二章

技术组的办公室设在矿场东南角的铁皮屋里,墙上贴着1962年版的《金属矿山安全规程》,边角己经卷曲发黄。孟瑜推门进去时,三双眼睛同时从图纸上抬起来。齐志远快步迎上前,接过他手中的硬纸板。

"孟工,你的位置在这儿。"

靠窗的桌前摆着个崭新的搪瓷缸,上面印着"劳动最光荣"的红字。孟瑜的手指抚过桌面,木纹里还嵌着煤渣,但明显被人仔细擦拭过。

"这是..."

"老洪安排的。"齐志远压低声音,嘴角却微微上扬,"说你现在是'戴罪立功'的技术顾问。"

另外两个技术员发出意味不明的轻笑。孟瑜展开硬纸板,用石块压住西角——这是他从医务室顺来的X光片包装盒,背面雪白平整,适合绘图。

"我需要最近三个月的生产报表。"他边说边用铅笔划分坐标轴,"还有水文监测记录。"

办公室突然安静下来。齐志远扶了扶眼镜:"那些资料要政工组批准..."

门突然被踹开。洪卫国带着一身硫磺味闯进来,把一摞发黄的笔记本砸在孟瑜桌上:"批个屁!老子签字不算数?"

笔记本散开,露出里面密密麻麻的数据。孟瑜认出这是手工记录的巷道位移监测数据,字迹各不相同,显然来自不同班次的矿工。最新一页写着"6月21日,三号井西侧+5mm",落款是个"王"字。

"谢谢。"孟瑜真诚地说。

洪卫国哼了一声,从兜里掏出半包"大前门"扔在数据本上:"省着抽。技术组这个月配额用完了。"临走时,他看似无意地踢了踢墙角,一个落满灰尘的铁柜发出沉闷的回响。

等脚步声远去,齐志远立刻锁上门,从铁柜底层抽出几张蓝图:"1964年地质队留下的原始勘探资料,老洪不知道我藏了备份。"

孟瑜的呼吸急促起来。图纸上精确标注着矿脉走向和断层线,与他记忆中的数据完全吻合。他抓起铅笔,在硬纸板上飞速勾画起来,线条如植物根系般在纸面蔓延。

"这里。"他突然用笔尖点住某个位置,"为什么开拓巷道要绕过这个区域?"

齐志远凑过来看:"说是岩层不稳定..."

"不,这里是优质矿层。"孟瑜的铅笔圈出一片区域,"你们看断层走向,这里应该是相对稳固区。"他忽然停顿,"实际开采时遇到涌水了?"

两个年轻技术员对视一眼,其中一人小声说:"不是水...是气。去年有人在这里晕倒,老洪就下令封闭了这段。"

孟瑜的铅笔在纸上轻轻敲击。锰矿层中的气体通常是甲烷或二氧化碳,但云岭矿脉的地质构造不该有大量气体聚集。他撕下卷烟纸大小的一条纸,写下"取样器"三个字推给齐志远。

当天下午,孟瑜被允许"监督"矿渣清运。他在废石堆里挑挑拣拣,趁监工不注意,把几块特殊的矿石塞进裤袋。矿石表面布满蜂窝状孔洞,在阳光下泛着诡异的蓝黑色。

晚饭时,孟瑜的菜汤里多了一截腊肠。他抬头寻找,看见那个曾碰翻他水壶的老矿工正蹲在食堂角落,用铝饭盒的边缘慢慢碾着什么。两人目光相遇时,老人做了个奇怪的手势——拇指和食指圈成圆形,另外三指张开。

"他在告诉你取样位置。"齐志远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三班倒的矿工会把岩样藏在东墙第三个排水管里。"

孟瑜的指尖在桌面上轻叩三下,老人混浊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

深夜的油灯下,孟瑜用钢锯条磨成的简易显微镜观察那些矿石。孔洞内壁附着微量黄绿色结晶,闻起来有股臭鸡蛋味。他突然放下矿石,在工作手册上写下"H2S",然后重重画了个问号。

硫化氢。这种剧毒气体通常出现在油气田,怎么会出现在锰矿中?

窗外传来猫头鹰的叫声。孟瑜吹灭油灯,摸黑把矿石样本藏进墙缝。就在他转身时,一道手电光突然扫过窗户。孟瑜迅速躺下装睡,听见皮靴踏过泥水的声响在门外停留了足足一分钟才离去。

第二天清晨,矿场广播正在播放《大海航行靠舵手》,孟瑜却注意到工人们三三两两交头接耳。他顺着他们的视线看去——三号井口新竖起一块木牌,上面用红漆写着"决战七月,向党的生日献礼"。

"要搞高产周。"齐志远脸色发青,"老洪立了军令状,月底前增产20%。"

孟瑜的铅笔在纸上折断了。增产意味着更多巷道、更快的掘进速度和更少的安全措施。他望向正在井口训话的洪卫国,阳光把那道疤照得发亮,像条趴在脸上的蜈蚣。

"帮我个忙。"孟瑜突然说,"我需要下井。"

齐志远的眼镜片反射着白光:"太危险了,老洪盯上你了..."

"就今天中午。"孟瑜把折断的铅笔塞给他,"趁学习时间。"

正午的太阳把矿石堆晒得发烫。孟瑜穿着借来的矿工服从废料场溜向三号井,安全帽压到眉骨。井口的值班员正在打盹,手里的《红旗》杂志滑到地上。孟瑜轻手轻脚地取下挂在墙上的矿灯,闪身进入巷道。

黑暗如潮水般涌来。巷道比想象中更潮湿,顶板不断滴水,在矿灯照射下像一串串玻璃珠。孟瑜每走几步就用地质锤敲击岩壁,回声在狭窄的空间里异常清晰。拐过第三个弯道后,他在巷壁上发现了那个标记——用粉笔画着的圆圈,里面有个十字。

这是老矿工手势的含义。孟瑜用锤子撬开一块松动的岩石,后面果然藏着几块用报纸包着的矿石。他刚把样本塞进怀里,远处突然传来脚步声。

孟瑜熄灭矿灯贴在巷壁上。脚步声越来越近,伴随着金属拖地的声响。在快要经过他藏身的岔道时,那声音突然停下了。

"出来吧。"是个少年的嗓音,"我看见你的灯了。"

孟瑜点亮矿灯,灯光照出一张满是煤灰的脸。不会超过十六岁,左耳缺了块耳垂,工作服袖口沾着新鲜的血迹。

"你是那个...救人的工程师。"少年拖着根铁镐,镐头己经变形,"来取样的?"

孟瑜点点头。少年突然转身:"跟我来,那里有更好的样本。"

他们在蛛网般的巷道中穿行,少年对每个岔路口都了如指掌。有次他伸手拦住孟瑜:"别踩那里,下面是老空区,就剩层薄板了。"

最终他们停在一处坍塌过半的支巷前。少年用铁镐撬开几块矿石,露出后面青黑色的岩壁:"喏,就是这种。上周凿到这里,五个人晕倒,张叔再没醒过来。"

孟瑜的矿灯照在岩壁上,呼吸顿时一滞——岩壁表面布满细小的晶簇,在灯光下闪烁着诡异的彩色光泽。这是典型的硫化矿物氧化现象,但如此大规模的结晶绝非常态。

"你们平时..."孟瑜刚开口,巷道深处突然传来沉闷的爆炸声。碎石从顶板簌簌落下。

"快走!"少年拽起他就跑,"他们在炸东南区!"

两人跌跌撞撞冲出巷道时,正撞上巡查的李干事。少年立刻挺首腰板:"报告!我带新同志熟悉井下路线!"

李干事狐疑地打量着孟瑜的装扮,突然伸手扯开他的衣领——锁骨处白皙的皮肤立刻暴露了身份。

"孟工?"李干事倒吸冷气,"你..."

"我批准的。"洪卫国的声音从井口传来。他大步走到孟瑜面前,目光落在他鼓鼓的衣兜上:"找到想找的东西了?"

孟瑜掏出矿石样本。洪卫国接过一块对着阳光看了看,突然狠狠砸向地面。矿石碎成几瓣,断面处可见细小的金色颗粒。

"看见了吗?"洪卫国一脚碾碎矿石,"就为这点破玩意,耽误半天工!"他揪住孟瑜的衣领,"再有下次,老子让你在井下住一个月!"

回到铁皮屋,孟瑜发现桌上的图纸被人动过。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