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驿卷被塞入门缝,里面便传来一阵阵喧闹声。
但是,没多久,喧闹声就戛然而止了......
刚刚那后生的声音,从里面响起,“你们稍等片刻,我去找人看一番真假!”
“呵呵!那就有劳小兄弟了!”王进闻言,轻声笑道。
那后生,手中拿着驿卷文牒,首奔自己家中草堂而去。
“阿爹,他们竟然有一千多人呀!而且,是从东京城前往延安府做生意的!”那后生神情慌张,一进草堂便对主位上的老者说道。
“嘶!”那老者听闻此言,先是倒吸了一口凉气,有些恐慌起来道,“这一伙人数量如此之多,莫不是山匪贼人!?”
“我看着不像呀,阿爹。”那后生紧紧皱起眉头道,“若是,他们真是山匪,恐怕这一千余人早就动起手来,对我们庄子不利了!”
“......”闻言,那发须花白的老者,顿时觉得有些道理。
“对了,阿爹,他们一行人还给了这个!”那后生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驿卷文牒,递给老者。
“我儿,这是何物呀!”那老者有些疑惑地接了过去。
“他们说什么,这是驿站文牒,是昨夜居住的驿站,给开出的居住证明!”那后生摸着下巴,将自己听到的那些,一五一十地全部告诉了自己阿爹。
“驿站!”那老者拿起文牒,凑到灯光烛火下面,仔细观看了起来。
那后生与几名庄客,站在原地,没有发出一丝声响。
只见,那老者随着仔细观看,眉头也紧紧皱起,拧成一朵白麻花!
“阿爹,你看出什么了吗!”那后生见此一幕,有些疑惑地询问道。
“嘶!”那老者并没有回答后生的问题,反而倒吸一口凉气,“这驿卷文牒是真的没错了!你爹我,年轻之时,曾经住过驿站,因此认得驿站文牒!”
“那我去让他们进来吗!?”那后生询问道。
“让他们进来吧,好生招待着,我觉得,他们是东京城前往延安府的官兵!”那老者摸着下巴处的胡子,说出了自己内心的想法,“多准备一些酒肉菜蔬......”
那老者开口吩咐完后,又将手中的驿卷文牒,重新递给了那后生道,“记得把这文牒,还给人家!这有的时候,官比匪还要可怕!”
“是,我明白了,阿爹。”那后生拿着驿卷文牒,应了一声,便退了下去,去准备了!
过了许久,便随着“咯吱”一声响,那庄子的大门重新被打开了。
只见,那身纹青龙的后生,快步走到王进面前,伸手将驿卷文牒,递给对方道,“你们进来吧!”
王进和宣赞两人相视一笑,对那后生行了一礼后,便走进了那庄子。
而其余随行人马,见此一幕,十分有序地带着马匹进去。而后面那些步行的人,队列整齐地紧随其后。
那后生见此情景,心中不由得震惊起来,这些人马如此有序,绝非是那山匪流寇。
突然,一个庄客一路小跑过来,对着那后生小声开口说道,“少庄家,太公让你请为首的好汉,到你家草堂一见!”
“好,我知道了!”那后生闻言,轻轻点头应了一声。
谁知,那后生刚扭头看向王进和宣赞两人,便与他们二人目光相互对视......
很显然,王进和宣赞两人,听到了那后生和庄客的对话。
“原来小兄弟是少庄家呀!难怪,如此年轻,就如此器宇不凡!”王进笑着对那后生行礼道。
宣赞听到王进的话后,也跟着附和起来,“是啊!是啊!”
那后生听到两人的夸赞,依旧是面无表情,只是轻声说道,“两位莫要再夸赞了,我可不喜欢阿谀奉承之人!”
说罢,那后生便对两人摆了摆手道,“两位,这边请吧!”
王进和宣赞两人,互相对视点了点头。
“诸位弟兄,咱们要借宿过夜,莫要给主家惹出麻烦!”王进扭头对着随从吩咐道。
宣赞见此情景,也开代了起来,“大家吃自己随身的干粮即可,一会儿找一个能避风挡雨的屋檐休息即可。”
“是!”一众随从异口同声道。
这些人马皆是御林军出身,一些礼仪早就深入骨髓,自然明白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要是做了什么出格的坏事,恐怕回到京城之后,王进和宣赞两人一上报,到那时候,官家和太子定然不会轻饶自己。
毕竟,此行乃是官家授意太子所做......这其中利害关系,这些御林军中的人精,怎么会看不出。
于是乎,在王进和宣赞两人,跟着那少庄家离开之后,一行人马十分规矩,在庄客的安排下,便去休息了。
这一幕,让不少围观的庄客,感到新奇!
不多时,那少庄家带着王进和宣赞两人,来到庄子里面的一处草堂前。
只见,一个六旬老者拄着拐杖,缓缓从草堂内,走了出来......
那老者见到宣赞的样貌之后,心中顿时一惊,暗道言之,如此样貌,想必不是什么官兵吧!总不能是一些路过的山匪流寇吧?!
王进和宣赞两人,见此情景,纷纷抬手欲行一礼。
“两位客人休拜!”那老者连忙摆手道,“你们是过路的行商,路途辛苦,暂住一夜没有什么大碍的!”
“我等路过此地,多谢您的招待!当然,我们的人多,只需要给一处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但房钱我等依旧照例缴纳!”王进笑着回应那老者道。
“是啊!我们还有一些马匹,还望您能给一些草料。待到我们离去之时,定然会一并酬谢!”宣赞上前一步道。
那老者见此情况,心中又是一声暗道,怪哉怪哉!若是山匪流寇,岂会如此有礼!?
但这些终归是老者的猜测......
“两位,想必还没有吃晚饭吧!?”那老者笑着开口说道,“老头子我在这里,准备了一些酒食,小小村庄,没有什么可以款待的,还望莫要嫌弃呀!”
说罢,那老者便对王进和宣赞二人,做出一个请的动作。
王进和宣赞两人,互相对视一眼,便决定走进去看看。
宣赞认为,既然眼前的老丈有请,若是拒绝,终归不好......
至于王进嘛,眼神时不时地看向那后生,心中不停盘算着,自己要如何开口,才能收对方为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