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桃源村,苏晴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从香格里拉到大理的路上,她像个孩子般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兴致盎然——高速公路上飞驰的汽车、街头闪烁的霓虹灯、人们手中的智能手机,甚至连便利店的自动门都能让她像个孩子似的玩个半天。
“这就是高铁吗?比爹爹的飞剑还要快!”坐在动车上,苏晴贴着窗户,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风景,眼中满是惊叹。她自从出门后就开始学习说普通话,虽不是京腔京韵,也学得有模有样,早没了口音。
吴文玥微笑着解释着现代科技的原理,同时也不忘提醒:“科技虽然发达,但终究是外物,无法助人了因果,断尘缘。修行之人要明白,真正的力量来自内心的修为,而非外物。这同过分依赖法宝和仙丹仙药的那些古来修仙者,最终不但无法飞升,反而长堕轮回是一个道理。”
“可是师傅,这些东西真的很神奇啊!人们不用修行就能飞天遁地,难怪现在很少有人愿意踏上修仙之路了。”苏晴感叹道。
“正因如此,修仙界才日渐势微。”吴文玥叹了口气,“但科技再发达,也无法解决生老病死的根本问题。而且,科技的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烦恼和欲望,让人们离大道越来越远。而邪道却借机利用这些烦恼和欲望,大肆招揽信众。”
苏晴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虽然她对这个新世界充满好奇,但也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目的。
两人站在苍洱书院的大门前,看着这座融合了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设计的学府。书院坐落在洱海西岸,苍山脚下,环境优美,是许多富家子弟学习传统文化的圣地,其间也不乏宗教界的人士传法布道。
“师傅,我们真的要在这里住下来吗?”苏晴有些担忧地问道,“这里人来人往,若是有欢喜堂的眼线……”
吴文玥微微一笑,轻声道:“正是因为人多眼杂,才能大隐于市。再说,我们此行是以游学的名义,谁会想到玉魧门的人会来这种地方?”
两人以远方来访学者的身份入住了书院的客舍。吴文玥对外自称是民俗学者,带着侄女来大理考察当地文化。这个身份既能解释她们对古籍和传统文化的兴趣,也不会引起太多怀疑。
吴文玥展开慧眼观察,书院背靠的苍山不远处确实有结界存在。两人来到入口处,却发现结界紧锁,无人回应,看样子己经多年无人出入。
入住的第一天晚上,苏晴盘腿坐在床上,运转着体内的真气。自从离开桃源村,她的修为进步神速,己经打通了任督二脉,开始小周天循环。
“你的进步比我想象的还要快。”吴文玥站在窗边,看着月光下的苍山,“看来己经到了确定五行之气主修方向的时候了”
苏晴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流光:“我想主修水系功法。父亲说我与水有缘,而且我总觉得水能包容万物,柔中带刚,与我的性格相符。”
吴文玥道:“五行功法的选择非常关键,你八字里水木偏旺,这两个方向都可选择。不过,水生木,木生火,水又克火,所以也许木系功法也是不错的选择。”
苏晴问道:“那有没有同时修炼多门功法的?”
“五行之气本来相生相克,并没有限制必须修行哪一门。只是各种功法的修行路数完全不同,要同时掌握一是费时费力,二是必须考虑生克带来的影响和消耗。比如你若修炼水木两系,因水能生木,木系功法进展肯定快于水系,一段时间后,一般人肯定会弃水而专注于木系。但若你稳扎稳打,专注于水系,木系功法则不修自成。这也是很多人主修一门,而后辅修相生一门的路子。但若是水系和火系同修,因为水克火,则火系很难进展。若先修火再修水,因火生土,土又克水,水系也难精进。所以少有人会将时间浪费在多门功法齐修上。”
“但是若只修一门,遇上正好克制自己的对手,又怎么应付呢?”苏晴好奇的追问道。
“生克只是相对而言,比如水克火,但如果火旺,水反而会助火势。实战中,若对方与你实力相当,功法上却正好克制于你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使用主修功法,而以相生的功法御敌。比如你主修水系,对方是土系,你以木系功法对他,便可克制。但若对方也使出相生的金系功法,你又遭其克制。其间变化繁复,还有多系功法配合使用的情况,所以需要灵活应对,不可拘泥!”
苏晴认真的听着,心中己经开始计算推演不同情况的变化,不由得越想越复杂,感叹道:“若是三人以上对战,便至少有上百种变化……没想到,那么难呀!”
吴文玥笑道:“所以掌门推崇以简应繁,独修一门。待到功法大成,就不必拘泥于生克之道,无往而不利了!好啦,今天先讲那么多,现在我们首要的任务是找到大理的修仙门派,看看他们是否愿意联合抵抗欢喜堂和魔教。”
第二天一早,两人便开始在书院里打探消息。书院里确实有不少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年轻人,还有不少外国人,但大多只是停留在普通的文化传承,对修仙之道一无所知。唯一的线索是一名姓杨的教授。
在一名女生的指引下,苏晴和吴文玥找到了杨教授的办公室。杨教授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白发苍苍,但精神矍铄。
“两位是对道教文化感兴趣?”杨教授热情地招待她们坐下,“大理古国主要推行佛教文化,不过也有很多道教场所,主要集中在巍山县的巍宝山。至于大理城附近,苍山上的中和寺、三清殿等等,都是不错的风景名胜。“
吴文玥试探性地问道:”我们想了解的是真正的道教清修场所,教授可曾听说过苍山有什么隐居的修道之人?“
杨教授的眼神突然闪烁,立刻又恢复平静,笑道:“现在的年轻人,谁还会去深山老林里寻仙问道呢?这位女士,你们是什么人?为何会对此感兴趣?”
吴文玥脱口道:“道法法非法,恒名明莫名!”这是道家的转语,意在试探。
杨教授眼中忽然现出一抹蓝光,转瞬即逝:“原来是这样,两位如果坚持,可以到苍山洗马池以西找找看,或许会有收获!”
离开杨教授的办公室,苏晴低声道:“师傅,您刚才跟他说的是什么意思?为何我感觉他好像也会法术,却不是修仙之人?”
“我只是用《道德经》上的道理问他,看他作何反应。若是普通学者,定会与我讨论经文义理。但他立刻察觉,使出通灵术观我,发觉我身上有灵气,却又不说破,而是引我们去苍山。”吴文玥微一思索道:"看来或许找对人了,我们现在就上苍山看看!"
苍山十九峰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两人出了书院,顺着石板路向地质公园景区走去,坡道不算陡,苏晴却突然感到一阵心悸。她喘了口气,抬头一看,发现吴文玥正回头,神情凝重。
“师傅,怎么了?”
“有人在跟踪我们。”吴文玥轻声道,“从我们到书院开始,就一首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们。现在他应该是跟上来了!”
苏晴心中一惊:“是欢喜堂的人?”
“有可能!你跟紧,我们找个地方会会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