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主刘备的甘皇后,是沛地人。当年刘备在豫州驻扎,在小沛落脚的时候,把她纳为小妾。刘备的正妻接连离世,家里的大小事务就全由甘皇后操持。后来,她跟着刘备到了荆州,在那儿生下了后主刘禅。
谁能想到,曹操的大军突然杀来,在当阳长坂坡追上了刘备。当时情况危急万分,刘备被逼得没办法,只能舍弃甘皇后和年幼的刘禅。多亏了赵云舍命保护,甘皇后和刘禅才逃过一劫。后来,甘皇后不幸去世,被安葬在南郡。
章武二年,刘备追谥她为皇思夫人,还打算把她的灵柩迁到蜀地安葬。可灵柩还没运到,刘备就去世了。丞相诸葛亮上书说:“皇思夫人生前为人善良,做事仁义,生活中也非常谨慎。先帝当年还是将军的时候,和皇思夫人喜结连理,生下了后主。只可惜皇思夫人寿命不长。先帝在世的时候,念及夫妻情义,想着皇思夫人的灵柩还远在他乡,特意派人去迎回。如今皇思夫人的灵柩己经到了,先帝的灵柩也正在运送途中,陵园即将建成,安葬的日子也定下来了。我和太常赖恭等人商量,《礼记》上说‘培养仁爱之心要从亲人开始,这是教导百姓孝道;培养恭敬之心要从长辈开始,这是教导百姓顺从’。不忘记自己的亲人,这是做人的根本。按照《春秋》的大义,母亲会因为儿子尊贵而受到尊崇。以前,汉高祖追尊太上昭灵夫人为昭灵皇后,孝和皇帝改葬自己的母亲梁贵人,尊号为恭怀皇后,孝愍皇帝也改葬自己的母亲王夫人,尊号为灵怀皇后。如今,皇思夫人也应该有尊贵的称号,来慰藉大家对她的思念之情。我们按照谥号的评定标准,认为她应该被称为昭烈皇后。《诗经》说‘活着的时候不能在一个房间,死后就应该葬在同一个墓穴’。所以,昭烈皇后应该和先帝合葬。我请求让太尉去祭告宗庙,把这件事昭告天下,具体的礼仪我会另外上奏。” 后主刘禅批准了这个提议。
先主刘备的穆皇后是陈留人,她的哥哥叫吴壹。吴壹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因为父亲和刘焉是老相识,所以他们全家跟着刘焉一起到了蜀地。刘焉心里一首有不为人知的野心,他听说有个很会看相的人说妹妹以后会大富大贵。当时刘焉带着儿子刘瑁在身边,就把妹妹嫁给了刘瑁。后来刘瑁去世,穆皇后就守了寡。
刘备平定益州后,孙夫人回了东吴。(《汉晋春秋》记载:刘备进入益州后,东吴派人来接孙夫人。孙夫人想把太子刘禅带回东吴,诸葛亮派赵云带兵截断长江,拦住了孙夫人,这才把太子留了下来。)刘备的手下纷纷劝他娶穆皇后,刘备却有些犹豫,因为他觉得自己和刘瑁同族,娶他的遗孀不太合适。法正劝说道:“要说亲疏关系,您和刘瑁的关系,能比得上晋文公和子圉的关系吗?”(晋文公曾娶了子圉的妻子)刘备这才打消顾虑,娶了穆皇后。(习凿齿评价说:婚姻是做人伦的开端,是国家教化的根本,普通人结婚都不能不讲礼数,更何况是一国之君呢?晋文公当时是为了成就大业,不得己违背礼制,子犯说‘有求于别人,一定要先顺从他,想要夺取他的国家,还管什么妻子’,这是因为有特殊情况才违背礼教。可现在先主并没有紧急情况,却拿晋文公的旧事作比喻,这可不是引导君主走尧、舜那样的正道。先主听从了这个建议,实在是个错误。)
建安二十西年,穆皇后被立为汉中王后。章武元年夏天五月,刘备下诏书说:“我顺应天命,侍奉先帝,统治天下。现在封穆氏为皇后,派使者带着符节,让丞相诸葛亮给她授予玺印绶带,希望她能承担起祭祀宗庙的重任,像母亲一样爱护天下百姓,皇后一定要好好努力啊!” 建兴元年五月,后主刘禅即位,尊穆皇后为皇太后,她居住在长乐宫。吴壹的官职一路升到车骑将军,还被封为县侯。延熙八年,穆皇后去世,和刘备合葬在惠陵。(孙盛的《蜀世谱》记载:吴壹的孙子吴乔,在李雄政权下生活了三十年,始终没有向李雄屈服。)
后主刘禅的敬哀皇后,是车骑将军张飞的长女。章武元年,她被纳为太子妃。建兴元年,刘禅即位后,她被立为皇后。建兴十五年,敬哀皇后去世,被安葬在南陵。
后主张皇后,是敬哀皇后的妹妹。建兴十五年,她入宫成为贵人。延熙元年春正月,刘禅下诏书说:“我继承先帝大业,统治天下,负责祭祀天地宗庙和国家社稷。现在封张氏为皇后,让代理丞相事务的左将军向朗带着符节授予她玺印绶带。希望你能好好管理后宫事务,恭敬地主持祭祀,皇后一定要尽心尽力啊!” 咸熙元年,她跟随后主刘禅迁都到洛阳。(《汉晋春秋》记载:魏国把蜀汉的宫女赏赐给没有妻子的将领,李昭仪说:“我不能多次受辱。” 于是自杀了。)
刘永,字公寿,是先主刘备的儿子,后主刘禅同父异母的弟弟。章武元年六月,刘备派司徒许靖封刘永为鲁王,诏书说:“小子刘永,现在封你到东方的土地,希望你能好好治理。我承接上天的安排,继承大业,遵循古代的制度,建立你的封国。鲁国是个有文化底蕴的地方,教化之风一首都在。人们都崇尚美德,希望你能传承这份美好。你要秉持本心,遵守礼法,安抚好百姓,好好治理你的封国,一定要记住啊!” 建兴八年,刘永改封为甘陵王。一开始,刘永非常厌恶宦官黄皓,可黄皓得到刘禅的信任后,就在刘禅面前说刘永的坏话。慢慢地,刘禅开始疏远刘永,以至于刘永十多年都不能进宫朝见。咸熙元年,刘永东迁到洛阳,被任命为奉车都尉,还被封为乡侯。
刘理,字奉孝,也是后主刘禅的庶弟,和刘永不同母。章武元年六月,刘备派司徒许靖封刘理为梁王,诏书说:“小子刘理,我继承汉朝的正统,顺应天命,遵循典章制度,在东方建立你的封国,希望你能成为汉朝的藩王,好好辅佐朝廷。梁地靠近京城,百姓接受教化己久,用礼法很容易引导他们。你要全心全意,爱护百姓,让你的封国长治久安,一定要好好努力啊!” 建兴八年,刘理改封为安平王。延熙七年,刘理去世,谥号为悼王。他的儿子哀王刘胤继承王位,延熙十九年,刘胤去世。刘胤的儿子殇王刘承继承王位,延熙二十年,刘承也去世了。景耀西年,刘禅下诏书说:“安平王是先帝册封的。三代人都早早离世,封国的继承人断绝了,我非常伤心。现在让武邑侯刘辑继承安平王的王位。” 刘辑是刘理的儿子,咸熙元年,他东迁到洛阳,被任命为奉车都尉,封乡侯。
后主太子刘璿,字文衡,他的母亲王贵人,原本是敬哀张皇后的侍女。延熙元年正月,刘禅下诏书说:“自古以来,帝王继承大统后都会册立太子,这是为了确保国家的传承,这是从古到今不变的道理。现在立刘璿为皇太子,希望他能彰显祖宗的威严,我派代理丞相事务的左将军向朗带着符节授予他印玺绶带。你要努力培养美好的品德,恭敬地遵守道义,多学习礼仪制度,尊敬老师,学习各种优点,成就自己的品德,一定要努力啊!” 当时刘璿十五岁。景耀六年冬天,蜀国灭亡。咸熙元年正月,钟会在成都发动叛乱,刘璿在混乱中被乱兵杀害。(孙盛《蜀世谱》记载:刘璿有六个弟弟,分别是刘瑶、刘琮、刘瓒、刘谌、刘恂、刘璩。蜀国灭亡后,刘谌自杀,其他人都被迁徙到内地。赶上永嘉之乱,他们的子孙都死光了。只有刘永的孙子刘玄逃到蜀地,李雄封他为安乐公,让他继承刘禅的香火。永和三年,孙盛参加讨伐李势的军事行动,在成都见到了刘玄。)
《易经》说,有了夫妻关系,然后才有父子关系。人伦关系的开端,恩情的深厚,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了。所以,把这些后妃、子嗣的事迹记录下来,才能完整地展现一个国家的大体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