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声音
记忆的声音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记忆的声音 > 第0037章 郑板桥断案记

第0037章 郑板桥断案记

加入书架
书名:
记忆的声音
作者:
木远帆
本章字数:
6176
更新时间:
2025-03-30

在清朝乾隆年间,潍县这个地方迎来了一位新的知县——郑板桥。

他不仅诗书画三绝,而且为官清廉,断案如神,深受百姓爱戴。

这一日,郑板桥刚到县衙不久,就有一桩棘手的案子摆在了他的面前。

当地有两个富户,一个姓王,一个姓李,二人因一块土地的归属权闹得不可开交,双双来到县衙击鼓鸣冤。

王富户先上前一步,拱手说道:“大人,那片土地是我王家祖上传下来的,有地契为证。

前些日子,这姓李的却仗着自己有钱有势,强行霸占我的土地。”

说着,便呈上了地契。

李富户也不甘示弱,连忙跪下辩解道:“大人明察,那地契是他伪造的。那片土地我早就从别人手里买了下来,也有地契为凭。”

说罢,也递上了自己的地契。

郑板桥接过两份地契,仔细端详起来。

只见两份地契上的字迹都十分清晰,日期也都对得上,一时间竟难以分辨真假。

他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你们二人先各自回去,待本官查明真相后,再做定夺。”

王、李二富户虽然心有不满,但也不敢违抗知县的命令,只得悻悻离去。

郑板桥并没有立刻着手调查地契的真假,而是派人去打听这王、李二富户平日里的为人。

手下人回报说,王富户为人老实本分,平日里甚少与人争执;而李富户则是个出了名的恶霸,经常欺压百姓,横行乡里。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郑板桥心中有了几分偏向,但他并没有就此下结论。

他决定亲自去那片有争议的土地上看一看。

来到土地上,郑板桥发现这片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一块难得的好地。

他仔细观察了土地的边界和周围的环境,又向附近的村民打听了一些情况。

村民们都说,这片土地以前确实是王富户家的,但后来不知怎么就被李富户给占了。

郑板桥心中有了底,但他还需要确凿的证据来证明地契的真假。

他回到县衙后,找来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让他仔细鉴别两份地契的纸张和字迹。

老工匠经过一番仔细的检查后,告诉郑板桥,王富户的地契是真的,而李富户的地契是伪造的。

有了这个结果,郑板桥心中己经有了决断。

他再次升堂,将王、李二富户传唤到堂前。

郑板桥一拍惊堂木,大声说道:“本官己经查明真相,这地契的真假一目了然。王富户的地契是真的,而李富户的地契是伪造的。李富户,你为了霸占他人土地,竟做出如此伤天害理之事,该当何罪?”

李富户听了,吓得面如土色,连忙磕头求饶道:“大人饶命,小人一时鬼迷心窍,才做出这等错事。还望大人看在小人初犯的份上,从轻发落。”

郑板桥怒目而视,说道:“你平日里仗着自己有钱有势,欺压百姓,如今又伪造地契,妄图霸占他人土地,如此恶行,岂能轻饶?来人啊,将这李富户重打西十大板,以儆效尤。这片土地依旧归王富户所有。”

衙役们一拥而上,将李富户按倒在地,一顿板子打得他皮开肉绽,鬼哭狼嚎。

打完板子后,李富户被拖出了县衙,他的嚣张气焰也被彻底打压了下去。

王富户感激涕零,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道:“大人真是青天大老爷,为民做主,小人感激不尽。”

郑板桥微笑着扶起王富户,说道:“你且放心,本官定会维护百姓的权益,让这世间的不公之事无处遁形。”

这件案子刚处理完不久,潍县又发生了一起盗窃案。

一家商铺的老板前来报案,称自己店里的一批贵重货物被盗,损失惨重。

郑板桥立刻带着衙役们来到了案发现场。

他仔细查看了店铺的门窗和周围的环境,发现并没有明显的撬锁痕迹,推测盗贼很可能是熟人作案。

他询问了商铺老板最近有没有和什么人结怨,或者有没有可疑的人来过店里。

商铺老板想了想,说最近有一个叫张三的人经常来店里闲逛,而且每次看货物的眼神都不太对劲。

郑板桥听后,立刻派人去把张三找来。

张三被带到县衙后,表现得十分慌张,眼神躲闪,不敢首视郑板桥。

郑板桥厉声问道:“张三,你可知罪?有人举报你与这起盗窃案有关,你可有什么要说的?”

张三连忙摇头,辩解道:“大人冤枉啊,小人只是去店里看看货物,并没有偷东西。”

郑板桥冷笑一声,说道:“你若心中无愧,为何如此慌张?本官再问你,案发当晚你在哪里?在做什么?”

张三支支吾吾地说不清楚,一会儿说自己在家睡觉,一会儿又说自己出去喝酒了。

他的言辞前后矛盾,更加引起了郑板桥的怀疑。

郑板桥决定对张三进行突击审讯,他命人将张三关进了大牢,然后派人去调查张三的行踪和背景。

经过一番调查,衙役们发现张三最近赌博输了很多钱,很有可能是为了还钱才去盗窃商铺的货物。

郑板桥再次提审张三,将调查到的情况一一摆在他的面前。

张三见无法抵赖,只好如实招供。

原来,他因为赌博输了钱,走投无路之下,便打起了商铺货物的主意。

他趁商铺老板不注意,偷偷配了一把钥匙,在案发当晚潜入店里,偷走了那批贵重货物。

郑板桥根据张三的口供,派人找回了被盗的货物,并归还给了商铺老板。

他依法判处张三有期徒刑一年,以惩戒他的盗窃行为。

商铺老板对郑板桥的断案结果十分满意,他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断案如神,为民除害”。

郑板桥看着锦旗,欣慰地笑了笑,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还有更多的案子等着他去处理,更多的百姓需要他去保护。

此后,郑板桥在潍县继续着他的为官生涯,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公正,处理了无数的疑难案件,让潍县的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他的名字也在潍县的大街小巷传颂着,成为了百姓心中的青天父母官。

有一天,潍县来了一个卖艺的女子,名叫翠儿。

翠儿生得眉清目秀,武艺高强,她在街头卖艺为生,吸引了不少人的围观。

然而,翠儿的出现却引起了当地一个恶霸的注意。

这个恶霸名叫刘麻子,他平日里无恶不作,看到翠儿长得漂亮,便起了歹心。

他派人去和翠儿说,让她到自己的府上表演,否则就别想在潍县混下去。

翠儿知道刘麻子不是什么好人,但她又不敢得罪他,只好硬着头皮去了刘麻子的府上。

到了府上,刘麻子对翠儿百般刁难,还想强行霸占她。

翠儿坚决不从,与刘麻子发生了冲突。

刘麻子恼羞成怒,将翠儿关进了柴房,并派人看守着。

翠儿心急如焚,她不知道该如何逃脱这个魔掌。

就在翠儿绝望的时候,她听说了郑板桥的事迹,便偷偷写了一封信,托一个好心的仆人带出了府,送到了县衙。

郑板桥收到信后,立刻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带着衙役们首奔刘麻子的府上。 刘麻子见郑板桥来了,心中有些害怕,但他还是强装镇定地说:“大人,不知您大驾光临,有何贵干?”

郑板桥冷哼一声,说道:“刘麻子,你干的好事!你强抢民女,还将她关在柴房里,该当何罪?”

刘麻子狡辩道:“大人,这是误会。翠儿是自愿来我府上表演的,并没有强抢这一说。”

郑板桥懒得和他废话,首接命人去柴房里将翠儿带了出来。

翠儿见到郑板桥,犹如见到了救星,她哭着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郑板桥听后,怒不可遏,他下令将刘麻子抓了起来。

刘麻子还想反抗,被衙役们一脚踢倒在地。

郑板桥对刘麻子说道:“你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今日又强抢民女,罪不可恕。本官将依法严惩你,以平民愤。”

最终,刘麻子被判处了重刑,翠儿也被安全地解救了出来。

她对郑板桥感激涕零,跪在地上说:“大人,您就是我的再生父母,我愿为您做牛做马,以报您的救命之恩。”

郑板桥扶起翠儿,说道:“你不必如此,这是本官的职责所在。你以后就安心在潍县生活,有什么困难尽管来找本官。”

翠儿含着泪点了点头,从此,她在潍县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而郑板桥也继续着他的断案生涯,用他的智慧和公正,守护着潍县的一方平安。

他的故事,在潍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人们口中传颂不衰的佳话。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