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敌境前行
在敌境前行
当前位置:首页 > 同人 > 在敌境前行 > 第87章 科罗廖夫传16 游击队

第87章 科罗廖夫传16 游击队

加入书架
书名:
在敌境前行
作者:
莱茵哈特施泰特
本章字数:
5540
更新时间:
2025-05-15

1938年11月7日 赤塔装甲训练场

科罗廖夫的骑兵刀尖在冻土上划出第十七个战术符号时,脊椎钢板突然传来触电般的刺痛。他单膝跪地喘息,眼前掠过三年前叶卡捷琳堡雪原的弹道轨迹。三百米外,十二辆T-28正以三三制队形撕开模拟防线,柴油机轰鸣中夹杂着新式密语通讯——这是他在病床上研读《战争论》时改良的声波密码。如今己经能够传达一些简单的指令,在远东这个没有太多干扰的地方使用刚好合适。

"第一突击群,向心收缩!"伊戈尔少尉的吼声在加密频道里炸响。三辆坦克突然减速,炮管下压角度精确到密位,用跳弹战术摧毁混凝土掩体。科罗廖夫的嘴角终于扬起弧度——这些曾质疑三三制的菜鸟,如今己能在雪雾中保持三十米精确间距。

安娜裹着磁屏蔽斗篷走近,手中德文版《装甲战》的书页间夹着电文:"乌苏里江观测站报告,有不明武装人员穿越冰面。"她撩起围巾,露出夹在臂弯里的边境地图,"从方向上来看,他们挑了一段不怎么好过来的水域过来,以及那些破烂的军服和装备,应该是塞里斯人的游击队而非东瀛人,那些东瀛矮子可不舍得这么折腾自己。"科罗廖夫无所谓的耸耸肩,却对那些游击队好奇起来,邻国的情况他还是清楚的,交界处那块地方很早就丢了,之前在那里的那个军阀被刺杀之后,他的儿子显然没有他父亲的水平...那么,这些游击队在敌占区起码坚持了7年左右?他们是怎么做到的?用的什么战术?

1938年11月8日 军官图书馆

科罗廖夫的手指在《孙子兵法》满文译本上痉挛,战术背包里的地图等所有可能会用上的物件也都被拿出整齐放在桌面。泛黄书页间突然滑落张泛亚铁路蓝图,背面用东瀛语标注着关东军布防点——这是三日前缴获的东瀛侦察机残骸里的情报。

"你要的《论持久战》。"安娜将手抄本推过桌面,羊皮封面下藏着微型胶卷,"彼得连科从滨江市弄来的,敌占区很难搞到这种原国家势力的书,不过.....”看着科罗廖夫投来的疑惑眼神,安娜只好继续说下去“他说这些游击队员带着特殊印记……"话音未落,图书馆穹顶的吊灯突然频闪,这是内务部突击检查的预警信号。

科罗廖夫迅速将胶卷塞进《坦克战术发展史》的装订线,书脊处的磁性贴片自动消磁。当搜查队的铜靴跟踏碎走廊寂静时,他正用汉语朗读"兵者诡道也",手杖里的声波干扰器让监控胶片曝光过度。

1938年11月9日 乌苏里江东岸

T-28的履带在冰面刻出蛛网状裂纹,科罗廖夫用缴获的九七式坦克观测镜扫视江面。突然,三公里外的雪丘后升起靛蓝色烟雾——这是他在《游击战手册》里见过的联络信号。安娜调整声波探测器,耳机里传来熟悉的震动节奏:三短三长三短,SOS的国际密码。

"是游击队的人。"她掀开防寒面罩,呼出的白气在睫毛结霜,"他们带着关东军要塞的构造图。天知道他们是怎么搞到的"科罗廖夫的脊椎刺痛突然加剧,这让他想起三年前叶诺夫偷袭时的生理反应。他启动坦克栅格外挂着的装置,随着深绿色烟雾的升起,雪原上很快就出现了一些人形轮廓——十七个。只不过,他们的状态似乎不怎么对,这让科罗廖夫首皱眉头,他为此苦练一段时间的塞里斯语可不想临到要用时失去机会...

当首名游击队员掀开白斗篷时,科罗廖夫的瞳孔骤然收缩。这是一个瘦的完全不像人样的年轻人,原本只有20来岁的年轻人却如同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般,整个衣服似乎都松松垮垮的挂在他的身上,他的眼神充满疲倦,科罗廖夫甚至有些害怕他是否会突然栽进雪地然后再也无法起来,当他看见那人腰间别着的南部十西式手枪,竟刻着叶诺夫心腹维塔利上尉的编号。伊戈尔少尉的炮口立即转向,却见抗联领队突然撕开衣襟——溃烂的胸膛上,用刺青刻着东瀛731部队的实验编号。科罗廖夫是清楚的,那是东瀛人生化实验部队,他己经不好奇这些游击队员是怎么拿到要塞布防图的了,一点也不,大将之前给他看的那些照片再度在脑海中浮现....他草草挥手,示意任务结束, 随后钻回坦克内部...

1938年11月8日 临时医疗站

游击队政委马将军的警卫员老赵躺在手术台上,溃烂的伤口渗出黑血。科罗廖夫用骑兵刀挑开腐肉,发现弹片嵌着德文标识——这是叶诺夫通过瑞士军火商卖给关东军的违禁弹药。"他们在试验细菌武器……"安娜将显微镜推过来,载玻片上的炭疽杆菌正疯狂分裂。“真是些疯子...”安娜咕哝着...

突然,医疗帐篷的煤油灯集体爆裂。科罗廖夫本能地扑倒身旁的游击队联络员,子弹穿透三层帆布在他们头顶织出火网。伊戈尔驾驶改装过的九七式坦克撞破围栏,炮塔上焊着的红星在月光下淌着黑油——这是用被击毁的六辆东瀛坦克残骸拼装的怪物。伊戈尔在搞出这车时科罗廖夫还评价这东西完全是浪费材料与人力,没想到这时却只能依靠这个了...

"上尉!九点钟方向!"安娜布置的探测器发出尖啸。科罗廖夫甩出手杖,内置的磁性雷管引爆雪地下的诡雷,将叶诺夫派来的灭口小组掀上半空。弹片雨中,联络员突然用刺刀挑起染血的布包:"这是虎头要塞的……通风系统图……"

1938年11月12日 秘密会议室

科罗廖夫将虎头要塞蓝图铺在《战争论》书页上,紫外线灯下顿时浮现立体投影。安娜用手术钳夹着炭疽弹片:"叶诺夫通过敖德萨港转运这些……"话音未落,阿帕纳森科大将的镀金假牙就咬碎了雪茄烟。

"莫斯科刚批准'志愿军'计划。"大将的象牙烟斗指向乌苏里江对岸,"我需要二十天内,用这些破烂坦克教会塞里斯人怎么打掉这些东西。"他烦躁的猛吸几口烟,又很快吐出,整个人被烟雾覆盖住,看不清面庞。“他们连机枪都没几挺,火炮更是没有,怎么教他们?爬上车去灌手榴弹?哪怕是新兵都知道行不通”大将低声抱怨着...

科罗廖夫的神经痛再次发作,眼前浮现出父亲骑兵中队覆灭前的最后冲锋。他抓过马政委的的南部手枪,在《装甲战》扉页刻下新战术:"当恶魔穿上军装,就只能用钢铁教他们写'仁'。"

1938年11月15日 特训营地

三十辆凑出来的97式坦克在冰原排出八卦阵型,科罗廖夫用汉语混杂俄语下达指令。游击队员则进入坦克内部,一个年轻的战士正坐在T-28装填手位,满是冻疮的手掌竟比军校生更快完成弹药切换。当模拟东瀛军队的战车群出现时,马政委突然抢过喉麦:"第三组走乾位!第五组压坤位!"

坦克群瞬间变阵,将孙子兵法融入三三制战术。九七式炮塔在交叉火力中化作废铁,科罗廖夫在观测镜里看见,有个少年把《论持久战》手抄本塞进炮管当稳定器。

训练结束的哨声中,安娜将伏特加递给马政委:"这个,可以帮助你们在没有足够炸药的情况下,瘫痪东瀛的豆丁车。"酒瓶标签背面,用显影剂写着叶诺夫在奉天的秘密实验室坐标。

风雪呼啸的夜色里,科罗廖夫翻开新到的《装甲兵医学手册》,在"战场应激障碍"章节批注:"当钢铁学会仁心,疼痛就成为最好的战术预警系统。"书页间夹着的照片上,父亲骑枪挑落的德皇旗帜,正在远东的暴风雪中猎猎作响。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