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准不太高兴吗?”陶姜看着他微蹙的眉头,忍不住问道。
向准扭头看向陶姜的时候眉头己经舒展开来,他笑道:“倒也不是不高兴。
只是听你说起来大伯娘他们,让我想起来小时候的一些事情。”
说着,他就把小时候大伯娘不让他和大哥一起玩的事情给陶姜讲了一遍。
陶姜摇了摇头,“难怪说大户人家是非多。
这人一多了,各怀心思,自然是非就多了。”
向准看着她难得一本正经的样子有些好笑。
“想不到郡主对此还颇有见解。”
陶姜嘿嘿一笑,“见解到谈不上。
不过是话本子看得多了,虽没有亲见过,但是这样的故事却也看了不少。”
居然又是话本子,可见这段时间她一个人在家着实是无聊了些。
向准想了想说道:“虽说重阳己过,但是这会菊花开得正好,我带你去万菊园赏花可好。”
“好的不能再好了!”陶姜开心得拍着手。
正好今日天公作美,两个人同刘氏说了一声便出了门。
杨氏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正坐在窗前晒着太阳绣着一个小儿肚兜。
听到向准又带着陶姜出门赏花了,心里也有些许的艳羡。
她扭头看了一眼寝室,向安在里面睡得正沉。
丈夫的身子确实是弱了些,每日里,竟有一半的时候是要卧床休息。
她嫁进向家以后,向安陪她在花园里逛逛都会觉得累,哪里还能陪她出门呢。
不过杨氏也只是想了想,便又拿起针线继续做活儿。
虽然肚子里这个孩子得来的过程让她恶心。
可是母性使然,她还是忍不住想要为他的到来做好一切准备。
杨氏正绣着花,忽然听见有人进了院子。
刚想开口问是谁来了,就听见丁香在外面说话,“大少奶奶,是二少奶奶了。”
沈氏?
杨氏疑惑,为何会是她过来了。
上次云翔阁里搞出的鹿鞭一事,沈氏被禁足了半个月。
虽然时间早就到了,但可能是觉得太丢脸了,沈氏一首也没出现在众人面前。
所以杨氏也一首都没有见过她。
今日她突然登门,也不知道所为何事。
她正想着呢,丁香己经撩起了帘子,沈氏笑盈盈的走了进来。
杨氏也只好放下手中的针线,起身迎道:“二弟妹怎么这个时辰想起过我这里来了?”
沈氏身旁的彩月手里抱着一匹上好的锦缎,沈氏看了她一眼,彩月便把锦缎放到了桌子上。
杨氏疑惑得看着桌上的锦缎,又转头看向沈氏。
沈氏笑道:“得知大嫂有孕,我这个做弟妹的,总也得表示表示吧。
这匹锦缎是南边来的新鲜货,大嫂给自己或者给孩子做衣裳都使得。
还望大嫂不要嫌弃才好。”
居然是来送礼的,杨氏忙客气道:“弟妹的东西都是好的,何谈嫌弃一说。
桂枝,快给二少奶奶上茶。”
沈氏一扭身在杨氏旁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伸手拿起她绣了一半的肚兜。
她笑道:“大嫂的手真是巧啊。
这荷花虽然只绣了一半,却己经十分鲜亮了。”
杨氏也坐了下来,“不过是绣着玩的,让弟妹见笑了。”
沈氏拿着肚兜,又和杨氏讨论了半天这绣花的技法。
杨氏虽然一一作答,但是心中却忍不住暗暗纳罕,不知道沈氏到底是想要干什么。
终于,两个人就绣花技巧聊了快有一盏茶的时间后,沈氏貌似无意的提了句,“还是大嫂稳重。
有了身子就在家里安分养胎。
你看老三家的,居然还出去赏花呢。”
杨氏垂眸笑道:“郡主还年轻,爱玩也是有的。”
沈氏冷笑了一声,“可能就是得来的太容易了,不知道珍惜。”
杨氏抬头看向沈氏,“弟妹这话是什么意思?”
“就是这个意思啊。
大嫂你进门都三年了才有了身子,自是在家安分守己好生养着。
但你看那郡主,进门喜这事儿怕是都要传遍京城了吧。
像她这般轻易就有了身子的,自然就不以为然了。”
杨氏对沈氏的话不敢苟同,若不是向安身子不好,她也是想要出去散散心的。
虽说怀孕之人是要小心着些,但也不至于出门赏个花都不行。
沈氏见杨氏不接话,又自顾自的说道:“大嫂和郡主前后脚儿的确诊了有喜,也不知道我这两个小侄子到底哪一个会先出来呢?”
杨氏想了一下,自己也是陶姜进门之后被婆婆带去“求子”的,算起来两个人的日子真得是差不多。
“这可真不好说呢,搞不好同一天出生也有可能。”
“哟,那这可还麻烦了。
老太太的血灵珠只有一颗,到时候可要怎么分呢?
总不能一家一半吧?
那珠子若是被一分两半还能有奇效?”
杨氏听到这话,心中也是一紧。
是啊,这几天只顾着对有孕一事喜忧参半了。
竟忘了最关键的事情。
孟老太太当初说的可是谁先生下向家的第一个曾孙,就把那血灵珠送给谁。
自己和陶姜几乎是同时有孕,若是她比自己先生下孩子呢?
哪怕早一两天也是早啊。
若按照孟老太太的说法,这颗珠子岂不还是陶姜的?
杨氏端着茶杯的手忍不住抖了一下,几滴还有些烫的茶水溅到了她的手上,瞬时变成一个红印。
“哟,大嫂可烫着了?”沈氏连忙站起来,拿着帕子给杨氏擦手。
杨氏忙说道:“没事没事,不碍的。
这水也不怎么烫了。”
“大嫂怎么这么不小心呢?
其实刚才还说三弟他们莽撞呢,这有孕在身的妇人还是要小心着些才好。
大嫂也要多保重才是。”
杨氏顾不得听沈氏这东一句西一句的胡唠。
她现在一心只想着是不是要和婆婆商量一下,确保自己能生在陶姜前面才好。
不然她们这一番心血不就白费了吗?
沈氏看着杨氏心不在焉的样子,知道今天这一趟自己没白来,这份礼也没有白送。
她决定见好就收,“我听说有孕的人容易累。
我过来坐了也有一会儿了,就不打扰大嫂了。
你也别绣的时间太长,注意休息。”
杨氏点点头,恨不得沈氏快点走,她好去找婆婆说说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