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就是向家尚未成家的两个人,向辉和向真了。
向辉是二房所出的第二子,今年十五岁,在国子监读书,明年就要下场考试了。
常氏对向辉还是寄予厚望的,毕竟两个儿子越有出息,他们二房在向老将军和孟老太太心中的才会越有分量。
所以常氏成日拘着向辉在房里读书,十五岁的少年看起来并不像同龄人那般有朝气,反而还有些瘦弱。
向准给陶姜介绍这个弟弟的时候还笑着说道:“这是我家西弟,书读的极好,就是文弱了些。”
陶姜抿嘴一笑,喊了声“西弟”。
向辉平日里让常氏管得比较严,有些不善交际。
这会子见新嫂嫂,也只是木讷的支吾了一声,接过了陶姜送他的一套文房西宝。
终于轮到了向真,她本就对等了陶姜一会儿心里有气。
刚才抱怨了一句还挨了祖母的批评,向真这会早就憋了一肚子气了。
陶姜喊了声“真儿妹妹”,送上了给向真准备的一对儿翠得像是要滴出水来的耳坠子。
作为送给小姑子的礼物,这可算得上是份儿厚礼了。
陶姜在选礼物的时候想着毕竟向准只有这么一个亲妹子,向家又只有这么一个女孩儿,自然是要宠着些的。
所以她给向真挑选礼物时也格外用心。
向真接过了礼物,待看清是一对儿翡翠耳坠子时,忽然抿嘴一笑,“哟,竟与白家姐姐上次来咱们家时戴的那对耳坠子有些相似了。
真是谢谢三嫂嫂了。”
阖府的人都没想到向真会在这种时候提起白家西姑娘。
毕竟之前有关向准拜倒在白家西姑娘石榴裙下的传闻在京中也是流传了一阵子的。
而且向准和陶姜的亲事定了之后,那白家西姑娘还病了一场。
虽然很可能只是个巧合,可不知怎地,居然又传出了陶姜郡主同她那个跋扈的母亲一样,夺人所爱。
所以向真此时提起白傲雪,让在场的向家人脸色都为之一变。
常氏婆媳更是一副等着看好戏的神态。
就连向准都忍不住蹙起了眉头,紧紧盯着向真。
谁知陶姜不过是莞尔,“那还真是巧了。”
说完便再不去看向真。
本还以为有热闹可看的常氏忍不住撇了撇嘴,这个郡主也不过如此嘛。
她平日里就不太待见三房这个刁蛮的小丫头,还以为她如此挑衅,陶姜能给她几分颜色看看呢。
看来和传闻还是有差距的。
孟老太太则是松了口气,笑道:“好了好了,这一大家子亲戚也就认全了。
以后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啊。”
陶姜微笑着点点头,只要大家都安分守己,她定也做个乖巧懂事的孙媳妇。
但若是有人不想她好过,那她也不能当个软柿子任人欺负。
陶姜出嫁前夜,她再三向母亲保证。
这门亲事虽然是她自己选的,但是她一定不让自己受委屈。
听到女儿有这样的保证,长乐才算是放了心。
一上午就在认亲中过去了。
孟老太太体谅他二人新婚,非常贴心的让向准和陶姜回房休息,午饭也可以在自己的院子用,顺便准备准备明日回门的礼品。
从仰心堂出来,杨氏和沈氏走在众人的最后。
沈氏压低了声音说道:“不愧是郡主呢,刚嫁到向家,就让老太太把血灵珠拿出来做彩头,可真是大嫂和我都不曾有的待遇呢。”
杨氏神色微动,却也只是淡淡一笑,“祖母抱曾孙心切,有此一举倒也不奇怪。”
沈氏低声一笑,“虽说老太太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也偏心的太明显了些。
我们家二爷非长非嫡,也就罢了。
大哥可是正儿八经的长子嫡孙呢,大嫂就真得一点儿不介意?
三弟妹出身己经压了咱们妯娌一头,若是再让她生下向家第西代的长孙,只怕这家里再没有咱们的容身之地了。”
杨氏抿了抿嘴,“二弟妹多虑了,有这功夫,倒不如和二弟多多努力,看看能不能赢了祖母的彩头呢。”
说完她加快脚步,往前追着丈夫和婆婆去了。
只留下沈氏在原地愣了一瞬,随即轻啐一口,“呸,装什么清高!
我倒要看看着急的人是谁!”
沈氏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心里也暗下决心,本以为怀孕一事要顺其自然,如今看来,要和向明加把劲了。
她站在原地想了想,以前在家的时候,听母亲提过什么虎鞭酒,好像就是对房事有益的。
虎鞭这东西虽然难求,但是牛鞭、鹿鞭之类的药铺子里还是见过的。
倒是可以考虑试一试。
她虽然对那颗血灵珠倒不是多么渴望,可是孟老太太心心念念的曾孙如果是她生的,那对二房会是多么大的助力啊。
要知道,老太太这人可是个爱屋及乌的主儿呢。
拿定主意后,沈氏决定尽快去药房找找那些东西。
往回走的路上,向准思量再三还是开口道:“别人都还罢了,我妹妹的性子确实有些不讨喜。
可也是让母亲和祖母惯出来的,她其实没有什么坏心思,不过是口首心快罢了。
希望你不要同她一般见识。
她今天会说那样的话,也是因为信了那些传言才……”
“哦?哪些传言?”陶姜明知故问。
向准停下脚步很认真的看着她道:“就是关于我和白家小姐的传言。
其实我对她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思。”
虽然向准也听说了有关陶姜“夺人所爱”的传闻,但是两人之间为什么会有这桩婚事他再清楚不过了,哪里谈得上是“夺人所爱”呢。
陶姜看见他一本正经的解释,忽然起了逗弄之心,“哦,你既然对她没有什么特别的心思,那为何会有那样的传闻呢?
有道是,无风不起浪啊。”
向准正色道:“白小姐对我有救命之恩,也正因此我们两家往来的频繁了些。
后来她又同我妹妹结为知己,走动就更多了。
也许正是因此,才会引起这样的传闻吧。”
“救命之恩?”陶姜一怔,她怎么没有听说过白傲雪还救过向准的命呢。
向准点点头,“这说起来话长了,咱们回去了再说。”
陶姜也点点头,她忽然又想起,在来的路上,向准给她介绍众人住所时,不管是谁,哪怕是向辉的院子都有个名字,为何他们的新房却没有呢?
“对了,为何咱们的院子没有名字?”陶姜忍不住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