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准说道:“是陶姜郡主。”
听到皇上要赐婚的对象居然是陶姜,众人脸上的表情真是精彩纷呈。
孟老太太惊讶道:“居然是长公主的女儿!”
“正是。”
“咦,那可是贵女!”孟老太太说道。
向准微微一笑,还不等他说话呢,常氏急忙又说道:“哎呀,那咱们家岂不是高攀了?”
沈氏忙扯了下婆婆的袖子,嘴角带笑,“娘刚还说三弟是向家最有出息的子孙呢,怎么就高攀了啊?”
“对对,嗐,我就是太意外了!”常氏连忙解释道。
“我们家三少爷,就算是尚个公主都绰绰有余!”
孟老太太笑道:“这我倒是从未想过的。
即便是郡主,我也未曾想到。”
向家几代从军,保家卫国,确实从未想过靠裙带关系巩固家族势力。
孙氏这时开口道:“这位陶姜郡主我虽未曾见过,却也听说是京城中数一数二的美女。
她又是长公主的女儿,配咱们家三少爷很合适。”
“母亲说得很是。
我出嫁前也曾在乞巧宴上见过这位小郡主。
她当时年纪还小,却己经看得出是个美人胚子了。”
杨氏附和道。
向准听着她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说完,这才又说道:“因为常明寺里的广惠师父给陶姜郡主算了一卦,让她必须于本月底前出嫁,所以皇上才会着急赐婚的。
时间是紧张了点,就劳烦祖母和我母亲多费心了。”
众人又是一惊,突然听说皇上要给向准和陶姜赐婚本就够惊人的,谁知还要这个月底之前就办婚礼,这着实是太赶了点吧。
孟老太太说道:“这也太急了点吧?
咱们可是什么都没来得及准备呢,会不会怠慢了人家郡主啊?”
向准笑道:“不会的,只要礼数周全就好。
您也别太操心,还有我母亲呢。”
“是呀,娘,虽说时间是紧了些,但是弟妹多能干啊。
她平日里操持这一大家子的事情井井有条,相信老三的婚事也会办得妥妥当当。”
常氏笑着劝道。
向家三个媳妇,孙氏是长媳,但她是个寡妇,不便于管家。
孟氏虽然对向太阿视如己出,可是毕竟嫡庶有别,所以如今向家的当家主母还是落到了刘氏的头上。
向准本来还想着祖母这里人多,到底要不要把此事说了呢。
如今看来,说了也好,这样家里人都早早有了心理准备。
等赐婚的圣旨下来,也不至于太过吃惊。
而且现在当着众人的面,把赐婚的缘故也都说了,到时候也不用一一解释了。
话既己经说完,向准便向祖母和伯母嫂子们告辞,离开了仰心堂。
向准前脚一走,后脚屋里便开始讨论了。
先是孙氏说道:“娘,想不到这么快咱们家就又要办喜事了。”
因为二房的向明去年才娶了亲,所以孙氏才会有此一说。
“是啊,这老三的婚事来的也太突然了点。”孟老太太笑道。
她出嫁前在家里是受宠的小女儿,有父兄呵护。
婚后又如同菟丝花般依附着丈夫生活,经受的最大风浪就是丧子之痛。
这一辈子总的来说过得还算是顺遂,虽然年过花甲,却依旧心思单纯。
向准说皇上要给他和陶姜赐婚,孟老太太只是觉得吃惊,却也并未多想。
毕竟无论从家世还是样貌上来说,这两个孩子也算是般配。
所以这会只觉得欢喜。
但是其他人却都感到了此事中的不同寻常。
且不说广惠师父算卦一事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即便是真的,从未听闻向准与陶姜有什么来往,这皇上怎就会将陶姜赐婚于他呢?
哪怕今天向准来说的是要同白家西小姐成亲,大家可能都不会这般吃惊。
“娘,您说这事儿背后不会有什么不妥之处吧?”常氏夸张得挑了挑眉毛。
孟老太太蹙眉问道:“怎地?皇上赐婚能有何不妥?”
“您想想啊,从未听老三提过这位陶姜郡主。
咱们府上和公主府也没有什么往来。
怎么突然就要给老三和郡主赐婚了呢?
而且又这样急。
该不会是……”
常氏一边说眼睛一边骨碌碌的乱转。
“该不会是要给她冲喜吧!”
常氏说到这里忽然拍了一巴掌,“我忽然想起来前阵子过女儿节,陶姜郡主不是没有出席宫里的乞巧宴。
之后就有传闻说她得了什么不太好的病。
这会子又忽然听说皇上要把她赐婚给咱们家老三,该不会是真让我说中了吧?!”
常氏嘴上虽然说的是担心向准,其实心里己经乐开了花。
刚才听说向准要娶陶姜的时候她其实是抓心挠肝般嫉妒。
自己的儿子向明去年成亲,虽说娶的是自己相中的外甥女,可她毕竟只是个皇商的女儿。
除了嫁妆单子好看些,其他方面对儿子也没有太大的助力。
而向准本就是嫡孙,若是再让他娶了郡主,整个向家将来还不就是他们三房的天下了?
别看向太阿是庶出,但是他自小养在孟氏那里,孟氏待他与向湛卢一视同仁,所以他从未将自己看得低人一等。
甚至常氏进门后还执掌了一段时日的中馈。
首到刘氏嫁进来后,她又刚巧有孕在身,孟氏顺势就把执掌中馈的权力交给了刘氏。
即便如此,刘氏怀了向准后,也是常氏在代为管家。
既然尝过了权利的滋味,常氏自然是不愿意轻易放弃的。
虽然三房的向准很得老爷子的青睐,可是二房有两个儿子呢。
向明读书一般,但运气属实是好,得了一个八品的官儿。
小儿子向辉比他哥哥读书更用功,将来定然会有大好的前程。
三房不过是有个向准而己,所以真得比起来,二房也不见得会输。
所以常氏在听说向准居然要娶郡主时,才会又惊又妒。
孟老太太一听儿媳妇这个分析,也觉得颇有道理。
“哎呀,若真是如此,那可不行!
怎么能把主意打到我们家向准头上呢?
不行不行,这事儿我可得同老爷好好说说。
我向家世代军功,怎能让她长公主这般羞辱?!”
孟老太太坐不住了,立刻就要起身去找向老爷子。
孙氏见此情景,看了杨氏一眼。
杨氏立刻说道:“时辰也不早了,我该回去服侍爷吃药了。”
孙氏站起身来说道:“那我随你一同回去吧。”
常氏本想留着看个热闹,奈何沈氏挽住她的胳膊说道:“娘,咱们也同大伯娘和大嫂一起走吧。
路上还有个伴儿。”
常氏看了看儿媳妇,想了一下,点点头道:“你说的也对,那咱们也走吧。”
于是两对婆媳,一起离开了仰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