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火锅下来,宾主欢愉。
姜去寒多了一位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伊明多了两个皇帝亲戚。
姜不语多了一个大伯,顺便还有一撮头发。
昨夜从汝王府赶出来,并没有带着什么像样的宝贝。
根据清蛮的传统,与人结为了兄弟,必定要互换一些信物。
姜去寒送给了他一件精致小巧的鼻烟壶。
有一次感冒流鼻涕,污了它,姜去寒就没再用过。
不过,这并不影响用它来当信物。
伊明摸摸这,摸摸那,把浑身上下摸了个遍。
除了飞鱼服外,也没有其他东西。
在蛋泥和辫子中,他还是理智地选择了后者。
金钱鼠尾辫散了,伊明的脑袋看上去,就好像是卤蛋长了毛一般。
不过,虽然剪下了两段,却也能勉强重新扎起来。
一番兄友弟恭般的客套话后,伊明被安顿在了太和殿旁的斋宫之中。
那斋宫,毗邻奉先殿。
奉先殿,乃是祭拜为国捐躯之英烈的地方。
斋宫,乃是祭拜前要精心斋戒的地方。
反正姜去寒穿越之前,前身是一次都没有去过。
但听冯阳说,那里环境还算不错,也算雅致。
亲自将这位结拜大哥,送进了斋宫,又聊了一阵天黑后,姜去寒这才带着姜不语离开。
两人约定了明天大朝会上再见,伊明这才心满意足的休息。
而姜去寒则带着姜不语,径直回到了养神殿内休息。
明天一大早,还要进行六月十五的大朝会,姜不语扛不住先睡了。
等到康元帝就寝,冯阳这才赶了回来。
“主子,一切已经办妥!”
“经过司库初步盘点,此次入内帑的黄金,共计三百七十五万两。”
“若是折算成白银,差不多有四千万两!”
“凡参与此事的锦衣卫和奴才手下的番子,一共有一千四百六十七人,奴才已经传令下去,量他们也不敢多嘴!”
冯阳十六岁时,就被安排伺候刚刚出生的姜去寒。
这些年来,办差事时无不尽心尽力,姜去寒非常放心。
“不错,不错!”
“大伴,朕还有些事要你去办……”
姜去寒这般说,冯阳马上凑过去,听主子吩咐。
事情很重要,却并不难办!
冯阳脸上没有什么波澜,应了一声后便离开了养神殿。
现在,有时间的时候,冯阳还会来伺候姜去寒。
可若是有东厂差事要去办的时候,都是由他干儿子小叶子近身伺候姜去寒。
离开皇宫,冯阳带着一群番子,回到了安华门旁的东厂老巢之中。
一炷香后,大批番子从东厂总部出来,奔向皇城四处。
流芳巷,汝王府。
一夜一天,伊明离去后一直就没再出现。
如此情况,让姜去星烦躁不已。
二十年前,随着姜去寒荣登大宝,姜去星依照旧例,要离开皇宫开府独居。
随着兄弟二人渐渐长大,姜去星越发不满自已只是一个王爷的现状。
在他十三岁的时候,一群自称为大康皇陵守墓人的家伙,找上了门。
他们希望能够得到姜去星的帮助,帮他们渡过难关!
这事,怎么看来都应该是姜去寒的事。
就算要有人为此操心,也应该是当时的董太后。
怎么轮,也轮不到姜去星来做主。
那时,姜去星的生母荣太妃,已经被他接到王府中颐养天年。
荣太妃,乃是百济皇族公主,为与大康皇朝联姻,嫁给了康孤帝。
此事,惊动了荣太妃,由她出面,打发走了这群守墓人。
从此之后,大康皇陵中守墓一族的上百人,在人世间消失。
而当年荣太妃给他们提出的建议,就是用那份机关图纸,去投效清蛮。
这群人一出山河关,就被不伦旗的骑兵发现。
于是,才有了今日的故事。
那时候的不伦觉罗·伊明,还没有接任旗主之位。
只是大萨满的弟子。
在家中,他并没有直接继承旗主之位的资格。
也正是因为将这份掠夺来的机关图纸,以及那些知晓不少秘密的守墓人送去了大萨满那里。
大萨满才会称伊明为神的选择,最终才成功当上了旗主。
也正是当年荣太妃给出的建议,这才让汝王和伊明走到了一起。
两人现在,就是一根绳上的两只蚂蚱。
一旦伊明出了事,姜去星免不了要吃瓜落!
上一次,因为在大朝会上逼迫姜去寒退位,汝王已经失去了封地。
若是此事败露,估计王位也十有八九保不住了!
他怎能不心急?
亥时一刻,姜峰匆匆归来。
在管家通传过后,这才急慌慌地走进书房之中。
“姜峰,情况如何?快说与本王!”
苦等了一天的时间,好不容易见到姜峰回来,姜去星从太师椅上腾地站起来,走到自已最信赖得部下面前询问。
姜峰丢给他一个眼色,姜去星秒懂。
冲着屋内伺候自已的丫鬟们一摆手,六七个丫鬟们低头碎步离开了书房。
“现在没人了,快说!”
急不可耐的姜去星,丝毫没有了往日自诩的山崩于前而不乱的淡定。
姜峰没敢卖关子,一股脑的秃噜出来——
“王爷,卑职细细探查,确定这件事确是跟太上皇有关系!”
“皇城内,有不少人都看到了太上皇乘坐龙辇,从东城门归来。”
“申时,有大量的锦衣卫、东厂之人出动,赶着马车,从东城们运进大量的货物。”
“卑职花了重金,从一醉酒的锦衣卫口中得知,那里面装着的都是从太祖皇陵之中,取出来的黄金!”
说到这,姜峰顿了顿,不再言语,给姜去星一个消化这些消息的喘息时间。
听过这话,姜去星勃然大怒:“什么!?他居然撬开了老祖宗的陵寝!?”
“说,大概有多少黄金被他一个人独吞了?!”
“不行,这消息本王一定要告诉给恩师!”
姜去寒的恩师,有几百个,都被他气跑了。
姜去星的恩师,有几个,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于国忠于阁老!
也正是靠着这份师生情谊在,姜去星才会获得清流一党的支持。
在他看来,掘坟就掘吧,反正挨骂的不是本王。
可你掘出来那么多黄金,居然要自已独吞。
这还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