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八,大康皇城。
醉仙楼,天字二号雅间。
“李先生,张老板,幸会!坐!”
冯阳身穿便装,冲着雅间内的两人拱拱手。
身为太监,冯阳说话的声音并不尖锐,反倒是非常慈祥。
招呼着眼前二人入座,自已则坐在了主位上。
醉仙楼最机灵的小二,留在雅间伺候。
三人各自点了几道菜肴,冯阳便屏退了小二。
感受着四周没有旁人的监视,这才笑呵呵地跟另外两人随意聊了起来。
不一会儿的功夫,菜肴上齐。
两人恭敬地给冯阳敬酒,冯阳客气的一一应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三人这才将话题引到正事上——
“两位,不知咱家说的事,你们考虑的如何?”
“松辉府知府之位,一任三年,作价白银四十万两!”
“江淮行省漕运总督,一任三年,作价白银一百五十万两!”
“这两个职位,陛下可以通过特简,直接委任,无需内阁同意!”
“你们若是有想法,三日内筹齐银钱,最多七日,即可接到圣旨,走马上任!”
卖官鬻爵这件事,冯阳也是第一次干。
自从将这件事提出来,这小半个月来冯阳时常要离开皇宫走动。
目前,已经售卖了九份官职。
最小的职位,只是一区区县尉,卖了一万两白银。
最大一官位,乃是一省布政使,卖了足足一百二十万两白银。
九个官职,给姜去寒弄来了四百三十万两白银。
钱财如流水一般,滚滚而来,董柯气的差点原地爆炸。
但大康皇朝的皇帝,确实有特简的权利,他再爆炸也无可奈何。
九个大大小小的官职售出,冯阳在皇城内已经是首屈一指的大红人!
眼前两人,就是慕名而来的大富商、大地主!
那李先生,乃是流云行省内出了名的大地主。
本身就是举人出身,但连续考了三次,也没有在会试上博得进士出身。
没办法,通过科举,鱼跃龙门的通道,早就被清流党给锁死了。
你光有钱财没用,还要投效西林学派才行。
西林学派那群所谓的大儒,非常看重出身、跟脚。
李先生说白了就是一地主而已,入不得他们的眼。
而这一次,他想买的,正是他家产所在之地的知府之位!
这一点,冯阳早已经查探清楚。
至于另一位张老板,一家四代从商,白手起家。
到了他这一代,本想着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结果,生意做大了,在官场上却处处受人掣肘。
他想要买的官位,是所有买官之人中最高的——漕运总督!
几天前,两人还有些犹豫未定。
可就在今天一早,坊间传出了消息——花钱购买布政使之人,已经收到了圣旨!
这说明,冯阳这位前司礼监掌印太监,如今依旧有通天的本事!
于是,两人同时想要请冯阳来细谈。
冯阳为了节约时间,就两人一起面谈。
“冯公公百忙之中,还不忘记我和张老板,小人岂有不识抬举的道理?”
“松辉知府之位,小人愿意买下!”
“这是五十万两银票,四十万用来买官,十万乃是小人孝敬冯公公您老人家的!”
李先生非常上道,直接凑了整,将一沓银票递给冯阳。
冯阳脸上的笑容更盛,接过来,揣进怀中:“咱家恭喜李大人,很快就能走马上任!”
“张老板,你呢?”
笑呵呵的冯阳,将目光挪到了张老板的身上。
很快,张老板就变成了张大人!
这一场酒宴,冯阳喝了许多酒,却没有半分醉意。
两位大人,却醉倒在了雅间之中。
让他们跟在醉仙楼外的随从去照顾两人,冯阳趁着夜色,返回到皇宫之中。
就在他谈事的时候,一直在御果园内修炼的姜去寒,就已经收到了系统的提示。
盖伦船的图纸到手了!
不过,此时选择建造盖伦船,已经来不及。
姜去寒打算在周百川走之前,将这些图纸送给他。
让他在新洲建造船坞,就地制造出盖伦船!
深夜时分,冯阳施展鬼魅的轻功,来到了御果园。
姜去寒此时正在盘膝修炼,冯阳远远停下,安静等待着姜去寒修炼。
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上,天光破晓,姜去寒才缓缓睁开眼睛。
一夜修行,修为再进一步,如今已经到了先天四品。
才睁眼,冯阳便闪身过来跪下:“奴才恭喜主子,修为精进!”
“嘿嘿,你这家伙眼力倒是不错!”
“朕估摸着,以朕现在的实力,就算是遇到太玄宗主,也能对峙一二。”
“他日等我修为再进一步,呵呵……”
四野无人,姜去寒说话时倒也不担心隔墙有耳。
不过话说了一半,却不再说下去,懂得都懂!
冯阳没有顺着姜去寒说下去,而是将怀中的银票掏了出来,双手奉上。
“主子爷,这些是昨晚的收入!”
“李晶,花费五十万两,购买了松辉知府之位。”
“张浩之,花费了一百七十万,购买了漕运总督之位。”
李晶私下贿赂了冯阳十万两,张浩之贿赂了冯阳二十万两。
这些钱,冯阳并没有私自吞下。
姜去寒心中有些惊讶。
因为在系统提示中,有卖官鬻爵的具体收入。
实际上,这二人叫什么名字,花了多少钱买的官,他心知肚明。
不过转念一想,姜去寒也就想通了。
现在的冯阳,寿元长达一百五十多年。
还有一百多年好活,人家才不在乎捞钱养老!
等他老了,也不会出现动弹不得,需要别人伺候的状况。
更何况,他对自已的忠诚度是100!
若是帮旁人办事,估计冯阳肯定会收下。
但这事是为了自已去办的,他才会如此大公无私!
拍了拍冯阳的肩膀,姜去寒感慨道:“你辛苦了!”
“奴才愿为主子肝脑涂地!”
冯阳当即跪下磕头,姜去寒亲手将他扶起:“过一会儿,我要出宫一趟去探望周百川。”
“宫里面,你替我看着姜不语。”
“朕出去一上午就回来,你不必为我担心。”
“休息一会儿,去吧!”
这些天,周晓歌一直留在娘家。
昨日,吏部那边才磨磨叽叽地弄好了所有手续。
委任状、官服、官印等等一大堆的东西,都还没来得及送过去。
姜去寒打算亲自去一趟,将盖伦船的图纸,以及兵仗局生产的火枪、弹药送过去。
并且,好好嘱咐一下自已这位岳父。
最关键的是,他有点想周晓歌了。
接自已媳妇回家,这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