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镇抚司,也就是锦衣卫。
这机构,眼下还不着急弄出来。
毕竟,姜去寒还没有足够的实力,将他们孵化出来。
归根结底,还是两个字——缺钱!
内帑里的钱财,是大康历代帝皇积累下的钱财。
在这之前,康孤帝为了突破宗师之境,大撒币一般的购买天材地宝。
三百年、五百年,乃至千年的雪参,他每三日就要吃掉一根。
诸如此类的丹药,也是流水一般地进了康孤帝的肚皮里。
结果,吃了一个寂寞。
出去上火外,也没见他突破到宗师之境。
反倒是将内帑消耗的七七八八。
这二十年来,前身也是肆意挥霍。
内帑里的家底,挥霍到差不多可以跑老鼠的地步。
没有钱,什么豪言壮语都白费。
可在这之前,姜去寒也真没有什么时间,去想怎么捞钱的事。
现在则不同了,不论是董太皇太后那边,还是朝堂之上,姜去寒都已经逐渐有了与之对抗的能力。
“钱啊!可是个好东西!”
冯阳还跪在地上,姜去寒的思绪却飞到了九天之外。
这莫名其妙的一句话,让冯阳心中有了些许想法!
“奴才愿为主子分忧!”
哐当一声,姜去寒只听见一声闷响。
回过头来一看,冯阳又磕了一个响头。
这模样,倒是把姜去寒给弄糊涂了:“冯阳,你说什么鬼话呢?”
“主子要办大事,内帑里却没了钱!”
“奴才知道如何生钱,只是办法脏了些!”
“不过主子请放心,这事奴才不在乎,也绝不会让主子为难!”
冯阳抬起头,说得依旧是云里雾里。
姜去寒眉头一挑,连声追问:“你仔细说给朕听,你有什么办法搞钱?!”
搞钱这件事,就连自已都没有什么头绪。
姜去寒实在是想不出来,冯阳他能有什么好办法!
冯公公没有隐瞒,直接将自已知道的办法说了出来。
“主子爷,其实这件事也非常简单!”
“我大康皇朝施行的是科举制,想要当官就要参加科举。”
“可除了科举外,还有特简、荫袭、会推和举荐四种办法!”
“这其中,会推、举荐相差不多,都被清流党把持。”
“荫袭是勋贵们专有的办法。”
“特简,则是由君王们亲自选拔人才!”
“主子爷您也知道,现在想要当官,不论是科举,还是会推、举荐,都是一件难事!”
“反而,从您荣登大宝到现在,都没有特简一人……”
冯阳说得隐晦,但一番暗示下来,姜去寒也弄明白了。
大康皇朝的选官机制,与地球华夏古代大概一样。
从最早的察举制,逐渐过渡到了科举制。
因为没有出现类似于九品中正制的制度。
所以,世家门阀的发展,并没有地球华夏历史中那么严重。
一个地方一个特点。
九品中正制没有出现,所以世家门阀没有崛起。
但因为有西林学派的存在,直接让科举制变成了他们壮大自已的手段。
科举中,九成的进士、八成的举人,九成的秀才都源于西林学派。
就算举人、秀才这些中低层次的学子,没有正式拜入西林学派。
可他们学习的经史子集,可都出自于西林学派。
毫不夸张的说,西林学派掌握了皇朝内的教育。
若不是由董柯掌管着吏部,这天下早就是清流党的天下了!
清流党、西林学派掌握了科举。
而董党那边,则是倚靠着会推、举荐来提拔自已人。
唯一属于皇帝的选才制度,便是那特简一途。
二十年的帝皇生涯,康惠帝压根就没有掌过权,自然也就没有用过特简。
冯阳所谓的捞钱手段,其实就是通过特简来捞钱。
姜去寒刚要开口,眼前再一次浮现出一行小字来——
『昏君任务:卖官鬻爵!』
『昏君啊,昏君!官员岂能不卖?成功卖出(0/10)官爵,获得奖励。』
『任务奖励:盖伦船设计图。』
…
果然,系统也认为这是卖官鬻爵。
姜去寒心中了然。
既然是系统要求,姜去寒自然不会矫情。
这一次任务的奖励,是盖伦船。
这种船,是地球大航海时代中,欧洲最主要的战舰类型。
盖伦船,就是英国在大西洋海战中,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制胜法宝。
吃水量2000吨,载有64门前装火炮,有效栽种600-1000吨。
全船只需要20人,就能开动,共有四根桅杆。
它也是最早的战列舰!
而当下大康皇朝水军用的战舰,跟福船差不多。
性能只有盖伦船的三分之一。
若是征讨新洲的海战中,有盖伦船的话。
皇朝也不至于在耗在新洲那么久,投入数之不尽的资源。
盖伦船,对于姜去寒现在的直接用途不大。
但却是未来开拓疆域的镇国神器。
更何况,周百川马上就要去督抚新洲,将来肯定用得上。
如此一想,姜去寒心中对卖官鬻爵也就没有半点心理压力。
反正,卖官鬻爵的是姜不语,跟我姜去寒又有什么关系?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不过,就不必脏了你的手!”
“这件事,你去叫孔四喜办,他才是司礼监的掌印太监!”
“你用心为朕弄好东厂就行了!”
“去吧!”
姜去寒这么说,冯阳热泪盈眶地磕头称是。
冯公公心里明白,姜去寒这是在保护自已的名声。
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冯阳才恭敬地离开了修炼室。
冯阳走了,去忙筹办东厂之事。
无所事事的姜去寒,则找到姜不语,拉着他一起去看球赛。
姜不语想要偷着学习,姜去寒自然不会给他这个奋发图强的机会。
两天后,兵仗局传来消息——样品生产出来了!
得到消息的姜去寒,丢下姜不语,一个人抛下琐碎的依仗,施展轻功奔向兵仗局。
只花费了一炷香的功夫,就已经出现在了兵仗局大门外。
陪着他一起来的,还有前来传信的冯阳。
“枪呢!”
“快拿出来给朕瞧瞧!”
火急火燎的姜去寒,在见到顾四奎后直接伸手索要样品。
压根就没想到太上皇来的这么快,顾四奎苦道:“回禀太上皇,样枪一共造了十杆,此刻都在演武场内检验呢!”
“演武场?不是都在踢球吗?”
姜去寒问道,顾四奎连忙解释道:“是兵仗局的演武场,奴才这就带您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