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碗被冯阳捧在掌心。
从御阶上走下,不敢快,生怕影响到碗中结果。
几步台阶,走出了天荒地老的感觉。
姗姗来迟的掌印太监,这才走到了于国忠、阎不悔身前。
须发皆白的于阁老,只是看了一眼,便不再吭声。
站在那里,眉头舒展开来。
脸上的表情不悲不喜,旁人根本就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养气的功夫,于阁老算是修炼到家了!
相对于处变不惊的于阁老,阎不悔的反应就大了些。
嘴巴微微张开,嘴角咧开的方向向下。
这一幕,看得清流党人心头一沉!
两位大佬,都是内阁之人,如今这副模样,让人惴惴不安。
汝王见状,抓起崔四娘走到冯阳身前。
低头一看,当即惊呼出声来,传遍大殿内外——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这两滴血,怎么可能相融在一起?!”
汝王这话,犹如冰水滴入热油之中,一下子就炸了锅!
大九卿重臣,纷纷驱步向前,将冯阳围了个水泄不通。
“果然,太子殿下就是陛下亲生的!”
“我早就说过,龙裔之事,岂能听一蠢妇枉言!”
“如此看来,是吾等错怪了陛下、殿下,罪过,罪过!”
“这毒妇想凭着一条舌头,搅乱我大康千载国祚,罪不可赦!”
“陛下,臣以为应将这罪妇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没错!汝王不分青红皂白,就来质疑储君,应当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看过玉碗中逐渐相融的两滴血。
在场大臣们皆是义愤填膺,大声说着自已的请求。
不过,这些人依旧在包庇着汝王。
什么狗屁罚没俸禄?
汝王在朝中只在礼部挂了一个不起眼的小职务,他在乎过俸禄?
罚俸对于汝王来说,简直就是隔靴搔痒,屁事不当!
不过,这事就跟姜去寒无关了!
真当朕没看过甄嬛传第62集?
医术古籍中有记载,将清油置于水中,虽为亲生父子,亦不可相融。
将明矾置于水中,虽非亲生父子,亦可相融!
方才叫冯阳去准备玉碗时,姜去寒就吩咐他在水中加了白矾。
这大殿之内,有饱学之士,有善战之将。
左右看去,还真就没有熟读医典的太医!
事情反转的太快,董党之人缓了片刻,这才开始反击!
“混账!”
“汝王姜去星,公然诬陷于我,更是诬陷了陛下、太子殿下、贤妃娘娘!”
“岂能罚俸一年了事?!”
董柯当场发难,此时的他,颇有种沉冤昭雪、重获新生的味道。
对嘛!
凭啥说太子就是我儿子?
贤妃那烂货,也不是没被姜去寒那傻子睡过!
没错,这些年来我才是最无辜那个!
不过现在最重要的,还是想办法打击汝王、清流一党。
这件事反而变得无关紧要起来。
龙台上,太子姜不语双眼泛红,一脸难以置信地看着身前那道身影。
过去,他是打心眼里看不起自已这位名义上的父亲。
从他懂事那天起,母妃就叮嘱他是董家的好儿郎。
当朝首辅董柯,才是他的生身父亲!
那个被天下人嘲笑的废物皇帝,跟他并没有半点关系。
可当这个秘密被汝王当众揭穿时,姜不语心头只有两个字——丸辣!
这种罪,是弥天大罪。
一旦被定罪,那就是必死无疑的死罪。
凌迟起步,剥皮填草点天灯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他心中,早就将自已判了死刑。
然而峰回路转,万万没想到,自已居然真是货真价实的太子。
那眼前之人,也确确实实是自已的生身父亲!?
如果是这样,那真相只有一个——母妃她不知廉耻,居然与董柯通奸!
万幸,祖宗庇佑,自已还是先一步生了出来,该当就是天子的命!
内心戏份拉满的姜不语,看着姜去寒的眼神,变得柔软下来。
一直留意着自已这好大儿的情况,姜去寒内心中笑出了猪叫声。
忠诚度:-80→90!
什么叫两极反转?
这特喵的就叫两极反转!
这杂种不会真当我是他爹吧?!
姜去寒心中狂笑不止,认贼作父,还以为自已是亲生的。
没想到,这件事居然发生在了自已身上。
“来,不语,到父皇这来!”
姜去寒摆摆手,姜不语乖巧地走到他面前站好。
伸出手,掐着姜不语细嫩的皮肤,姜去寒开始撸太子玩,顺便看热闹。
大殿之内,再一次动起了手!
董柯一挑十三,战绩可查。
回过头看了一眼身后的珠帘,姜去寒发现只有董太后稳坐在那。
噢,还有一位也稳坐泰山——周皇后。
周皇后这厮不地道,居然剽窃自已这个文抄公的作品。
不过,姜去寒也明白,她这是帮着自已藏拙。
忍了。
董太后面无表情,就让姜去寒有些疑惑了。
不过,眼下这些都不重要。
看热闹,将传位之事定下来,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盏茶过后,太和殿内恢复了基本秩序。
董柯被揍的乌眼青,但却傲然屹立在左列之首。
董党之人,大多朝服被撕破,但却各个昂首挺胸,仿佛是得胜归来的大将军。
反观清流一党,大多头破血流。
有的人,甚至在大殿上就吃起了疗伤药!
汝王那厮,一直被董柯拽着打,肋骨折了两根。
此时捂着胸口,痛苦哀嚎着。
“好了,都给哀家住嘴!”
“汝王,你还有什么话说?!”
事情解决的差不多,董太后开口收拾残局。
汝王还能有什么话说?
低着头,压制着疼痛,屁都不敢放一个。
反倒是那崔四娘,撒泼一般说自已绝对没有看错,太子是野种云云。
此时,她早就豁出去了,左右都是个死。
“把这罪妇拖下去,凌迟三日!”
“遵照陛下的话,诛他十族!一个不留!”
证人先干掉,以绝后患。
姜去寒坐回龙椅上,心里默默给董太后点个赞。
御前侍卫走上前,将崔四娘的嘴堵上,两人一起将她拖出去,执行凌迟之刑。
珠帘后,董太后再次开口——
“汝王,无故生端,动摇国本,念在宗亲身份,裁撤蕃地,无故不得离开皇都半步!”
“于阁老……明辨是非,赏金千两!”
“阎不悔,殿前失态,降为右都御史。”
“左都御史之位,就由董宪担任吧!”
三言两语,董太后就定下了惩罚汝王、清流一党的赏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