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槿院中
太医们在厅中七嘴八舌讨论着。
宋言炤从内室走了出来。
“回禀世子殿下,南侧妃小产后心情郁结导致身体虚弱,只需安心静养,不久就能恢复,您的那位朋友....”
太医院院首顿了顿道,“我等把脉时,发现您的朋友先天不足,体虚疲累又肝火旺盛,两相冲撞导致房事有碍,需得日日服药,休息良好,约莫半年后才能恢复。”
“什么,半年?”
这两月来宋言炤确实因治水之事,殚精竭虑,烦心疲惫,宋言炤前世身体强悍, 却没想到这一世的身体这么弱,竟会不举。
宋言炤的脸色难看的紧。
但还是说道:“既如此,劳烦各位太医为我的朋友多开几副良药。”
#
勤政殿
“参见皇上,世子殿下应是服用了太多有损肾气的药物,导致不举,若不吃药排出肾毒,只怕有损子嗣。”
太医院院首禀报。
“有损子嗣好啊,你告诉朕,可有法子让宋言炤恢复的同时断子绝孙?”
询问的语气不容置喙,胡蓉脸上划过冷意。
“微臣明白。”院首埋头跪地,颤巍巍回禀。
不能生育了好啊!
就不会生那么多孩子,争权夺利瓜分国家了。
胡蓉解气的想到,却冷冷的开口。
“记住是断子绝孙,若有差池,朕诛你九族。”
只听轻飘飘几句话,院首已经大汗横流。
#
宋言炤此次回京便不打算离开,一则要长安始终是权力的中心,再怎么笼络外地官员也是无用。
二则,宋识檐渐渐大了,马虎不得。
言皙的休沐时间已到,不过值得庆祝的是禹王妃见宋言炤回府,主动撤了跟在言皙身边的人。
“昭玉,查到了吗,宋言炤带回的人是谁?”
言皙出宫后直奔昭玉房中。
宋言炤回长安还带回来一个人,言皙原本不曾注意,直到宋言炤将那人安排在了南槿院中。
外男严禁入内院,更何况住在一个侧妃的院中。
禹王妃知道后立刻着人想将人请到外院去,却不想宋言炤将人拦了下来。
宋言炤没有过多解释,只说人从南诏而来,专门为南槿调理身体。
南槿产后虚弱,好好调理即可。
宋言炤一向遵循凡有事发生必有利于他。
以宋言炤的人设和剧情来看,宋言炤该将重心转移到勾搭朝中大臣女儿的身上,不会对已经嫁给他的南槿大费周章。
事出必有因,言皙想一探究竟,但她和宋言炤都在朝为官,一时找不出空子,只能拜托全能的昭玉去查。
昭玉一直监视着王府,监视着宋言炤的一举一动,对于突然冒出来的怪人,昭玉定然是要查探。
“我买通了南侧妃院中撒扫的婢女,说起来那人倒像是个江湖术士,身量高挑,长发披肩像是从未打理过,胡须盖住了半张脸,看不清模样,整日闷在屋子里,只偶尔说几句听不懂的疯话。”
宋言炤身边一直有暗探,但此人像是凭空出现,定有猫腻。
但那人整日闷在屋子里,且长发胡须盖住了容貌,难以辨认,难以探查真实身份。
昭玉也一时无从下手。
“像江湖术士?”
听着昭玉的描述,言皙目光微眯,以古早文的尿性,疯疯癫癫还带点神秘感的要么是助攻,要么就是幕后boss。
“昭玉,你能不能查出来那人的身份来历?”
剧情大篇幅描写主角与各色美女爱恨情仇,言皙绞尽脑汁也没想起书里有这么一个疯癫角色。
昭玉摇了摇头,“暂时不能。”又分析道:“闭门不出又遮住容貌,必是为了掩饰真实身份。”
“你说他为什么要掩盖身份?”
昭玉轻敲桌子,反问道。
言皙脱口而出:“为了不被人认出来?”
“对,不被人认出来,也就意味着长安城有认识他的人,亦或者他本就出自长安。”
两人相视一眼,得出结论。
“查出他的身份就能知道宋言炤到底要做什么?”
宋言炤要做的事,言皙从一开始就知道。
但宋言炤的皇位并不是谋反而来,而是在皇帝驾崩后顺义民意,名正言顺得来。
但....
依照宋言炤的所作所为,怎么看都是要谋反,宋言炤的人设有偏差,难道剧情还有隐情。
言皙撇了撇眉,怀疑自已穿了个假书,好多隐藏副本。
“怎么了?”
昭玉不解问道。
言皙摇了摇头,说道:“我在想这么热的天,南槿院里的冰怕是不够分。”
“天气越来越热,还披着头发闷在屋子里,定然是受不了的。”
言皙递给昭玉一个眼神,昭玉意会。
“殿下放心,我会派人盯着南侧妃的院子,一有风吹草动,我们就伺机而动。”
昭玉柔声道。
#
盛夏来临,高温天气席卷整座长安城。
“太热了,嫂嫂。”
刚从皇宫回来的言皙直奔沈青雾院中,忙不迭脱下外衫,走到装满冰块的缸旁,冷气拂面,舒缓了燥热。
“你穿的多,不透气,自然热。”
沈青雾轻挥团扇,将冷气扇到言皙身上。
“我现在是女子,又和一群老腐朽们共事,我不能皮肤,他们也不敢衣冠不整,全闷着,翰林院的大殿里都快闷出味道了。”
言皙现在是男身,天气热出汗多,早晚沐浴才能保证身上清爽,老腐朽们可没有言皙的条件,早晚捂着,汗臭熏天。
“我库房里有些薄纱,夏日里穿着凉爽透气,已经叫绣娘做了,待做好了穿上也能缓解酷热。”
“嫂嫂,你真好!”
言皙软语撒娇就要往沈青雾身上凑。
沈青雾预判,团扇抵住言皙靠近的脸蛋,“一身汗味,还不去沐浴。”
“那我沐浴完就能和嫂嫂贴贴了?”
言皙眸光一亮,似是读出了沈青雾隐秘的意思。
“想得美。”
沈青雾轻哼一声,转过身道。
闻言,言皙挑了挑眉,“嫂嫂,明日休沐,不如今夜一起睡吧。”